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必知的五种基础理论知识_中考满分作文的14个亮点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作文必知的五种基础理论知识_中考满分作文的14个亮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考满分作文的14个亮点
什么样的作文能赢得高分?我们只要用心研究每年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就会得到启发。每一篇满分作文,都有其获得满分的亮点因素,我们如果能将这些亮点加以分析总结,平时在练笔时摹写创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中考应试的时候,在作文中展示一个甚至几个亮点,无疑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即使得不到满分,获得高分是没有问题的。在这里,我们从近7年各省市中考满分作文中挑选了300余篇,总结出了14个亮点,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一、语言优美层次清
【范文品读】《春嫩不惧寒》(2015 * 吉林)
嫩柳轻摇,飞絮竞逐,游丝相赛。行走在旖旎的春天,虽然刚经历寒冬的洗礼,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大自然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我喜欢春天,不仅因为她有鸟语花香、春光融融的美景,更是因为她是希望和活力的象征。春天中的万物都只有经历严寒后才能复苏,她所蕴含的不畏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奋力前行。
半树青葱,半树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俊采星驰。古往今来,年少而有为者比比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六岁属文,二十岁作《滕王阁序》,名扬四海,“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名句。苏轼,生十年,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也一样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情,有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骨,我们当然要勤字当头,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惧艰险,努力前行!
半米阳光,半米香。
人生如四季,我们正处在最美的春天。年少的我们,自信却不自负,张扬却不张狂。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蓝天。放眼今朝,90后的创业青年奋发有为,最近,一款能帮你淘到时下潮流礼物的APP应用“礼物说”在网上火了起来,短短四个月,用户就达到200万,而成功开发这款软件的人,竟是年仅21岁的温成辉。他也曾因资金问题面临困境,但他笃定的说:“你不放手,失败才会撒手”。有志不在年高,追梦的路,迷雾茫茫,但我们依然要信心满满地走向前方,所有的磕磕绊绊都只是暂时的考验,对梦想“不放手”的温成辉成功后笑得清清爽爽,在路上的我们,对追求不言弃,也定能赢得痛痛快快,让我们的春天绚丽多彩,繁花似锦。
半院桃李,半院花。
身在考场的我们,正在用笔尖与试卷的窸窣声谱写着最动听的音符。我们从升入初中时开始编织自己的梦想,在父母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中踏上追梦之旅。我们知道,有梦在,这个春天必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这个春天里,校园里的半院桃树和李树与我们一起共逐高中梦,一路欢歌,一路精彩。桃李用满树鲜花换一个春天的倩影,我们会用努力换一个无怨无悔的结局。
碧草如酥处,繁华锦上时。左岸梦想,右岸幸福,将青春的道途,点缀得满径花香。而我将在这漫漫长途中,收获自己的风景。春嫩不惧寒,于蝶舞蹁跹处,我自铿锵!
【亮点点击】此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新。考生灵活地驾驭语言,“春嫩不惧寒”的精神在文章中全面地展现出来了。结构上,洋洋洒洒,充满散文的味道:“半树青葱,半树春”、“半米阳光,半米香”、“半院桃李,半院花”巧妙穿插于段落间,把文章主体部分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先由古代少年才俊写到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再由90后软件开发者写到信心满满的“我们”;最后结合“我们”身临考场的实际抒写“不惧寒”的心声。结构设计非常巧妙,读者一目了然。捧读这篇考场佳作,你会忍不住反复品味。考生的语言优美流畅,很能打动人心:开篇对春景的描绘,轻轻几笔,信手拈来,而春景毕现;三个“半……半……”的精巧设计,把优美的意境创设出来;结尾再用优美而精炼的语句把春景与青春、人生巧妙结合,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策略点拨】命题作文要善于抓关键词和中心词,还要悟透这两类词的本意、引申义或比喻义。在具体的写作中,只局限于本意,就会落入内容浅易的窠臼;引申义或比喻义蕴涵丰富,给人想象的空间,容易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如《春嫩不惧寒》中“春嫩”即“初春”、“早春”,可以引申为一个人的少年时代,而正在读书的青少年也正是“春嫩”时节;“寒”即“寒冷”,引申为人生路上的苦难、挫折、磨砺等。可以从语句的本义写自然界某种事物是怎样不畏惧冬末严寒的;可以从引申义(比喻义)的角度,写某个少年是怎样不畏惧人生路上的艰难而执着前行的。再用语言这件华美外衣,饰出特写镜头,描摹诗意的环境和氛围,就有制胜的把握了。
二、审题严准开掘深
【范文品读】《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2013 *上海)
今天,我坐在考场,百感交集。回顾十多年来自己的成长之路,我想说说心里话,说说我喜爱的银色小号,说说我敬爱的曹老师,说说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辛勤地奋斗、执着地追求的艰辛历程。
那年我7岁,刚好是爱玩爱动的年纪。有时候,我甚至希望将做作业的时间也挪作“玩”用。但是爸爸要让我在学弹钢琴的基础上,再学一门才艺,他说:“学艺就是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带着一分无奈,我不情不愿地选择了学习小号。那一天,我终于明白,我身上肩负着特殊的责任与担当。只不过,当时我对它是懵懂无知的,真正体会到它的含义是在一年之后。
那时候,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小号演奏慢慢流畅起来。爸爸为了鼓励我,特地买了一台游戏机作为奖励。他和我约定,每天回家做好作业后先练习一小时小号,然后才能玩游戏。一开始,我还照着约定做,但是后来我屡屡“犯规”。终于有一天,因为我不守承诺,爸爸把游戏机送人了。在伤心欲绝中,我终于明白:责任与担当不是用来敷衍的,而是用来坚守的。
