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资料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重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重点总结

时间: 梦荧0 分享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重点总结大全

高中的地理有哪些重要的常考知识点需要积累的呢?如果能找出常考的知识点,对于高考的地理来说非常有帮助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重点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重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考考点气候资源及利用

(1)气候资源的特点

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气候资源与农业: 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

A、日照与街道方位: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城市规划。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

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出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 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

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方。

④气候资源与旅游

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独特非凡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高考地理必考考点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山地所处的纬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阳坡、阴坡;

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

1.农业问题

①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

②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

④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

⑤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漫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盐运动);

⑥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⑦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2、工业问题

①废气:矿物燃料燃烧→CO2→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矿物燃料燃烧→SO2、NOX→酸雨;冰箱和空调大量使用致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②废水:污染水源、土壤、核电站排放大量热水③废渣: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和土壤、放射性污染

3、工程建设问题

①地下水开采过量→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陷、沿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②水库:淹没农田城镇、文物景观;后靠移民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不足→水土流失;下游矿物质减少→耕地肥力下降、渔业受影响;河口三角洲后退,海岸线后退(泥沙堆积减少、海浪侵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某些物种消失→生态破坏;水库地震。

③道路建设(铁路、公路):破坏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阻断野生动物迁徙路线;环境污染④开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海洋石油污染

4、旅游活动问题:

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5、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c鼠害、蝗害。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

(4)土壤盐碱化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②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b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③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

①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②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倒灌入侵,土壤盐渍化,水质恶化。

③治理措施:a控制抽取地下水;b实行雨季回灌;c跨流域调水

(6)赤潮

①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②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③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④带来危害:a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危害人体健康,c影响海洋旅游业。

(7)咸潮

①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②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③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④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

(8)温室效应问题:

⒈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它有氯氟烃等

⒉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原因:

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

⑵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⒊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而使大气温度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产生原因: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子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⒋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于

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⒌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引发多种环境问题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减弱了港口功能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⑥海岸侵蚀加剧

⑦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9)酸雨(酸雨、酸雾、酸雪)

184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