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 泽慧0 分享

高考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题量上接近高考,又充分考虑到新教材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一段复习内容的检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山东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C(“就可以达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说法太绝对)

2.B(“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就在于此”说法错误。文化内涵是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而文化内涵的核心重在“意”,“形”为物质载体的体现。)

3.C(材料二基本观点是“传统村落文创设计助力文化传承”。C项体现对传统村落“爱莲”特色文化产品开发,与材料二观点一致。A项强调的是文创产品的销售情况,B项没有提到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并进行创意的应用与开发,D项“三峡渝礼”系列产品不属于传统村落文化的挖掘与应用,均不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

4.B(条件关系不成立)

5.①重视本土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创意资源:古镇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有古老的京杭运河、皇室所等历史遗存,且有形式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②基于文化精神传承,挖掘多种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设计出符合当代民众需求的文旅项目,如“运河文化体验长廊”、“渔家风情街”等。③丰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形式,综合开发旅游、水上运动、文化体验、文创产品研发等项目,形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B(“为后来遭受日寇轰炸埋下伏笔”错)

7.C(“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不是夸张,是写实)

8.①闲逸雅士:缘缘堂的建筑外观深沉朴素,光明正大;环境雅致清幽,生活安逸闲适。②爱国志士:创作《漫画日本侵华史》,揭露日军罪行;写作本文痛批侵略者;关心同胞安危,反思乡民居安不思危的弊病。(5分。答出第一点给2分,答出第二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报应”“还是”“照旧”“盛况”等词语都具有讽刺意味。②表面上讽刺乡民骄惰、慵懒,对侵略者缺少警惕,实际上表达的是对乡民的善意。③希望乡民克服骄惰、居安思危,表达了对和平安乐生活的向往。(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DG(色取仁以合时好,连党类、立虚誉以为权利者,谓之游行)

11.B(文中“薄厚”是指关系的亲疏,是形容词用作名词,《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中的“厚”指“变得雄厚”,“薄”指“变得薄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12.C(并不主张“重视宾客之礼和朋友之爱”)

13.(1)把好恶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标准,而不衡量实际情况;把喜怒作为奖赏或惩罚的标准,而不明察其中的道理。(4分。“以……为”“论”“察”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2)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4分。“经”“序”“正”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14.不以“毁誉”作为判定荣辱、善恶的标准;根据客观事实核实“毁誉”真伪,避免诬惘。(3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15.D(本诗借桂花和桃花衬托梅花,而没有贬抑)

16.①诗人写梅花时重点突出了梅花高洁无暇、凌寒独放的特点和品格。②诗人借写梅花,表达了自己不迎合世俗、坚守自我的性情和品质。③诗人咏梅不局限于梅花的外表,而是重在写其独有的品格,抒写个人性情,很好地体现了作诗的主张。(共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 快投笔 莫题柱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 波心荡 冷月无声 (6分。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该空一得分,第(3)小题有其他合乎要求的答案亦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①熠熠生辉 ②油然而生 ③翩翩起舞(3分。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符合语境的答案,亦可得分)

19.D(文中加点的“人”泛指“人”。A指“人品”;B特指“某个不在身边的人”;C特指某种身份或职业的人;D泛指“人”)

20.①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②原句“变幻”一词表现“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①果皮开裂与否 ②大多是种子 ③食用依然要适量 (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限定字数酌情扣分)

22.①坚果属于干果类;②坚果品类较多;③我们吃的是其种子;④营养价值丰富;⑤食用坚果不要过量。(4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参照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不治之症自作主张

z荀悦论曰:世上有三游,是破坏道德的奸贼:一是游侠,二是游说,三是游行。树立名气声望,作威作福,结交私人党羽用来称强于世的,称为游侠;修饰辩辞,设置诡计诈谋,周游天下以操纵时势的,称为游说;和言悦色,以此迎合当世君主的喜好,结连党羽,树立虚名以谋取权利的,称作游行。这三类人,都是产生祸乱的根源;他们破坏道德,败坏法度,迷惑世人,这是先王所慎重对待的。国家有士农工商四种民众,各自从事自己的职业。凡是不从事四民职业的人,称为奸民。没有奸民,王道政治就实现了。