进入初中后,我有幸考入了中学生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曹鹏老师成了我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的小号吹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运指娴熟,吐气自如,发音灵动,在比赛中屡屡获奖。不过,这时候的我还是谈不上喜欢小号,更别说自发地去练习。看到我学得这么被动,在一次乐队合练结束后,曹老师留下了我。他看着我说:“你的吹奏技法不错,唯一的缺憾就是不勤,缺乏一种责任与担当。古代文学家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晓声、识器是大家都想达到的境界,但是没有操千曲、观千剑的过程,又如何知晓其中妙处呢?”
曹老师这一番真诚的话语,字字敲打我的心。从那以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成了我的座右铭,每当我想要偷懒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它,因为我明白了:人生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将之实现的执着精神,这是我的责任与担当。
一把银色的小号见证了我这些年的成长。如今,当我熟练地吹奏起小号名曲《晚霞的剪影》时,伴着那悠悠的旋律,我就会想到十多年来父母养育之恩和曹鹏老师的不倦教诲,我也深深感到,执着于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是我人生的最大收获。
这就是我心里最想说的话。
【亮点点击】这是阅卷老师打的分数出奇地一致的一篇满分作文。其中有两点被阅卷老师一致叫好。
第一、审题严准。此作文题要做到文章内容真正符合“今天”说的“心里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写了面对考场,回顾自己十多年来走过的路、回忆学习吹奏银色小号的艰辛历程、追念曹鹏老师的不倦教诲,内容十分契合题目的要求。
第二、开掘深刻。本文把学习吹奏乐器提升到“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的高度。这种新的开掘经过了严密的构思:文章开篇点明父亲的嘱咐“学艺就是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接着是一年后他在伤心欲绝中逐渐觉悟“责任与担当不是用来敷衍的,而是用来坚守的”,继而写曹鹏老师的谈话使自己明白了“人生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将之实现的执着精神,这是我的责任与担当”的深刻道理。结尾呼应题目,有力地捶打了主旨。
作文必知的五种基础理论知识
一、主题
(一)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
1.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等。
2.标题
标题也叫题目,是文章的名称。它是一篇文章的旗帜、眼睛。标题可以引导读者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探索文章的主题,也可画龙点睛,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标题同文章主题的关系十分密切。体现在:①有的直接点明主题,如《桥之美》;②有的用形象的手法间接暗示主题,如《白杨礼赞》;③有的揭示内容的范围和性质,如《中国石拱桥》;④有的说明主题表达的方式、体裁,如《杂感》;⑤有的标明所要表现主题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⑥有的用设问、感叹句式表明主要的倾向,如《谁是最可爱的人》;⑦有的虽用“无题”立题,但也暗示了主题的色彩、基调等。
标题的形式,主要有大标题、副标题、小标题三种。
(1)大标题,也称主标题、正题、母题。他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主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暗示文章的体裁,是文章标题的主要形式。
(2)副题,也称子体、辅题。它用于补充正题的不足,或指出文章内容的范围,或补充交代事实,或点明主题的来源、依据等。
(3)小标题,也称分题、插题。是篇幅较长的文章中每一小部分的标题。它同大标题是目与纲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用于概括文章中每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中心内容,使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二)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
(1)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
(2)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提炼。
(3)主题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
(4)主题制约文章表达手法的运用。
2.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
主题不仅是文章写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其主题是否有意义,即是否提供了深刻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有益的知识、健康的情感,是否传递了正能量,是否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文章,都是作者的某种政治思想、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能动反映,而主题则是这种反应的集中概括和思想结晶。
(三)确定主题的原则
1.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
2.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真相、本质。
3.要考虑作者的主观条件。
(四)确立主题的要求
1.主题要正确
正确,是对主题思想性、科学性和审美价值的要求。主题要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符合科学规律,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它应该着力宣传先进的思想,歌颂新时代涌现出的新人新事,鞭打对社会发展起障碍作用的东西,起鼓舞斗志、陶冶情操等作用。
2.主题要集中
集中,主要指主题的简明和单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只能用一个主题。否则就会枝乱叶蔓。
初学写作,主题往往不集中。主要原因有:①对所写事物的意义还没有想清楚,想在文章中告诉读者过多的意思,什么都想作为重点来写,结果主题分散,使读者理不清头绪,感到困惑。②对无益于主题的材料舍不得割爱,觉得这也生动那也有趣,不加选择地全写进文章中去,结果旁生枝节、文意叠出,主题分散。
