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政治学习方法>

高二上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试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二往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对于高二上册政治,往往要怎样复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二上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试题

  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

  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

  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3.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

  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4.(2010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期中)继2009年夏天出现日全食之后,2010年1月15日出现的日环食再次点燃了人们的“追日”热情。实际上,太阳、地球、月亮都在运动,但是大自然却呈现给人们的是月亮从静止的太阳下经过,从而掩盖了太阳的光辉。日食的形成能够印证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运动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5.(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知识点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6.判断某种联系可否称为规律,关键看其是否是物质运动过程中________联系

  A.固有的、现象间的、稳定的

  B.客观的、经常出现的

  C.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D.客观的、现象间的、必然的

  7.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B.日出东方

  C.新陈代谢

  D.万有引力

  8.(2010浙江淳安中学返校考试)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9.(2010浙江台州中学期中)胡锦涛同志指出:科技界应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等规律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这说明

  A.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只能去研究、不能去创造

  B.社会发展在社会基本规律运动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科学技术能发明和利用规律,是防灾减灾的关键

  能力点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0.2010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等五省出现罕见的持续严重干旱,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生产和农业。气候的变化令人防不胜防,体现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 ④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球已经进入震动模式。”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也让部分公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以每秒7.8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太空漫步”,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按此计算,他的“第一步”迈出了9 165千米。但是我们通过电视画面可以看到,翟志刚与飞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稳定的。这说明

  ①运动和静止是一回事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④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2010北京昌平一中期中)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评价正确的是

  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 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③否认了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 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动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能力点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6.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10浙江淳安中学返校考试)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

  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

  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C.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

  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

  18.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0日午夜、4月14日,冰岛的一座火山两度喷发;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点34分,智利发生8.8级地震;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地震。

  辨题: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高二上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试题答案

  1.D 2.C 3.A 4.C 5.A 6.C

  7.B 8.A 9.C

  能力提升

  10.A 根据“气候变化”可选出③,根据“防不胜防”可选出①②,④的说法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故本题选A项。

  11.A “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①;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体现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排除④。故本题选A项。

  12.A “翟志刚以每秒7.8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太空漫步’”体现了事物是运动的,“翟志刚与飞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稳定的”体现了事物是静止的,可见②③④的说法正确体现了题意。①的说法混淆了运动和静止的区别。

  13.C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意思是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据此可选出C项。

  14.C ②的观点明显与题中的“不动”相悖。用排除法,选C项。

  15.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强调了运动变化,因而是正确的。

  (2)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克拉底鲁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组织答案时,要分别运用相关哲理说明这两人的观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16.A 题干材料所述现象是人们无视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遭到其惩罚的结果,故选A项。④的说法与运动的绝对性相悖。

  17.D 题意旨在说明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还能在此基础上使之为人类服务,故选D项。A、B、C三项的说法都是对规律客观性的违背。

  拓展探究

  18.答案:(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无法抗拒自然灾害的发生。

  (3)但人可以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提前预报、灾前预防、灾后抢救)。

  (4)因而人在自然灾害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问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这给人一种假象: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但事实是人完全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看了"高二上册政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高中会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2.高一下册政治国家财政练习题及答案

3.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联考试卷(含答案)

4.高一下册政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试题及答案

5.高一下册政治市场配置资源练习题及答案

164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