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对高中政治新教材的认识论文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沟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对高中政治新教材的认识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对高中政治新教材的认识论文篇一

  课程理论家迈克・富兰说:“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我们,即将踏上新教材这项新的旅程。新旅程,意味着艰难,意味着阵痛。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提前了解这项旅程的特点,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就一定会觉得新教材是场“及时雨”,在这场雨的浇灌下,我们一定会让素质教育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一、高中政治新教材的特点: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1.在内容上,新教材以“生活为中心”取代旧教材“理论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旧教材关注的是学科概念、原理与观点表述得是否全面、是否严谨、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权威;新教材关注的是能否为学生提供思维的途径与空间,学生能否据此自己得出结论并在生活中运用结论。因此,新教材是对旧教材的革命性变革,是对它的辩证否定,在内容上有增有减。它保留了旧教材中符合当前需要的知识,大胆剔除了那些生涩、繁难、过时的定义,把学生生活及他们关心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教材内容,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的主题中,从而达到用生活支撑政治教学、增强政治学科生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以《经济与生活》为例,这本教材是对以前《经济常识》两本书的浓缩。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以“货币”为主线索,介绍了货币的产生、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信用货币。紧接着就介绍旧教材下册第八课的外汇。它舍弃了商品经济的含义、货币的含义、马克思的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生就是金银”,对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二重性则是简略带过。在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中新增了“如何增加就业”,甚至还介绍了“自由职业人员和SOHO”。就此可见,新教材放弃了旧教材中重概念演绎、重原理的做法,强调实践性、生活性,从而摆脱应试教育下理论、实践“两张皮”状态。

  2.在知识呈现上,新教材以“探究性”取代旧教材“接受性”,符合认识规律。

  旧教材是先给出相关结论,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理论证明,走的是“演绎”路线,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新教材每框题均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问题、具体情景入手(教材辅文部分),诱导学生对其分析,自己得出相关理论结论,再以综合探究活动来检验、反思、丰富相关知识与技能。这种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实践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路线,有利于学生完成由知到行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3.在版面上,新教材以“生动活泼”取代旧教材“单一呆板”,提高学习情趣。

  在字体排版上,新教材改变了旧教材中大段宋体和楷体的排印现象,采用黑体、宋体、楷体有机结合的方式,黑体字是本课的中心、纲要,宋体字是对黑体字的阐述,楷体则是辅文,三种字体交替使用、合理排版、活化版面;在“辅文”中,大量采用了图文并茂的亮丽说明材料,如“货币的基本职能”,画出了自行车、彩电、电脑,人们买菜、买衣服的过程,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并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设置了专门的“名词点击”栏目介绍生活中常用的专业术语;“专家点评”栏目明确提出了情感、觉悟要求;“知识链接”栏目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这给学生带来立体视觉效果的同时,亦有效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教材背景下教师的应对举措:转变观念

  “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应对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时间挑战,又充分彰显新教材的“素质”风采,教师应转变观念。

  1.转变教材观――把握新课标,变“教书”为“用书”。

  传统的教材观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强调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发挥空间;新教材倡导的是“探究中获得”的理念。因此,新教材就只是一种素材、一种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这极大地降低了教材对教师的束缚,减少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教师可以根据“怎样更有利于学生学”这个中心,在把握新课标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灵活地删减教材,该少则少,该丢则丢,从而有效节约时间;教师也应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实现“教书”向“用书”、“用书”向“编书”的方向转变。

  2.转变角色观――放下身段,变“传授者”为“合作者”、“研究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代表了某种权威,学生则处于劣势,他们被领导。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由居高临下变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教学研究者。因为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研究性学习的范围难以界定,研究过程又在不断变化,研究的问题也不受单科知识的局限,这种动态、开放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再权威,决定了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必须由以前被动的学习者变为积极的研究者,才能真正胜任新教材;才能控制好教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转变教学观――信任学生,变“带知识走向学生”为“带学生走向知识”。

  传统教学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往往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重点讲、反复讲,这种以“讲”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既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机会,又浪费了大量时间,基本上算是“低效”教学。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引导、启发。”教师是指导者,而不能“越俎代庖”应摒弃以往的“惯性”、摒弃“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摒弃“细嚼慢剥”的知识传承方式,应充分地信任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走“以学定教”的路子。应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三自一导法”,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客体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要有“三讲三不讲”的意识:讲核心内容、讲思路方法、讲疑难之处;对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应以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高速公路”入口,“带学生走向知识”。应以启发的方式,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让学生悟出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由提高“应试”能力向提高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转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既节约时间、又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新教材这场“及时雨”来临之际,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和接受新理念,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新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胜任新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总方针。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对高中政治新教材的认识论文篇二

  一、突出文化生活的地位

  新编教材的最大变化也是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贯彻“三贴近”原则(贴进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从教材前后名称的变化就可以感受到。老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三个模块构成,侧重于理论的说教。有人戏称其经济学过时,政治学说教,哲学太抽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新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我国人民生活的实际,与时俱进。新教材由10本书构成,4本必修教材和6本选修教材。4本必修教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是高考必考内容。6本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高考不做要求。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降低高中教育的难度,也便于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改变人们对政治课纯说教的偏见。新教材把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放在同等的地位,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也使教材的理论体系更完整、更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大领域,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是以社会的这三大领域为对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自身的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又引出了生活与哲学模块。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更接“地气”,受到了师生好评。

  二、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新教材共10本书,但在实际使用时各校基本上只重视高考必考的4本必修教材。4本必修教材是按照从生活到哲学的逻辑思路安排的,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必修一、二在高一教学,必修三、四在高二教学。高一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基本没问题,但高二的就有一点小问题。每学年中的第一个学期时间较长,教学时间较为充分,而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内容相对较少,生活与哲学的内容较多也难理解却放在了第二个学期,这样就出现了第一个学期教学时间过于宽裕而第二个学期时间过于紧迫的情况。因此一些学校不得不把第二个学期的部分内容调至第一个学期来教学,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有一些高明的学校把必修三和必修四的教学进度互调,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编排小问题

  哲学因为较为抽象,是教与学的难点。新教材在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哲学思维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体现了生活化、实际化。但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笔者觉得有两处编排上的小问题。

  1. 关于哲学上“两个对子”提出的时机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二课介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后,提出了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在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表现形式都感到困惑,又没有任何哲学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提出两个全新的哲学概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造成教师讲得吃力(把本该后面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内容硬放到前面来教学),学生也听得乏味。

  2. 对人生价值内涵的剖析不到位

  人生价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和他人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前者是个人应尽的义务,后者是个人应有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教材只强调前者,基本不强调后者,在理论表述上不完整,也不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温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社会对个人合理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党和政府整体而言,更不应忽视公民个人正当权益的尊重和实现。

  应当说新教材无论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方面都做出了创新性探索和突破,但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在“三贴近”原则的贯彻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粗浅看法,不是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33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