3.主题要鲜明
鲜明,主要是指主题的倾向性。作者对写进文章里的敌我、是非、美丑等,要有强烈的爱憎或明确的态度。
4.主题要深刻
深刻,是指主题的深度。主题不能停留在罗列和叙述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深刻的主题须寄寓在个性鲜明的具体材料之中,两者巧妙结合,文章才能既生动又深刻。
(五)主题的提炼
1.立足全部材料
2.开掘事物的本质
3.选取新的角度
4.进行反复淬炼
二、材料
(一)材料及其相关概念
1.材料
凡是用来提炼和表现主题的事物和观念,都可称之为材料。既指用于文章中的材料,也指作者写作前积累和搜集的材料。
2.素材、题材
素材,一般指作者创作或写作前,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从生活中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素材也可以间接从他人手中或书本中获取。
题材,一般指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也泛指经过作者筛选、集中、加工提炼,写到作品或文章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题材是在丰富的素材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材料和主题的关系
1.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
2.材料是表现、演化主题的手段
3.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受主题制约
(三)材料的积累和搜集
1.观察:要留心、细心,有敏锐的眼光。
2.体验:要设身处地、激发感情、捕捉感受。
3.调查:要尊重事实、满腔热忱、方法正确。
4.查阅资料。
(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1.材料的选择原则
①要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②要真实、确凿;③要典型;④要新颖、生动;⑤要考虑到问题的特点。
2.材料使用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1)取舍。取舍材料一般应遵循两条原则:保留能有力表现主题的材料,舍去与主题无关或不贴切的材料。所举例子要有特殊性和代表性,合在一起对主题的表达和深化能够起相得益彰的作用。
(2)详略。详略是指表述材料、说明观点时用笔的轻重、繁简。确定详略要顾及读者的情况。如在议论性文章中,读者有所了解或容易了解的材料可从略;读者感到生疏或难于把握的材料须从详。抒情性的文章中,易于激发读者感情、引起共鸣的材料从详,一般材料则从略。
(3)组合。材料的组合是指根据材料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将材料合理归纳使用。它需要注意两点:①用来说明某一问题的材料要互相支持、扶助,不可互相矛盾、排斥;②根据材料的性质和份量决定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排列顺序。
三、结构
(一)结构的概念及实质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通常把安排文章结构称为布局谋篇,它的任务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等内容要素,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组织和安排,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结构的基本要求
1.完整性。首先,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其次,构成文章整体的各个局部要相对齐备,不可无故残缺。第三、各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要适当。
2.连贯性。是指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在内容脉络上互相贯通,在语言形式上有紧密的衔接与合理的过渡。
3.严密性。结构的严密性主要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不得出现互相矛盾或互不相干的现象。
4.灵活性。
(三)结构的原则
1.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2.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
3.适应文体特点。
(四)结构的基本内容
1.层次和段落
(1)层次通常是指从整体上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文章结构的步骤。又可称为“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段落”。
(2)段落。这里所说的段落是指“自然段”。设自然段的原则:①保持段意的单一性,②内容要完整,③长短适度,不必等齐划一,可长可短。
2.过渡和照应
(1)过渡。过渡是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及手段。常见的过渡形式或手段有:①过渡词语,如“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②过渡句,即起承前启后、过渡搭桥的句子,一般放在前一段之后或后一段之前。③过渡段,其作用与过渡句相同。常放在两个段落或两个层次之间。有时过渡段就是一句独立成段的话。文章内容转换时一般要运用过渡手段,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改变时常常需要运用过渡手段。四、表达方式
(2)照应。即前有呼后有应的结构手段。它必须由前后相关的成双成组的语句或段落构成。通常:交代在前,照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应笔在后。常见的照应有:①开头和结尾照应,②正文和标题照应,③行文中互相照应。
四、表达方式
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创造,逐步形成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文章写作的五种基本表达方式。(其涵义、要求等参看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储蓄知识”)
五、语言
语言充当人类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对写作意义尤为重要。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是:A、用词要准确。B、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C、语言要简练。D、语言要生动。E、语言要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