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整理

时间: 维维0 分享

说课稿可以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文结合的设计方法。让学生通过板书可以明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以及重难点。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1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00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这就是政策的影响。第二、湖南的株洲,以前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但自从成为铁路交通枢纽之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交通对城市化的影响。但是无论是政策还是交通最终都是引起人口迁移来带动城市化的,那么我们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谈谈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想在城市里生活,希望在城市里安家?请学生回答,回答后结合图2.17进行讲解。

3.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华西村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一个典型实例,改革前的华西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经过改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它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华西村村民,说明城市化给自己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4.科际联系,图文结合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要充分结合书上的两幅图,联系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讲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走势,看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先为学生讲解图上注释、标记的意思,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发达国家在1800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而发展中国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出现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再讲到城市化的阶段这个重点的时候要将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与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讲解,用示意图来说明案例,用案例来论证示意图,加深学生对世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出现的特征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材料分析能力。

5.实例剖析,巩固理解

运用三个新闻材料,用今天所学的课堂知识对其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堂知识的理解。新闻内容为:一、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二、几个月前,杭州市滨江区户籍官员遇到头疼事:马湖村20余名大学生强烈要求把户口迁回农村。三、在中国东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出现了几十名政府公务员把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于是,有人开始高呼,中国城市发展开始“逆城市化”了。让学生说明这个观点的对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判断的理由。

(三)布置作业

1.填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读图答题

(1)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图示,我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处在哪个时间段?

(3)按照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现在处在哪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

▲ 这两个思考题基本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聚集、范围、过程

(二)衡量标准:城市人口/总人口-100%

(三)城市化的发展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 就业机会多

推力 自然灾害 拉力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方便

(四)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一)初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后期阶段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的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2

高一地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说课稿各位领导和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本课适合于我校或重点中学高一年学生,一般中学高一年学生对知识扩展部分可以不讲。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它与后面的大气热力状况、大气运动以及许多天气、气候气象知识都有直接联系,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考虑到本校学生起点较高和需要开发较多的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顾及了知识的整体性,又考虑了知识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下一步了解和学习大气打下基础,要在原有课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知识和联系实际,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后面几节课的教学。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主要层次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因果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气主要成分对环境生命活动的影响;大气各层的特点和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难点:大气各层的气温垂直变化原因,大气运动方向和天气变化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4、教材处理可分两部分:一是大气环境和大气的组成这一部分可设计表格或简单的设问让学生阅读并小结,教师可以将大气的作用知识适当的延伸,如与物理化学的联系、大气热力作用联系等。二是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这部分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前后因果关系密切,如大气成分与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密切相关、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与大气运动的联系、大气运动与天气变化状况的关系、天气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学习本部分内容时重点从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入手,由因导果,层层深入,大气各层的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我校的学生可以将这一部分知识与第一章和下一节大气运动适当联系,为学好下一章打下良好基础。

二、说教法。

1.教学及依据:因果分析方法、读图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是本节教学法的主要目标。虽然本课抽象内容较多,但一方面对于重点中学生对本章有一点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经过本章节学习希望能提高学生的分折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图、色、声、像”功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层现相关地理事物、现象和提供资料,帮助理解和记忆。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知识结构,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学生具备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节知识点多且学习知识难度较大,我在讲授时通过精心设问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分折地图的方法。本节许多知识都内含于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如大气各层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本节可用多媒体和设问帮助理解和记忆。

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分折和比较而得出的,学生学会在适应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本节中我通过设计表格和对比分折得出大气垂直分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3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1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识记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

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

要特点。这是历年来的考点,同时也是要求同学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地质学的基础。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

掌握读图分析技能。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学会读图和用图,本节的示意图较多所以在本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确定为难点是因为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与其物理特性相关,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运用到物理学知识,要求的地理综合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推断内部各层的物质也要求较广博的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

变化情况紧密联系,要搞清楚内部的分层首先要读懂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图,而高一学生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对有效信息的提炼还不准确,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难于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块。

