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

时间: 赞锐0 分享

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优异的条件之一。而且要准备一套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1

一、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5)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四、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

五、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2、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2

【文学常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人,元代戏曲家。本色派代表,其代表作有《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

2、元曲四大家及各自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

《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幽魂》。文采派的代表作家是王实甫,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另外,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是中国在西方影响深广的一部元杂剧。

3、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

套数。元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有些四折之外还有楔子,它起序幕或

过渡的作用。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角色由末、旦、净三大类组成。

4、曹禺,原名万家宝,现当代剧作家,解放前著有《雷雨》、《日出》、

《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5、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被称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本·琼生曾如此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时期词人。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称为柳屯田。他的词集名叫《乐章集》,流传下来的有二百多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诗歌与

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期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

《漱玉词》。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10、词,诗歌的一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和豪放。

1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

前四史指《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12、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帕斯卡尔,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他的名言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3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来,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如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这还是"有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接着,作者又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嘲笑。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这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之辨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文章的第二段,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大意是说:商汤王问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个广漠无边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水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有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它乘着羊角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越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海。沼泽里的小麻雀讥笑它说:‘它要到哪儿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算是我的飞翔了。而它究竟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啊!"

这一段,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观地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段描写,内容上与上文有明显重复之处。这种写法在一般散文家笔下很少见到。其实这正是庄子的有意之笔。《庄子》的《寓言》篇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重言是重复之言,卮言是随意变化之言。庄子说他的文章中寓言和重言所占的比重很大,随意变化的"卮言"则日出不穷,这很合于自然之道。这四句话实际概括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运用,正是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那一段的呼应和印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文知识点总结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语文重点字音字形知识点汇总

高考关于语文考试的知识点概括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中理科学业水平历史必记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详解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

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优异的条件之一。而且要准备一套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理科必记的知识点概括,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二语文理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二语文月考知识点分析
    高二语文月考知识点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磨合期之后,学习方法已有雏形,进入高二之后,需要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从雏形阶段转化为完整阶段,使自己对各学科学习的

  • 高二语文模拟考的知识点概括
    高二语文模拟考的知识点概括

    自己应该清楚运用什么方法学习各科知识对学习效果是或最适合的。如果你在高二阶段还对自己的学习一头雾水,你在高二的学习就很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

  • 高二语文复习必记的知识点分析
    高二语文复习必记的知识点分析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

  • 高二语文文科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二语文文科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

1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