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2)
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浅谈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篇三
摘 要: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点枯燥而乏味,怎样让学习的环境活跃起来,怎样让学生能更自主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然而,语文教学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如何活跃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安排、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如此这般,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具有关键作用。同时情境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由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借助实物、利用图画、播放音乐、运用多媒体等,不断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角色定位,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能古板,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活跃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就是一个舞台,教师充当的是导演角色,而戏中的主要演员则是学生。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设定好讲解内容、表达形式、主要程序、最终目的。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师要用一只无形的手,运作好整堂课,牵动学生的思维主线,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之中。而学生自然而然地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整个语文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只有教师独具匠心地巧妙设计,整个语文堂课才不会“死水一潭”。学生在这样一个精彩的大舞台上,才不会畏首畏尾,而敢于展现自我,始终以一颗好奇、新颖、幻想的童心主动接受知识,增长智慧。
三、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堂生动、活跃的语文课,不仅仅体现在形式的表达上,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充分解读。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探究问题。
例如,在讲解人体的“体”与休息的“休”如何区别时,在讲解完字面意思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行人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他有些累了,想休息下,走着走着,忽然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于是,他靠在大树下休息了一会儿。那么,谁能告诉我,休息的休和什么有关呀?什么意思呢?”很快,一些学生纷纷发言,“是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这种问难的方式,立刻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加深了记忆。
又如,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大胆说出了自己的疑惑:“明明是诸葛亮骗了曹操,还用一个‘借’字,这是有借无还,应该用‘草船骗箭’”。但也有学生说应该是“借”。于是,我组织学生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赛,正方、反方各执一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力量。
四、朗读训练,为课堂教学添“声”增“色”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同样是活跃课堂教学的一大元素。作为朗读示范者的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投入读出整篇文章的韵律,打动学生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教会学生把握快慢节奏、轻重缓急,指点学生抑扬顿挫的读法,引导他们如何从自己的朗读中找出灵感,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对文章产生兴趣,牢牢地记住所讲的内容,这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一举两得。
例如《秋天的怀念》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炽烈,通过配乐朗诵,可使情感升华。“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文章结尾段作者寓浓浓的思母之情于泼泼洒洒、烂漫开放的菊花之中,菊花依旧,慈母却不在,睹物思亲,怎不伤怀?想起母亲的鼓励与期望,仿佛看见作者手捧鲜花与母亲的亡灵对话,怎不令人泪下?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汇报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感激,有愧疚,有慰藉,有思念,在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之时,马思聪的《思乡曲》旋律响起,学生和着乐曲朗读4~7自然段,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礼,也达到了熏陶情感的教学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快乐成长。
猜你感兴趣的:
3.浅谈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