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七上思品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不管对于哪一门学科的学习,我们都要学会去做试题卷,因为它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新人教七上思品第一单元测试卷,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人教七上思品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干的要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下列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26分。)
1.李哲随着爸爸工作的调动,来到了光明中学七年级一班。面对陌生的集体,陌生的同学,李哲希望与同学们尽快熟悉起来,建立新的友谊,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李哲应采取的比较好的方法有( )
①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②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③勇敢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④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一次讨论中,同学们就“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集体是大家的,少了我一个算不了什么
B.我没有什么特长看来不能为班级做什么贡献了
C.只要搞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奉献集体
D.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要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林兵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在班里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当别人有难题不会做而找他问时,他却不愿意帮助,总是说:“我没时间,自己想去!”时间长了,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了。为了帮助林兵纠正错误做法,你最想和他说的一句话是( )
A.要珍视友谊,共同进步 B.要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
C.要团结友爱,奉献集体 D.要谦虚谨慎,不骄傲自大
4.在创建新的班集体活动中,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团结奋斗,能让我们为之自豪的班集体,而这个班集体( )
A.必须有学习优秀的人 B.必须有好的班委会
C.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D.必须有负责任的老师
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生活,我们发现学习科目多了,学习难度大了,作业量增加了,老师的讲课方法也改变了。据此完成5-6题。
5.面对这些变化,下列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是( )
A.初中的学习真难,我恐怕学不好
C.学习科目多了,我必须分清主次,只学好主科
D.学习难度大,科目多,我会更加努力
6.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制定学习计划,探索好的学习方法 B.少娱乐和休息,多读书
C.尽量少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D.与老师、同学搞好关系
7.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对自主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A.以自学为主,不需老师、同学帮助 B.不抄袭他人作业
C.不与他人商量学习中的问题 D.能独立安排学习,不依赖老师和家长
8.进入初中后,学习情况变了,科目增多,老师讲课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了,面对这些学习中的不同感受,我们在学习上要( )
A.依靠家长的辅导 B.多买复习资料和参考书
C.做学习的管理者 D.一切听从老师安排
9.一位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学习经验时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后头脑不清醒,那你就不要跟着别人一起背单词;如果你觉得多做一点习题对你有用,那你也可跳进题目的浅海去遨游一番。”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早晨背单词,学习效率不高 B.学习要敢于创新
C.要注意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 D.只有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10.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因为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 )
A.提升精神境界的惟一途径 B.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C.探索世界奥妙的全部 D.学习的重要内容
11.小敏、小刚、小明是同班同学。小敏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小刚觉得听别人讲更容易学到知识,而小明觉得自己动手的事情更容易记住。这说明( )
A.小敏、小明比小刚要聪明得多 B.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
C.小敏、小刚、小明的性格各异 D.他们的学习方式各有特点
1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是陶渊明的一首劝学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劝老年人不要停止学习 B.揭示了日月变化的规律
C.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告诉人们打好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刻苦攻读,在学海中拼搏,终于学业有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习没有艰苦,只有享受 B.学习是十分辛苦的,只有苦读才会有出息
C.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苦中有乐 D.学习快乐是不现实的
二、简答题
14.(4分)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小伟一时很难适应,导致学习跟不上。为此,他感到压力很大,不知所措。
请你为小伟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提几条好的建议。(至少两条)
15.(6分)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
情 境 你 的 做 法
进入中学大门,成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
转学到外地,那里课本不同,讲话口音不同,老师讲课方法也不同,感到很苦恼。
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读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