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必修2地理教学计划《人口的合理容量》

必修2地理教学计划《人口的合理容量》

时间: 慧良1230 分享

必修2地理教学计划《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中必修二地理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小编在此整理了必修2地理教学计划《人口的合理容量》,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

  2 .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 .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4 .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容量的自身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分析计算人口增长的数据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计算能力。

  2 .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学习人口的合理容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和控制人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是: ① 环境的限制性; ②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 ① 采用多媒体教学; ② 案例分析; ③ 学生收集资料并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引入教学:

  从拥挤效应看环境人口容量

  科学家曾用一些小种群的老鼠进行实验。他们将几十只老鼠放在面积约 9 平方米的笼内,不限制它们的食物、饮水和空气,研究长达两年。按正常繁殖比例计算,预计两年后最终会有 5000 只成年鼠。然而,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栏圈中的成年鼠数目一直在150一 200 只之间。科学家还发现,在这拥挤的环境里,虽然食物、饮水和筑巢材料很丰富,但动物的行为发生了异常。规律性的发情和交配行为丧失了,雌鼠甚至忘记了怎样筑巢和照顾幼仔。老鼠通常并不啮同类,但在这里成年鼠却吃掉了幼鼠。过分的拥挤使鼠群的行为出现反常,血糖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看来,生物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空间和领地。生态学家把这种由于生物种群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结果,称为“拥挤效应”。

  人类是高级动物,和一般动物的拥挤效应显然有所不同,但既然是生物,也就可能会产生拥挤效应。事实上,拥挤效应在人类社会中已有体现,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已人满为患。因此,提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把地球上的人口控制在较合理的数量之内,弱化拥挤效应,维持人类合理健康的生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 人口爆炸

  学生活动:读图1-5 世界“10亿”人口年表,计算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100,30,14,13,12)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爆炸)

  讨论交流马尔萨斯人口论理解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不利的影响。

  [马尔萨斯人口学说中的“两种级数学说”只是在一定的时间、选定的地点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地控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发展也是有害的。]

  马尔萨斯其人: 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 , 1766 一 1834 ) ,出生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年代,他 1784 年进人剑桥大学学习历史、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专攻数学。 1788 年毕业,获得神职。 1805 年担任伦敦附近的东印度学院( East India College )的历史与经济学教授。 1798 年出版的他的著作 《 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影响 》 。 1799 年他到瑞典、挪威、芬兰和俄国调查土地、粮食与人口的关系。 1802 年,访问了法国和瑞士。次年,对其著作作了修改补充,出版了第二版。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三个主要的观点,就是“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两种抑制”。“两个公理”:第一是“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第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将来也是如此”。“两个级数” : “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稍微熟悉数量的人就会知道,几何级数增加的量比算术级数增加的量要大得多”“根据自然规律,食物是生活所必需,这两个不相等的量就必须保持平衡”。“两种抑制”: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强使二者恢复平衡。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对此,马尔萨斯称其为“积极抑制”;另一种是要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马氏称其为“道德抑制”。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根据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初期的人口现象提出来的,当时,对他的理论存在着不同看法,在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中,把人与自然界的动物等同起来,当作超社会的自然规律,从而忽视了人口问题的社会性,至于“两个级数”,虽然他说是在“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的增长规律,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看,没有限制的条件是不存在的,所以从总的情况来说,“几何级数”增长也是不存在的。最后“两种抑制”的办法中,“积极抑制”的战争、灾荒和瘟疫其实质都是社会原因为主而引起的;“道德抑制”更是不切实际的。

  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人口学著作。有些西方学者根据历史发展,认为该学说反映了 18 世纪及其以前历史上人口发展的若干现象,但不能反映当时人口现象的社会原因,更没有预见到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工农业生产与科学避孕的作用。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在反映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规律上基本是正确的。但是,人口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同的表现。

  二、 环境的限制性:

  1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恶化的资料、影像和图片。

  2 .展示学生收集有关所居住地区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实事、图片。

  3 .写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限制性小论文。(可以以某一环境要素展开叙述)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资源之间应保持良性循环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三、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阅读“人类的空间” , 全世界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 ― 怀特岛上,其材料的作用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概念。

  2. 组织学生进行三种人口发展观辩论:

  3. 学生活动: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承载的人口密度,材料把我国按气候因素分成九个地区,给出每个地区年生物量、可承载人口和最大人口密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每个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就不同,人口容量也就不同,得出我国人口承载力南方比北方大,东部比西部大,从而理解人口容量的相对性特点,把九片地区的可承载的人数相加约 16 . 2 亿,就是我国最多可承载人口,超出这一数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环境就会恶化,使学生明确人口容量的临界性特点和警戒性特点。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3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