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地理大数据实验综合区
八个地理大数据实验综合区
随着国家第二批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公布,包括第一批的试验区贵州,国内一共有八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目前,这些试验区建设都在积极推进中,各地都是怎么做的?有哪些特点?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贵州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将围绕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要素流通、大数据产业集聚、大数据国际合作、大数据制度创新等七大主要任务开展系统性试验,通过不断总结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试验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
贵州是我国首个大数据综合建设试验区,在数据资源的积累和应用上有了一定基础。自2014年以来,贵州全面着手布局大数据产业,目标明确,就是要一步一步建成“中国数谷”。
贵州在大数据产业上的突破也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后表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行动纲要》,将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在贵州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个月后,贵州启动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2015年11月,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其中除了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只提了两大战略行动——大扶贫、大数据。
对大数据产业给予优厚政策的背后,是贵州省发展智能制造的需求。5年前,贵州拉开工业强省战略大序幕。“十二五”时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一五”末的2963家增加到2014年的3685家,实现总产值由4206亿元增加到9598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21亿元。在大数据产业的背景下,“贵州智造”渐成气候。去年贵州工业规模翻番,增速居全国第一,产业结构一再优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保持在32%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财税增收的主渠道、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优惠政策、建设基础设施与平台、开放数据、举办商业模式大赛等,逐步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理念、思路与路径,为企业落地发展与市场培育提供良好的土壤,贵州开始实现大数据产业的快速起步。
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共同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以大数据的思维、技术、模式、产品、服务等突破行政藩篱和区域界线,打造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国家大数据创新改革综合试验区、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京津冀将立足三地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北京强化大数据创新和引导,天津侧重于设备制造与集成,强化带动和支撑,河北侧重于大数据存储,强化承接和转化,形成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武清+河北张家口、廊坊、承德和秦皇岛“1+2+4”协同发展功能格局。不鼓励在北京建设数据中心,三地将进行数据中心整合利用试验探索,加快大容量骨干网络设施建设,扩大基础设施物联网覆盖,推动京津冀地区数据中心向张北等区域集中。”
在大数据的典型应用方面,三地将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需求,推动开展大数据便民惠民服务,围绕科技冬奥、环保、交通、健康、旅游、教育等重点领域,探索大数据创新应用、一体化服务协同和产业集聚。京津冀还将开展大数据交易流通试验探索,以数据交易服务推动数据资源资产化,建立健全大数据交易制度,推动形成京津冀一体化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指出,三地将强化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利用,建立京津冀政府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并进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试验探索,推进公共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体系。
珠三角
根据广东省的数据机房建设情况估计,当前广东省数据存储量约为2300PB,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域,培育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大数据创新企业,呈现出“广深引领、珠三角集聚、粤北东西紧随”的发展态势。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广州、深圳等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集聚作用,在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大数据集聚发展的趋势。其中,广东粤数大数据有限公司深耕政府数据,正在建设立足广东辐射全国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2016年8月,广东开始研究制定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进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全国数据应用先导区和大数据创业创新集聚区,抢占数据产业高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完善社会治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并为国家大数据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上海
上海有很好的信息化基础:正在编制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将发起和设立大数据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集约10亿元资金;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开放内容现已基本覆盖各市级政府部门主要业务,涵盖了12个重点领域,累计开放数据资源近900项。
上海市已经形成了由经信委、发改委、网信办、科委等四个部门组成的工作机制。
上海将围绕自贸区建设和科创中心的建设两大战略,在四大方面推动大数据发展,包括推动公共治理大数据的应用、推动大数据的科技创新和基础性治理的工作和研究、推动大数据与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在大数据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合作等。
河南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网络经济大省,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河南省大数据基础支撑有力:人口、农业、交通、物流、经济、民生等领域数据资源丰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均居全国前列;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是全国十大骨干网互联枢纽之一;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战略合作,一批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正在加快建设。
河南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总体考虑是: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以深化大数据应用为主线,重点在管理机制创新、数据汇聚共享、重点领域应用、产业集聚发展等四个方面先行先试,大力提升大数据在促进转型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政务民生大数据应用服务能力,探索形成一套适应大数据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为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提供实践经验和有益借鉴。河南省发改委将按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安排,抓紧编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
重庆
重庆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总体考虑是积极引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四大板块”发展,更加注重数据资源统筹,加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据悉,早在2013年,重庆市就制定了《大数据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大数据产业布局,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
为此,重庆进行了尝试:建设仙桃数据谷,培育发展先导性前沿科技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吸引了亿赞普、宏碁、钱宝、中兴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云端计划 ”顺利实施,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的建成投用为大数据资源库的形成创造了基础条件,引进的NEC、神州数码、腾讯等一批云计算应用服务龙头企业将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积累良好的产业基础。其中,重庆九次方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国久大数据有限公司都是大数据公司中的佼佼者。
到2017年,大数据产业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虚拟技术、云计算平台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新型数据挖掘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关键设备7大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大数据技术在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及相关重点行业广泛应用,将大数据产业培育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2-3个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培育10家核心龙头企业、500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引进和培养1000名大数据产业高端人才,形成50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建成国内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
沈阳
沈阳市委、市政府把大数据发展当成全市“一号工程”,在全国率先组建了正局级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主要职责就是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建设智慧城市,确定了以大数据发展为主体、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两翼的智慧产业“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并发布了《沈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将打造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试验区、东北地区大数据集聚区,形成立足沈阳、辐射辽宁、带动东北的市场布局。
沈阳市将大数据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作为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沈阳市实现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和打造成为东北大数据中心,形成以大数据发展为主体、以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两翼的“沈阳模式”。
到2020年,沈阳市大数据发展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沈阳市智慧城市“惠民、兴业、善政”的目标初步实现,在大数据的引领下沈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逐步形成。大数据产业链不断完善,大数据技术及解决方案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城市及城市群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不断开放。大数据布局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加快促进并在浑南区、沈北新区、铁西区等地打造沈阳大数据产业带和2-3个大数据示范园区,培育大数据行业龙头企业10家,大数据产业从业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引领带动相关产业7000亿元,建成一个国家级工业大数据示范基地,引领沈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产业先导区、充满活力的区域性大数据集聚区和全国智慧城市群典型示范区。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凭借能源、地理位置及地方政府在支持大数据产业和应用发展等方面很有特色:在呼和浩特建设“草原云谷”——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基地,聚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一批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企业和科研机构;全区首个云计算大数据创客中心在和林县开园,近40家创新型企业。据了解,内蒙古蒙数大数据有限公司正基于政府大数据,实现从顶层设计、平台搭建到产业推动的全链条合作。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将把云计算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抓手和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总体思路是以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以构建完成产业链为目标,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建设一批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突破和实施一批主导行业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把呼和浩特市云计算产业打造成500亿元以上的产值,力争做到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国家大数据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徐主任关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意义,他认为,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试点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整合利用,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加速形成高质量、多层次的供给体系,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释放数据红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家认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带来的机遇远不止此。运用大数据可以实现三个突破,即:在政府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方面,以及政府治理和社会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方面实现突破;在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通过大数据更可以促进“双创”的实现。
八个地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