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越来越近,可以适当做一些语文试题,熟悉考试规则和懂得一些考试技巧。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穹顶(qiónɡ) 偌大(nuò) 彻骨(chè) 坠落(zhuì)
B.重听(zhònɡ) 窗槛(jiàn) 晦气(huì) 愤懑(mèn)
C.磨蹭(cenɡ) 寒颤(chàn) 攒够(zǎn) 殷切(yīn)
D.朕兆(zhèn) 无辜(ɡū) 倘若(tǎnɡ) 差池(chā)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
B.尽管是清晨,清新空气中却已透着些许暖意,究竟是三月底了嘛。
C.他那许多条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D.他的工作方式也真奇怪,总是那样居高临下坐在桌子上面对职员发号施令,再加上他的耳朵又偏偏重听,大家不得不走到他跟前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说,金庸的《笑傲江湖》在被一些东南亚的国家连载时,那些国家的议会进行竞选,议员争辩时直接就说你这个人是岳不群,或者是左冷禅。
B.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每年以亿吨为单位的各种食物在世界上流动,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一环节只要出现漏洞,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C.我市已建成的1 554千米绿道,境遇冷热不均,有的绿道杂草丛生,几乎被湮灭,有的还长了厚厚一层青苔,或者被机动车占道。如何提升绿道管理,避免公共资源浪费,成为城市管理新课题。
D.判断一个作家的作品有没有大众影响力,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所创造的人物、语言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4.把下面五句话按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是 ( )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本意是我们不但要从“西方”拿来,。虽然现在拿来的已不是鸦片、枪炮和香粉,换了一些诸如西医、西学之类的新东西,但是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国外的一切东西都比国内的好。
①他们把鲁迅先生的本意理解为单纯地批评“全盘西化”
②还要从“传统”拿来,是两个方面的含义
③现在很多人也讲“拿来主义”,只不过总是从“西方”拿来
④然而很多人对此的理解却有失偏颇
⑤而忽视甚至忘记了还应该从“传统”中拿来
A.②④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⑤③
二、本大题6小题,共18分。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罟不入洿池 数:屡次
B.王道之始也 始:开端
C.非我也,兵也 兵:士兵
D.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失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锄耰棘矜 D.赢粮而景从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B.臣愚不能复治东阿
C.臣请改道易行 D.仓库少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B.①吴起……赵奢之朋制其兵/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因河为池
D.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②然后践华为城
10.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惑之不解 D.学于余
三、本大题5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失,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11.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妻不下纴: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
B.式于廊庙之内:式,用;廊庙,指朝廷。
C.未战一士: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
D.使赵大重:使赵国的国力强大起来。
1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形容枯稿 B.简练以为揣摩
C.山东之国 D.嫂蛇行匍匐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引锥自刺其股 B.抵掌而谈,赵王大说
其可怪也欤 小学而大遗
C.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 D. 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是 ( )
①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②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③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④式于政,不式于勇
⑤转毂过骑,炫煌于道 ⑥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若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天下诸各侯国。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大事欢迎,他嫂子前倨后恭最让人觉得好笑。
四、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6.根据教材中《宝玉挨打》一课的内容,不属于宝玉挨打的原因的是(3分)
A.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
B.王夫人数落教训挑拨。
C.忠顺亲王府索要琪官。
D.贾环使坏搬弄是非。
17.下列有关《宝玉挨打》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政毕竟是宝玉的父亲,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父子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永远也无法割断的,所以在打宝玉的过程中,他先是满面泪痕,继之泪如雨下,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更是“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
B.贾政流泪伤心,细究其因,不难理解。宝玉是“光宗耀祖”的惟一希望,却偏偏行为偏邪性情乖张,因而使得贾政对宝玉这个不肖子不仅感到愤怒,而且感到后继无人、家道衰败的悲伤绝望。
C.王夫人对宝玉恨铁不成钢,在她看来宝玉是个不肖的“孽障”。但儿子对她而言,除了亲骨肉这层关系外,还有保住地位的意义,是她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宝玉就是她的命根,她要拼死保护宝玉。
D.贾母是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她对宝玉十分溺爱。宝玉的叛逆行为在贾母的庇护下,得到了不小的伸展。这次宝玉挨打,也是贾母通过与贾政的斗争才最终将风波平息,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也表现出贾母与贾政的阶级冲突。
18.下列有关《阿Q正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只好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的心态。
B.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的盲目趋时和盲目的自尊自大、狭隘保守这样的心态。
C.小说中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里的“九分”描写的是阿Q对自己能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的心态。
D.“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19.下列有关《拿来主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接着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严重后果。“送去主义”的表现有送古董送古画新画和送梅兰芳。
B.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崇洋媚外,接着又形象地揭示了“送去主义”的两大危害:一是导致经济衰败,二是导致主权丧失。
C.文中说“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中的“运用脑髓”即要善于思考,“放出眼光”即要善于鉴别,“自己来拿”即要争取主动。
D.鲁迅先生用“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形象,尖锐而生动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这三种错误态度是:①不敢接受;②全盘否定;③全盘吸收。
五、本大题2小题,共18分。
20.将下面一段未断句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答题时不需要断句,只需要直接翻译。翻译后的现代汉语必须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10分)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 ,无失其时, 。 (《寡人之于国》)
(3)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4)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六、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22~24题。
美丽的谎言
这天,母亲出门买菜,琳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好播出骗子的骗局被揭穿的新闻。“又是骗子!这社会是怎么了!”她愤愤不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听得多了,琳也多长了个心眼。
十分钟后,母亲两手空空地回来,走进屋拿了钱,又匆匆忙忙地要出去。琳觉得奇怪,便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告诉她:“我去菜市场的路上,被一个女孩拦住了,问我借一百块钱。”
借钱?一听到陌生人问母亲借钱,琳就警惕起来,忙问:“那你把钱给她了?”“是呀,小姑娘挺可怜的。”母亲说,那个女孩被人从家里骗出来,差点进了传销组织,幸好及时逃脱,可是身无分文回不了家。听了母亲的话,琳想,像这样弱智的骗局,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没想到母亲居然会上当!
