无素材时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人生百态,同中又异,变化千万,可写素材,浩若天宇,穷我一生,不足以写完一角星河。素材本无好坏,万事皆可入文章!大——可仰视宇宙变迁,小——可凝眸滴水溅落;正——可彰显人性光辉,邪——可剖解灵魂晦暗;一缕阳光——可见人间至爱,两种境遇——深蕴世事哲理。写作过程中,总感觉无素材可取,并非素材本身匮乏,其根源在于——作者不知何为文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素材时如何写好高考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无素材时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一个做饭的人,只有先明了什么是“饭”,才会找到做饭的原材料——各种五谷杂粮;如果饭为何物尚且不知,即使眼前放着一座粮仓,他也会觉得无米下锅。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象,常常因为这个所谓的“巧妇”已经“巧”到了连“文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程度,自然她的眼中也就——无米下锅了。
那么,文章是什么呢?
就记叙文而言,是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来实现自己的以下写作目的:(1)或者是某种感情、心理、情绪宣泄:(2)或者是某种人生认识的揭示(表达某种哲理);(3)或者是对某种精神品质的赞美或批判;(4)或者是对某种生活情趣的表达和追求。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目的决定行为。写作也一样——表达目的决定素材选择。先把写作目的确定下来:我要写的这篇文章,到底要宣泄一种情绪、抒发一种情感,还是为了揭示某个具体人生哲理;是赞美或批判某种人性本质,还是表达某种情趣、追求,这个写作目的具体确定下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哪些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既定的表达目的。这样,我们在选材的时候,就有了方向,有了范围,具体的内容就会直接呈现在我们的大脑中,可写的素材自然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总之一句话:先明确写作目的,再根据写作目的收集素材,您就会进入缤纷多彩的素材世界了。
在以上思维过程完成后,我们又面临一个新问题:我收集到的那些素材,不是被别人写过了,就是没有什么意义可言;或者觉得材料过于简单,轻薄短小,几句话就写完了。收集的材料虽然较多,但没有多少可用的材料。
这个问题又如何化解呢?
1.用好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别人忽略的地方。一种最平常的生活现象,如果不细致观察、刻意搜索它的细节和独特之处,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是粗线条的,获得的信息量也是最少的,自然和别人看到的几乎一样。如果观察细致了,我们就发现寻常人忽略的独特之处,平常的素材就有了新内容。
2.多个感官综合运用——立体感受寻常现象。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得外来信息的时候,通常是眼、耳、口、鼻、舌、皮肤、大脑多个感官综合运用,而一到了写作环节,我们很多的人就变成了残疾人,我们笔下叙写的内容,大多是眼睛和耳朵收集来的信息,其他的感官根本不用,这样,收集到的材料自然单薄,肤浅。如果能多个感官并用,而不停留在眼睛和耳朵上,我们就会收集到很多别人没写过的新内容,材料也就变得新颖了、丰厚了。
3.换个角度思考——让旧材料产生新用途。杯子是什么形状的——圆柱形;一张纸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这些所谓正确的答案,都来自我们的惯性思维角度。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从杯子的底部着眼,杯子就是圆形;从水平方向平视一张纸,看到的就是一条线段。写作的时候,我们使用一个材料,要避开这种惯性思维方式,力求换个角度使用材料,素材自然就变成全新的了。如大多数人写“妈妈买菜”这一素材,都关注的是妈妈节约的品质、勤劳的品质,而我们如果把它当作表现妈妈幽默的素材来写,材料就焕然一新。
4.用思维透视材料——挖掘材料的深层意义。早晨,面对一个人匆匆忙忙往车站赶路。我们看到的内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沿着一条怎样的路,向着哪个车站奔走。脸上带着什么样的表情,脚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呼吸如何急促等等。刻画这些内容,直接表现的是——他行进速度之快和内心的急切。如果思维到此就停止了,这篇文章的意义就消失了,素材再好也不可能写成一篇好文章。我们要继续挖掘此人这样做的意义——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一种职业道德(对个人而言);这是对集体的一种敬爱,不想因为自己的迟到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对集体而言);这是一种对人生的一种负责态度——积极向上的生活(对人生而言)。材料平凡,其代表的意义常常并不平凡。
5.换位取材——变废为宝。一个材料,曾被很多人用过,但别人用的时候,如果大都是选取这个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那么我们选材的时候,就恰恰要选择别人舍弃的前半部分。如果别人也用了这个故事情节,但他关注这个情节的核心是两个人的对话,那么我们就选择对话以外的人物神态、动作、心理以及其他被忽略的细节,这样,我们选取的材料,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厘清隐喻
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含两句话,说的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把每个人看作创造生活的“作家”,把个人生活看作一部“作品”,问该如何对待“读者”。对“读者”的理解给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很显然,第一部分只是引子、铺垫,第二部分才是材料的核心。如何理解“读者”这个概念是全文的关键,也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材料采用了多元思辨和实虚转换等命题手段,加大了考生审题的难度。如果考生只依据第一部分材料,谈作家创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即视为偏离了题意,材料的重点是引导考生思考个人和他人、社会、时代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材料,根据命题人设定的化实为虚的例子,要求考生对“读者”这一关键概念进行由隐到显、由实到虚的转化,需要准确揭示“读者”的特定寓意。关于“读者”,这里可以有多种解读。读者可以是现在的人,也可以是以后的人;可以是你身边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同学、老师,也可以是远方的人,比如你认可的诗人、艺术家;可以是特定的几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在审题上设置了一定难度,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宗旨。
理性思辨
材料第一部分提供的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统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这便是要倾听大众的需求,倾听时代的召唤,与文艺要为大众服务的宗旨相符;另一种看法认为: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读者左右,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思考。结合作文题第二部分,我们发现这两种观点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因为当生活成为作品时,我们每个人就是自己这部作品的“首席作者”与“第一个读者”,一个人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这本身就包含着二元对立与统一。考生如果注重思辨,发现其中的对立统一,而不是对某一方简单臧否,就会得到全新的认识。
生活成为一部“作品”,而这部作品又不是分分钟一气呵成的,我们这些“作家”的能力、经验限制了我们的书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取人之长,得人之见,完善“作品”内容。人存于世,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生活这本书唯一的“作者”,需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而不是亦步亦趋,完全听从“读者”(他人)的安排。将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是我们需要秉持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符合当下学界倡导的思辨性思维。
思辨与选择,一直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关乎生活感悟、心灵建设和实践。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乏体验生活、阅读书本、行走世界之类的话题,浙江卷2019年的作文题有意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引导考生“注重积累,强调思辨”,引导考生开阔眼界,深入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理性的思索判断,将阅读与行走、生活与写作合二为一。
总之,201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为考生创设了思维情境,突出了理性思辨,步步导引,旨在实现对考生思维和思想考查的目的。命题者坚持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考查方向,融理性思辨能力、类比推理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多种素养的考查为一体,开拓出作文测试的一片新天地,丰富了作文命题的思路。
无素材时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10.高考作文素材经典万能句子
无素材时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上一篇:事实论据让议论文如虎添翼
下一篇:高考作文如何运用经典热点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