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语文是重要的考试科目,那么有哪些复习资料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语文考试复习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考试复习资料: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
“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6、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高明在用暗示、设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
7、齐威王“善”字的回答,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
表明了对邹忌劝谏的肯定(或:表明了威王接受邹忌劝谏的态度)
8、从文中看,邹忌是个怎样的人?
(1)有自知之明。尽管妻、妾和客人夸大其美,他最终仍有清晰地认识
(2)善于思考。从生活小事中悟出深刻道理,运用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9、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够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1) 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
(2) 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语文考试复习资料:桃花源记
1、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自然环境优美 ②社会安定和平 ③百姓生活和乐
2.、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和平安乐、幸福美满、平等互爱。
3、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什么“皆叹惋”?
因为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4、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文章最后一段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这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中的社会。
5、在本文中作者怎样描写了自己所向往的社会?
在本文中,作者以渔人游踪为线索,以有详有略、曲折回环的写法简洁凝练、通俗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美好社会。
语文考试复习资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字音
唱喏(rě) 厮(sī) 聒(ɡuō)噪 将(jiānɡ)些酒来 盏(zhǎn) 恁(nèn)地 间(jiàn) 绰(chāo)酒座而唱的 绰(chuò)号 着(zháo)落 带挈(qiè) 腌囋(ā)(zā) 小种(chónɡ)经略相公 彀(ɡòu)
赊(shē)帐 揸(zhā)开 掇(duō) 臊(sào)子 膘(biāo)肉 眼棱(lénɡ) 绽(zhàn)裂
咄(duō) 磬(qìnɡ) 钹(bó) 铙(náo)
二、形似字
⒈瓦楞(lènɡ) 愣(lènɡ)住
⒉唱喏(rě) 诺(nuò)言 偌大(ruò)
⒊家眷(juàn) 卷(juǎn)起 证券(quàn)
⒋钟磬(qìnɡ) 温馨(xīn)
⒌揣摩(chuǎi) 踹门(chuài) 惴惴不安(zhuì)
⒍豢养 打拳
⒎点缀(zhuì) 撺掇(duō) 辍学(chuò) 啜泣(chuò)
⒏笨拙(zhuō) 相形见绌(chù) 咄咄逼人(duō)
三、多音字
绰:chuò 绰号;chāo 绰起 腌:yān 腌渍 ā 腌囋
喏:rě唱喏 nuò 喏(叹词) 哄:hònɡ起哄 hónɡ哄动 hǒnɡ哄骗
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 星宿 累:lěi硕果累累;lěi 危如累卵; lèi劳累;
四、文章作者、出处
⒈《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撰写《江湖豪客传》,后改名为《水浒传》。
⒉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就是《水浒传》。
五、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以金家父女诉苦为导火线;第二天鲁达到客店送金家父女是故事的发展;拳打镇关西是高潮;郑屠毙命、鲁达远走是故事的结局。
开端(1-7段):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血泪控诉。
发展(8-9段):鲁达救助金氏父女逃离虎口。
高潮(10-19段):鲁达在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
结局(20-21段):鲁达奔出南门避祸走了。
六、人物形象
鲁达武艺超群,疾恶如仇、见义勇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另一个特点是慷慨大方,仗义疏财。鲁达并不是鲁莽之辈,他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为人体贴,做事妥善。鲁达出身行伍,有其粗鲁的一面。
七、艺术特色
⒈人物描写
A、动作描写。三人在酒楼吃酒,忽听有人“哽哽咽咽啼哭”,便“把碟子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当得知金氏父女的遭遇后,又热心周济。(急性、粗犷、扶危济困、心地善良、见义勇为)
第二天他亲自送金氏父女上路,店下二拦截,被他打落两颗门牙,为防有人给郑屠报信,又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细心,周到)
三拳打死郑屠。(疾恶如仇,勇猛无敌)
B、语言描写。鲁达对受人欺压的金氏父女何等同情,却直呼“老儿”,鲁达送他们起程,金老让座,他劈头就说:“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粗鲁、爽快,不拐弯抹角)
在得知是郑大官欺凌金氏父女时,痛骂道:“呸!……这个腌囋泼才……却原来这等欺负人!”“等洒家去打死那厮便来!”(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豪放性格)
郑屠,见了鲁达,满口“恕罪”“请坐”,切肉时陪着小心说话(欺软怕硬奴才相)
鲁达三人取钱的动作,鲁达的“摸”,是搜寻身上全部银两。 (慷慨)
史进边说边“取”出一锭银子,不假思考,伸手便拿。 (豪爽)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银子,挑挑拣拣。 (小气)
C.心理描写。放走金老父女后有一个“寻思”,怕店小二拦截,看出他救人救到底的狭义心肠。打死郑屠后,又一个“寻思”:“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看出他并非有意打死他,只是存心惩戒他以后不再如此横行。这些心理刻画,配合他的言行,更使他性格鲜明了。
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一方面写鲁达扶危济困,一方面写郑屠横行乡里:明写鲁达,暗写郑屠。侧面由金老父女哭诉郑屠的强暴,直到拳打他时鲁达才正面告诫他,也很省笔墨。
八、思考与练习重点:
⒈阅读小说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试结合课文中鲁达这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他的性格特点做简要分析。(答案见“艺术特色”)
⒉鲁达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课文对这三拳的效果精心描绘,生动传神。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填写下列表格,体会比喻的作用。
第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相似点:血流满面,疼痛难忍,又酸又咸又痛又麻,就像油酱铺里的调味品一样味道丰富。
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想似点:眼棱裂开,红的血,黑的眼珠,紫的脓血等五颜六色的与彩帛铺里的五彩布帛相似。
第三拳: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首场,馨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本体:是想像中郑屠头晕目眩、两耳乱鸣、魂飞天外的那种感受。
相似点:神志迷乱,两耳乱鸣,就像水陆道场上的各种乐器齐鸣,分乱嘈杂。
这些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三拳一拳重似一拳,写出了鲁达的威猛,也写出了郑屠的狼狈相,读之令人拍手称快。
⒊《水浒传》里有许多类似鲁达打抱不平的故事,你怎样评价这类故事?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鲁达打抱不平的行为。在当时那个暗无天日、没有公理、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官府不能为民做主,百姓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只能寄希望于打抱不平的英雄,鲁达的行为是正义之举,是合理的。在法制社会里,则不能简单仿效鲁达的做法,应通过正当的途径以正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要依法行事。
九、拓展延伸
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 (元末名初,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三国演义》(元末名初,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
⒉《水浒传》共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你知道这些好汉中哪些人的名字?至少说了五位。(例:宋江、林冲、孙二娘、阮小二、武松等)
⒊“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是梁山好汉的共同特征,你能说出体现此品质的两个故事吗?
例:史进大闹史家村、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