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使用技巧
时光匆匆,初三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即将迎来2019年的中考,在语文的学习中,修辞手法尤其重要。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使用技巧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
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2)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如明喻和暗喻),也可以不出现(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
(3)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 ,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通感和比喻的区别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可分为两种:①比喻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形容的通感。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与比喻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是利用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例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再如例②:“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把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极力表现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运用通感时要注意: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能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其修辞效果是: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鲁迅《社戏》明喻,“航船”与“大白鱼”外形相似且生动形象。)②“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暗喻,“画”与“自然”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
从上述实例可看出: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而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请看下列实例,注意比较:
例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比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例②:“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通感: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相关文章:
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