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思想政治书论文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书论文
高中政治教材已实施了几年,有喜也有忧。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高中思想政治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书论文篇一
一、关于教材内容的问题
1 教材内容偏多,课时明显不足。其一,以往的高中政治课程包括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三本教材,分三学年完成。新课改后的政治课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各模块36学时,必修模块的学习必须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完成,一共是144学时。与以往相比,内容增加,而课时减少;其二,与旧教材相比,每一模块虽削减了不少繁、难、偏、旧的内容,但也增加了许多紧贴学生生活的内容,学习内容增加;其三,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设置了探究活动,探究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其四,在高中还要完成两门选修课的学习,这些因素导致高中政治课程学习时间非常紧张。
2 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新教材确实大量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增加了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合学生成长的新内容,但是也要看到:部分教材在对原有教材知识取舍上采用的是简单压缩方法,即将过去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压缩在一个学期(一个模块)之中;很多理论观点只给出结论,不进行分析。如《政治生活》中的“政协的三大职能”,只是指出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并没有进行适度的解释。《经济生活》中的纸币的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汇率变动及其影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等完全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哲学与生活》中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等知识点等没有相对集中的表述,也没有相关的事例作为支撑。《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囊括了传统中学哲学教材中约占60~70%篇幅的唯物辩证法部分。简单压缩的方法导致了教师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不补充相关内容的说明、事实,学生就不能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如果补充相关知识,教学内容必然膨胀。再加上出于对高考的焦虑,教学内容必然大幅度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急剧加重。
3 有些内容可以进行适量删减。教材却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如《经济生活》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现实意义不大,政治色彩太浓,可以删去或缩减;《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在以前的哲学教材中只是一个简短的“绪论”,新教材扩充出来的内容(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内容),脱离学生思想实际,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缩减。
4 教材有些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学习有困难。如《政治生活》中,很多老师认为书中的知识(如民主管理中的村民自治、社会听证制度、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等)是比较空洞的,特别是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讲,教材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在教学中难以令学生信服!另外,教材很多内容与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经济生活中许多内容引用的是2003年以前的材料与数据,尤其是用“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材料,“这条铁路将为美丽的西藏插上腾飞的翅膀”明显落后于事实。
二、关于教材编排体系的问题
1 单元的体系。新教材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使学科的逻辑服从于生活的逻辑,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新教材在单元编排体系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逻辑性不强。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说,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与框架,这无论在新授课还是在复习课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在以生活为主题组织内容时,却疏忽了理论的逻辑性。以《文化生活》为例,教材的思路是“感受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理解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这个体系逻辑性不够,许多老师反映,不如把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编排在第二单元之前会更加好,“感受文化――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符合高中生的思维逻辑。又如,《生活与哲学》中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综合探究活动“走进哲学问辨人生”带有总结性,最好放在全书的最后一单元,学完这本书之后,学生主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的内容正好是全书的逻辑延伸和归宿:让学生开阔视野,明辨是非,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最后归宿到学习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以及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
(2)体系性不强。在《文化生活》中,关于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述前后多次重复,分别在教材11页、93~94页,97页、113~115页等地方多次出现,虽然每处出现都有其一定道理,但是从全书整体来看,其内在体系就值得研究,重复、杂乱的体系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因为有专门的第九课讲“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再加上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所以,在其他地方就不必用太多的文字重复,或换个角度讲,这样教材就会顺畅些。
2 单元结构问题。教材中单元结构的设计思路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主题,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每一框设计“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情境回归”三目,由具体到抽象,由问题到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先主动探究知识,再学习比较系统的知识,最后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课程理念中的新的学习观、学生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但有些目与目之间、课与课之间条理不清,出现混乱。如《经济生活》中“供求与价格的关系”,编者在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中先讲“供求影响价格”,然后在“价值决定价格”中讲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同时又说明供求对价格的影响,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还必须向学生阐明价格对供求的影响,否则。学生就不明白在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后为什么还会下跌,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后为什么还会上升。在第二个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中,教材又分别阐述价格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阐述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结果“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这一知识前后多次出现,显得零乱、口述层次不清,不利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又如教材“市场配置资源”中,把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分开讲,中间却插入市场秩序这一题目,前后内容联系不够紧密。
三、关于教材探究活动的问题
1 探究活动过多。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探究活动。如教材每一框的导人设有“探究与共享”栏目,教材的正文是由探究活动和原理共同组成,最后又在每一单元结束设
有综合探究活动,其编写的意图是非常好的。但这样一来,教材探究活动非常多,如《文化生活》中就有200多处探究的地方,探究活动是需要时间的,高中课时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
2 一些探究活动的难度大,可操作性低。《经济生活》中,“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为什么说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不是商品?”高一对这一问题是无法探究的。生活与哲学教材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中的“探究活动建议”第一条:“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下文中根据列出的“田忌赛马”等成语故事,提出两个探究问题:“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学道理?”“这些哲理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对刚接触哲学,还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中生来说,有点勉为其难,学生同样无法回答。另一处活动探究设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学生在不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情况下来回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在还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情况下来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探究活动设计由于难度过大而无法完成。
3 有些探究活动距离一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如《经济生活》中第一课的第二个框题“信用工具和外汇”,编写者在讲“信用卡”这一内容时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现金消费与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对一些地处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都未使用过信用卡,有的甚至不知信用卡为何物,他们又怎么能进行比较呢?这样的探究题就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没有实际意义。
四、关于教材表述的问题
1 有些概念太简单,前后联系不紧密,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政治生活》中的“国体”,在旧教材中它是这样讲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而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在新教材中讲完“政体”的概念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国体的概念让人感到困惑。《生活与哲学》中关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中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仅正文中没有相应说明,而且在相关链接中也没有相应的解释,这样的表述令人不解。
2 语言的准确性不够,有些用词值得推敲。在《政治生活》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这样写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没有区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另外,《文化生活》中表述繁杂,重要地位、重要位置、重要标志等等类似的表述有很多,让人应接不暇。
五、关于教材编写形式的问题
1 教材低幼化。课文中插图过多,其中卡通人物较多,版面太花哨,像个幼儿读物一样,插图内容也有点幼稚。一些教师认为,《经济生活》中第84页“税收和纳税人”,“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书中有一漫画,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在病床上还牵挂着要缴的税,感觉像小学的教育,不符合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2 辅助栏目具有补充、补白、释疑的作用。有的老师认为,相关链接与专家点评应再多点,特别是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一些抽象的哲学原理,名词点击、相关链接或专家点评应增加具有针对性、答疑性、拓展性的内容,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当然,新教材作为新事物有不足之处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方向正确,一线教师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更期待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从而赢得师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