凡是三游的形成,都出现在王朝的末世,周、秦两代的末世尤为严重。君上不英明,臣下不端正,制度不建立,纲纪废弛;把别人的诋毁和赞誉作为尊荣或屈辱的依据,不核实这些说法的真假;把好恶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标准,而不衡量实际情况;把喜怒作为奖赏或惩罚的标准,而不明察其中的道理。上下相互冒犯,所有事情混乱错误,因此,发表评论的人,看对方与自己交情的深浅程度来决定怎样说话;负责选拔推荐人才的人,估量对方和自己关系的亲疏而提笔写推荐评语,善与恶的区分,错误地受众人评价的制约,功与罪的判定,没有按照国法的规定。既然这样,那么就不能遵循道义去谋求利益,也无法根据道义去避开祸害。所以君子违背礼义,小人触犯法律,骑马奔跑(自由地游说),超越自己的职责本分,粉饰浮华摈弃实质,争着追求一时的利益。轻视尊奉父兄的大义,而重视对待宾客的礼节,减少骨肉之间的亲恩,而加深朋友之间的情谊,忘记修养自身品德的原则,而追求众人(对自己)的赞誉,损害作为衣食来源农桑本业,用来满足盛宴豪饮的欲望,贿赂送礼的人挤满了门庭,探访问候的人在道路上交错,私人书信比官府公文繁忙,处理的私事比官府公事还多,于是流俗形成,而正道衰败。

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善与恶的区分主要取决于是立功还是犯罪,而不受舆论毁誉的扰乱,听他如何说还要责求他如何做,说出他的名声还要指出他实际(做的事)。所以名不副实的称为虚假,表里不一的称为伪饰,毁誉不符合实际的称之为诬陷,议论事情没有具体事例的称之为欺骗。虚伪的行为不得出现,诬罔的言论不能流行,有罪恶的人不能侥幸逃避惩罚,没有罪过的人不必担忧恐惧,私人请托处处碰壁,贿赂送礼无人接受,抛弃浮华虚文,淘汰虚言巧语,禁止虚伪言论,杜绝不正当的智谋,斥退百家之学的纷乱,统一于圣人的最高思想,用仁爱恩惠来教养百姓,用礼乐制度来修饰,那么就风俗确定,广远深入的教化形成了。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C(“就可以达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说法太绝对)

2.B(“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就在于此”说法错误。文化内涵是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而文化内涵的核心重在“意”,“形”为物质载体的体现。)

3.C(材料二基本观点是“传统村落文创设计助力文化传承”。C项体现对传统村落“爱莲”特色文化产品开发,与材料二观点一致。A项强调的是文创产品的销售情况,B项没有提到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并进行创意的应用与开发,D项“三峡渝礼”系列产品不属于传统村落文化的挖掘与应用,均不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

4.B(条件关系不成立)

5.①重视本土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创意资源:古镇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有古老的京杭运河、皇室所等历史遗存,且有形式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②基于文化精神传承,挖掘多种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设计出符合当代民众需求的文旅项目,如“运河文化体验长廊”、“渔家风情街”等。③丰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形式,综合开发旅游、水上运动、文化体验、文创产品研发等项目,形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B(“为后来遭受日寇轰炸埋下伏笔”错)

7.C(“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不是夸张,是写实)

8.①闲逸雅士:缘缘堂的建筑外观深沉朴素,光明正大;环境雅致清幽,生活安逸闲适。②爱国志士:创作《漫画日本侵华史》,揭露日军罪行;写作本文痛批侵略者;关心同胞安危,反思乡民居安不思危的弊病。(5分。答出第一点给2分,答出第二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报应”“还是”“照旧”“盛况”等词语都具有讽刺意味。②表面上讽刺乡民骄惰、慵懒,对侵略者缺少警惕,实际上表达的是对乡民的善意。③希望乡民克服骄惰、居安思危,表达了对和平安乐生活的向往。(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DG(色取仁以合时好,连党类、立虚誉以为权利者,谓之游行)

11.B(文中“薄厚”是指关系的亲疏,是形容词用作名词,《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中的“厚”指“变得雄厚”,“薄”指“变得薄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12.C(并不主张“重视宾客之礼和朋友之爱”)

13.(1)把好恶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标准,而不衡量实际情况;把喜怒作为奖赏或惩罚的标准,而不明察其中的道理。(4分。“以……为”“论”“察”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2)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4分。“经”“序”“正”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14.不以“毁誉”作为判定荣辱、善恶的标准;根据客观事实核实“毁誉”真伪,避免诬惘。(3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15.D(本诗借桂花和桃花衬托梅花,而没有贬抑)

