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语法学习,对推进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语言,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必要的。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谓语前置

  (1)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3)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4)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5)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划分步骤:先看有几个分句,着键是看有几个主谓结构;找准句子的第一层(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覆盖到哪儿。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层。)总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猜你感兴趣的:

1.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

2.高一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梳理

3.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4.高中语文古文语法

5.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

30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