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数学>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

时间: 舒淇4599 分享

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相信大家一定仔细阅读了由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初一数学怎样复习

复习课要制定全面,系统准确的目标

从复习课课堂目标来讲,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综合性地对学生提出目标,不能厚此薄彼.首先,三维目标各方面都要求准确,具体,其次,三维目标相互之间也要区分开来.复习一个点就是一个点,培养一种情感就是一种情感.明确学习责任.细分评价方法.最后,目标要具体. 例如,在对二面角一内容的专题复习课上,笔者就提出了这样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教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渗透等价转化思想;通过图形结构分析,掌握作图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教学由水坝、卫星运行轨道平面到二面角,体现由具体到抽象思想.

在针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的时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采取逐步深入的方法.提出了三个问题:(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有哪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应具备条件是什么?(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有哪些?(3)如何利用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目标逐步进行自主探究. 在课堂的结尾,再提出了两个思考,考察目标的达成度.(1)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你是怎么理解的;(2)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能复述给老师跟同学听吗? 在这样的整体目标框架下,学生在这节复习课中,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知识,培养哪方面能力,增强哪方面意识.学生主体性体现明确.课堂效果很好.

初一数学的四点注意事项

一、要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有许多同学在小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你认识了一个数学规律,解决了一个较难的应用问题,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它激励你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越学越爱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要不断地培养的,况且同学们刚刚迈进“数学王国”的大花园里,许多奥妙无穷的数学问题还等着你们去学习、观赏、研究。

二、要养成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过去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主要是靠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而把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仅仅当成做作业的“习题集”。这就有两个认识问题必须要解决。一是同学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教科书记载了由数学工作者整理的、大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认真读书、培养自学能力是一条根本途径。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中学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过去不读书、不会读书转变为爱读书、学会读书,进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同学们还要认识到,许多数学问题不是单靠老师讲明白的,主要是靠同学们自己想明白的。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极力精辟地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即要学而恩、又要思而学。大家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无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讲评作业练习,都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及时、主动去解决它,直到弄懂为止。

在学习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时,你是否能通过看书给自己提出如下的一些问题。想办法解决它。例如: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什么是代数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代数式表示某种规律?等等。另外,在做练习时,如遇到把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的平方列成代数式时,你是否搞清楚这其中有哪几个不同的数量?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应该用哪些数学运算符号有序连接反映数量之间分层次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文学语言转化为代数式语言,即[(a+b) (a-b)]2。如果写成为(a+b)(a-b)2那就不是原来的意思了。到了初一,与小学学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要学习许多数学概念,特别是学第二章有理数。由于数学概念是我们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它们。虽然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但它又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大家在学习数学概念(例如正数和负数、数轴、数的绝对值等)时,要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慨括出该概念的本质,看书时要抓住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理解它的内涵,这样就能把课本读“精”,“钻”进去,并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相信,会有一大批同学,通过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三、要始终抓住如何“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

《初一代数》(上册)的数学内容从整体上看主要是解决从算术进展到代数这个重要的基本课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集的扩充”,即引进负数,把原有的算术数集合扩充到有理数集合;另一方面是解代数方程的原理和方法,即从用字母表示数,到用“列方程”取代“列算式”解应用问题。

数集的每一次扩充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自身矛盾的需要。有理数概念的建立,有理数性质的介绍,有理数运算法则的规定,这一切都为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代数做了必要的准备。同学们在学习有理数一章时,希望大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逻辑推理能力,使自己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另外要特别重视提高运算能力,有过硬的运算基本功。为此,不仅能根据法则、运算规律、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使运算“合理、简捷、准确”。为了解决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局限性,人们想出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平铺直叙地用代数方程式表达出来。由于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也是数,因此,它们也可以按照数的运算的通性、通法进行运算,从而求得未知数所应有的值。同学们要充分注意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此,不仅要熟练掌握含数字的算术的变形和计算,更要切实掌握好含字母的代数式(目前主要是整式)的变形和计算,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一切都是为列方程解应用题而展开的。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体会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方程思想处理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我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学习方法,把握好数学学习的每个环节

许多数学学习好的同学,他们都有符合本人实际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把握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诸如每个阶段能制定学习计划;课前认真自学、预习数学课本;带着“问题”专心上好每节数学课,积极思维;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改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每到一个单元结束时,做好复习小结,对知识和解题类型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考前认真进行准备,考后注意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另外坚持参加数学课外小组活动,阅读数学辅导读物等。这些都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的系统工程,虽然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坚持下去决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有高度的进取精神,刻苦踏实的学习态度,顽强拼搏的学习毅力。我们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某一个阶段时着重克服一个缺点,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加强研究、讨论的风气,你追我赶,相互促进,使我们大家能在初一的第一学期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预祝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2022年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掌握归纳

关于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初一数学教学总结及反思2022年

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

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022,希望大家喜欢!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5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