(转承)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运用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

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四、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读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

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

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新课,讲授及合作探究,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等三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

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讲授及合作探究】

一、知识讲解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二、合作探究

读图训练,认识地震波的变化与地球的内部分层。

引导读图1-4-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并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将提出如下问题:

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

化?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传播介质的变化——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差别很大)?推测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3、

着引导学生读图1-4-1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各层的深度数据并结合右侧的知识框尝试概括各层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一部分我将结合前面所讲内容和学生探讨的内容以表格

【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在这一部分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圈层的界面和深度、特点并请学生填出表中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采用图示式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

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

(外)

(内)

以上,我仅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

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4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气压带和风带属于第二章重要的一节,它在第二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而三圈环流却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因为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2).能力目标

①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②通过立体几何图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德育和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读图、绘图、概括、推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可知的、是互相联系的,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难点:

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说学生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是历史与社会,很少接触地理概念,基础较差,再加上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因此在教学时要制造假设,化繁为简,层层推进,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二)、说教法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设问式教学

假设一个条件结论一 单圈环流

假设二个条件结论二 三圈环流

假设三个条件结论三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2.通过板图、FLASH动画、侧视图、立体图等方式多角度的突破三圈环流中的难点(风向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教学手段: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理由1.能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

2.节约时间,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学生能否学好,教师指导有很大的关系,每节书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每学习一节书时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说明学习该节注意事项或提示。

探究式学习

创设环境、课堂模拟

板图练习

三、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过程设计原则:

1.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2.调控有序、高效和谐原则;3.简明易懂、生动有趣原则。

(二)、具体教学过程:

1、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教学,成败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边做模型(或边画图),边理解。为此,采用以下教学程序。

依据上节课内容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导致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是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从而导致气流运动倒入新课

授课过程

(1)明确大气环流的概念,即“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2)假设条件“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1。学生会在上节课学过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很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得出结论形成单圈环流

(3)假设的条件 “地球表面是均一的、考虑地球自转、但不考虑公转”组织学生按活动2的要求制作三圈环流模型,让学生亲身体会高、中、低三个环流圈形成的过程。同时与学生共同完成低纬环流的制作,要把它讲清楚、讲透彻。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4)通过“三圈环流立体图”小结三圈环流,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集中在三圈环流的全部到近地面部分,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5)如果进一步考虑地球公转,分析出气压带和风的季节移动。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最后结合板书小结,重点、难点用彩笔单独注释。

这节课的内容难点比较集中。难度存在于几个方面:一是空间跨度大,二是抽象,三是运动形式比较复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多利用图、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把握从简到难、从单一到多个、从纯理论到实际这样一个分析过程。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5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互联系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知识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 “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表面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学生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了物质三态变化,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等内容。

(三)说教师自身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

根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四个指标,八个偏爱所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感型。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成绩、性别等组成异质小组,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交流,营造一种自由、活跃、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目标

(一)说课标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解”的水平;“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水平,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说出水圈的构成。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3)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绘制简单地理示意图的方法。

2)通过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其过程,学会分析相关地理事物的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黄河断流问题,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体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

3)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三.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重点、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策略

(一) 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地图法:学会观察图3.2和图3.3运用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基础上,师生共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利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2、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

生影响,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3、探究教学法:概括出水循环意义是通过收集来的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

数字资料,用扑捉到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讨,培养分析、探究的能力。

(二)说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析图、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2和图3.3,运用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学会分析:在分析黄河断流案例过程中,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共同分析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学会探究:通过资料的展示与小组讨论,运用具体的实例探究出水循环的意义,学会扑捉生

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讨,进而进行提炼、概括。

五.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程序设计

\

六.自然界的水循环——板书设计

\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范文整理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3篇

2020高中地理教案范文

2020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范文整理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教案大全

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教案3篇

2020高中地理教学教案3篇

2020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

2020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范文

63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