16.①诗人写梅花时重点突出了梅花高洁无暇、凌寒独放的特点和品格。②诗人借写梅花,表达了自己不迎合世俗、坚守自我的性情和品质。③诗人咏梅不局限于梅花的外表,而是重在写其独有的品格,抒写个人性情,很好地体现了作诗的主张。(共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 快投笔 莫题柱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 波心荡 冷月无声 (6分。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该空一得分,第(3)小题有其他合乎要求的答案亦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①熠熠生辉 ②油然而生 ③翩翩起舞(3分。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符合语境的答案,亦可得分)

19.D(文中加点的“人”泛指“人”。A指“人品”;B特指“某个不在身边的人”;C特指某种身份或职业的人;D泛指“人”)

20.①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②原句“变幻”一词表现“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①果皮开裂与否 ②大多是种子 ③食用依然要适量 (6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限定字数酌情扣分)

22.①坚果属于干果类;②坚果品类较多;③我们吃的是其种子;④营养价值丰富;⑤食用坚果不要过量。(4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参照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不治之症自作主张

z荀悦论曰:世上有三游,是破坏道德的奸贼:一是游侠,二是游说,三是游行。树立名气声望,作威作福,结交私人党羽用来称强于世的,称为游侠;修饰辩辞,设置诡计诈谋,周游天下以操纵时势的,称为游说;和言悦色,以此迎合当世君主的喜好,结连党羽,树立虚名以谋取权利的,称作游行。这三类人,都是产生祸乱的根源;他们破坏道德,败坏法度,迷惑世人,这是先王所慎重对待的。国家有士农工商四种民众,各自从事自己的职业。凡是不从事四民职业的人,称为奸民。没有奸民,王道政治就实现了。

凡是三游的形成,都出现在王朝的末世,周、秦两代的末世尤为严重。君上不英明,臣下不端正,制度不建立,纲纪废弛;把别人的诋毁和赞誉作为尊荣或屈辱的依据,不核实这些说法的真假;把好恶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标准,而不衡量实际情况;把喜怒作为奖赏或惩罚的标准,而不明察其中的道理。上下相互冒犯,所有事情混乱错误,因此,发表评论的人,看对方与自己交情的深浅程度来决定怎样说话;负责选拔推荐人才的人,估量对方和自己关系的亲疏而提笔写推荐评语,善与恶的区分,错误地受众人评价的制约,功与罪的判定,没有按照国法的规定。既然这样,那么就不能遵循道义去谋求利益,也无法根据道义去避开祸害。所以君子违背礼义,小人触犯法律,骑马奔跑(自由地游说),超越自己的职责本分,粉饰浮华摈弃实质,争着追求一时的利益。轻视尊奉父兄的大义,而重视对待宾客的礼节,减少骨肉之间的亲恩,而加深朋友之间的情谊,忘记修养自身品德的原则,而追求众人(对自己)的赞誉,损害作为衣食来源农桑本业,用来满足盛宴豪饮的欲望,贿赂送礼的人挤满了门庭,探访问候的人在道路上交错,私人书信比官府公文繁忙,处理的私事比官府公事还多,于是流俗形成,而正道衰败。

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善与恶的区分主要取决于是立功还是犯罪,而不受舆论毁誉的扰乱,听他如何说还要责求他如何做,说出他的名声还要指出他实际(做的事)。所以名不副实的称为虚假,表里不一的称为伪饰,毁誉不符合实际的称之为诬陷,议论事情没有具体事例的称之为欺骗。虚伪的行为不得出现,诬罔的言论不能流行,有罪恶的人不能侥幸逃避惩罚,没有罪过的人不必担忧恐惧,私人请托处处碰壁,贿赂送礼无人接受,抛弃浮华虚文,淘汰虚言巧语,禁止虚伪言论,杜绝不正当的智谋,斥退百家之学的纷乱,统一于圣人的最高思想,用仁爱恩惠来教养百姓,用礼乐制度来修饰,那么就风俗确定,广远深入的教化形成了。

高三一模二模三模有什么区别

一模:第一次综合性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第一次模考一般学生,已经把所有知识已经复习过一遍,要进行下一轮复习任务。刚好这是一次很合理的检测,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查漏补缺。

二模:及时调整自己所学知识点。高三的二次模拟考试,是刚进行完第二轮复习后进行的,基础知识上是再次的巩固和提升,此时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是强化拉分题的关键时段,即突破所谓的“怪题”“难题”。

三模:帮助学生增进自信心。第三次模拟考试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此次模拟考试距离,高考时间已经很近,学校也很重视这次模考,会适当降低考试难度,从而增加学生自信心。

223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