可母亲继续说:“我把钱给她时,她还问我要地址,说回家后就把钱寄还给我。我说不用,只给她留了个电话号码,让她到家后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母亲讲得诚恳,眉眼间流露出欣喜,看得出她是相信那女孩的,而且还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高兴。琳看着母亲,也就不愿在这时揭穿女孩的骗局。
这之后,母亲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第二天晚上九点多,母亲正准备休息,电话铃突然响了,琳去接电话。一个女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婆吗?”琳还没来得及回答,本准备休息的母亲匆匆从卧室出来,边走边说:“这肯定是我的电话!”然后拿过电话按响免提键,听了一会,兴奋地说:“孩子,你到家啦?”“到啦,早上就到了,后来一直在忙,现在才打电话给您。婆婆,真是谢谢您了,麻烦您说一下您的地址吧,我好把钱寄给您!”母亲笑道:“不用还,不用还。你到家就好!”然后,她又叮嘱了女孩几句,让女孩以后要提高警惕,不要再轻信他人。
挂了电话,母亲满脸疑惑地问琳:“刚才这个电话是那个女孩打来的,昨天晚上的那个是怎么回事?”琳被母亲这么一问,懵了。她没有想到,母亲遇到的那个女孩果真不是骗子。对于母亲的询问,她只得坦白自己不愿母亲发现自己被骗而心寒,于是昨晚让同学假扮女孩打了电话。
母亲听后,叹了一口气,说:“你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了,总有一些人不是骗子,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才会来找你的。”母亲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相信,好人是有好报的。”琳心里明白,就算母亲遇到的真是个骗子,她也不会因此就不再相信他人。
自从女孩打来电话后,琳心里就踏实了不少。第三天吃完晚饭,家里的电话铃又响了。琳接起电话,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婆吗?”
怎么又是一个女孩?怎么又是找母亲的?琳赶紧叫母亲接电话。母亲匆匆跑上前,拿起话筒:“我是李婆婆,你是哪位啊?”对方说:“李婆婆,我是小桃,就是那天您给了一百块钱的那个女孩……”母亲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兴奋,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变调:“小桃!真是你啊!你到家啦?”“到家了,我坐了两天的火车,又转了几趟车才刚到家。一回家,我就想着给您电话呢。对了,婆婆,您把地址跟我说一下吧,我说好要把钱寄还给您的!”女孩的声音充满感激之情。母亲笑道:“不用还,不用还。你到家就好!”母亲流露出喜悦之情,这让身边的琳看得目瞪口呆。
挂了电话后,还没等母亲开口,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刚才这个电话才是那个女孩打来的吧,可是昨晚的那个电话是怎么回事?”母亲冲琳一笑,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昨晚那个电话是我托隔壁小刘打的。前天打来的那个电话,我一听就知道不是小桃打来的,我便猜出肯定是你让人打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让我安心。”
原来,母亲早就听出前晚那个电话是假的。为了让女儿安心,母亲如法炮制,也找人假扮女孩,打来电话。琳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用同样的办法编一个谎言来骗她!
琳望向窗外,月色如水,微风拂过,一切都那么宁静。
她安心地笑了。
(选自《快乐青春,经典阅读》2014年第5期,有删改)
2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母亲形象的特点。(4分)
23.小说的结尾写到琳“安心地笑了”,请结合文本分析她笑的原因。(5分)
24.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选D。2.选B。3.选B。4.选A。5.选B。6.选C。7.选B。8.选B。9.选D。10.选C。11.D
12.D13.C14.B15.C
四、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6. 【B.】17.【D.】18.【C.】
20.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21.(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不患寡而患不均
(2)鸡豚狗彘之畜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2.①乐于助人,有爱心:母亲看到女孩被骗,想回家却无路费,马上回家拿钱帮助她。②善良淳朴:在别人急需帮助的时候选择相信而不怀疑,相信好人有好报。 ③善解人意,体贴女儿:接到“假冒”电话,明白女儿的宽慰她的心思而不戳穿,为了女儿安心也让别人打来电话。
23.①因为琳明白和理解了母亲的苦心,为母亲对自己的爱和体贴而笑。②因为在母亲身上看到社会上有热心的助人者,为社会有爱心而笑。③因为最终证明母亲没有被骗,不再对社会风气丧失信心,为社会有诚信而笑。
24.①巧设线索。以母女为对方着想的“谎言”为线索,使小说结构清晰紧凑。②情节安排相似中有突转,层层推进。三次电话,后一次的电话总会揭穿前一次的“谎言”,三次电话内容相似,层层推进,出人意料。③巧设伏笔。如第二次电话母亲只听到铃声就断定是自己的电话,还故意按响免提键,为下文这个电话是母亲安排打来让琳安心埋下伏笔。④巧用对比。如故事的开头写琳对现实社会不满,到结尾安心地笑,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社会有诚信爱心的主题。又如刚开始对助人一事,母亲选择相信,琳则怀疑警惕,二人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25.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