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2)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篇二
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有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语文课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文就头疼”,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对兴趣重要性的认识是一码事,在实践中能不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是一码事。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兴趣在于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从不发脾气,总是亲切地启发诱导他们,即使是对他们的批评,也使他们感到这是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年级要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整体感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精讲,应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尝试到读书的乐趣。要变以往的“要我读”为“我要读”。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自觉地读,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通过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读词、读句、读段、读篇,学生就读懂了文章的内容,知道了课文讲的意思,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发自内心地热爱语文学科。这样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得以发展,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
三、注意课堂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勤思多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老师讲话,如果声音太高,学生受不了,但老是低音对小学生也不合适;快了学生听不清,慢了学生不爱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该高则高,该低则低,要高、低、快、慢适中。又如,有的老师讲话带有口头禅讲一句话“啊”一声,结果,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数“啊”字,学生的兴趣被老师的口头禅吸引了。
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吸引学生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语文学科较之数学、常识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课文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充分利用语文课中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即使参与了也是被动的。虽然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但我们能够正视小学生的实际,从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的捷径和不断创新自我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就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篇三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源不断的发动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要的主观原因,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最直接因素,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涉猎语文知识、主动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语文魅力,陶醉语文天地之中,让学习语文变成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的。
一、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一堂好的语文课,往往会使学生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体验收获和惊喜,获得美的享受。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展现语文课堂的艺术魅力。
1、课文导入设计富于魅力,渲染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导语可以巧妙抓住学生心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语文殿堂。我在教学中,常常引用名言、警句和美文来导入,例如:在上《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课,我就激情地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学生被岳飞的抗击匈奴、杀敌立功的英雄气慨所震憾,他们的情绪就受到词的感染,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常常用讲故事作导语,故事精彩动人,往往吸引学生急切探求课文,例如:在上《智取生辰纲》这一课时,我就用《水浒传》 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来开头,学生对课文充满了神往,求知的欲望溢于脸上。也还常常寻找图片、视频来导入新课,这些东西直观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深深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冰心老人的《谈生命》时,我找来长江从发源到奔流入海的视频,让学生看见 “一江春水”从细小到壮大,领略她的“愤激奔腾”与“心平气和”,感受生命的过程。
2、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性。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即以人为本,他呼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课堂教育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首先,制定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步骤和设置问题,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其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或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或引导学生探究,寻找到结论,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教师再适当的总结。这样,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例如在上《斑羚飞渡》时,我抓住课题中的“飞”设计问题,让学生生动绘出“斑羚飞渡”的画面,感悟文章主旨,并用课文中的文字小结:“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可敬的老斑羚们,为了种群的繁衍生存,甘愿从容赴死。在飞渡过程中,没有一只老斑羚企图苟且偷生,临阵退缩;没有因为出现求生的机会而互相拥挤,争夺。整个飞渡秩序井然……令人悲痛的是,这群斑羚“恰恰是奇数”。当所有老斑羚葬身悬崖,小斑羚逃出厄运之后,“镰刀头羊”却孤独地站在伤心崖上。因为它没有可以搭载的伙伴。终于,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学生深刻体会了“镰刀头羊”伟大,情感得到体验,品质得到了升华。
3、激励表扬积极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为此,我按基础好坏、发言主动与否、集体荣誉感强弱、男女不同等因素合理组成学习小组,5人或6人分为一小组。制定激励评价机制,根据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情况、互动交流学习情况、积极回答问题情况、组内帮扶效果等给予登、公布,适时表扬小组和个人,对落后的找来谈心,鼓励鞭策,课堂上学生个个参与,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兴致勃勃,充满激情,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二、加强课外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
1、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陶冶学生。例如:组织学生春游,我一路上给学生讲对联故事、文学故事、文人故事;早上出发,烟雨迷蒙,吟了一句“山色空蒙雨亦奇”,看见一块明亮的水田请学生咏一首古诗,有人吟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吟者陶醉了,登上高山之颠一起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泰山小”感叹,看见太阳雨吟唱“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学生们越走越有兴趣,有的越听越觉得自己有缺憾,学生兴致高涨,感叹语文伟大。适时教育学生只有多看、多想、多积累,才会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会绽放人性的光彩。
2、搭建展示平台,体验成功快乐。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展示学生语文才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收集家乡春联、讲故事、朗诵比赛、书法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办黑板报、办手抄报、对对联等。例如:每年放寒假前,要求学生春节期间收集家乡的春联,开学后在课堂上吟诵,并说出它的好来,学生都很积极,感到乐趣无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从而产生成就感,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会日渐形成。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要勒思考勒动脑,利用一切机会、场合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和熏陶学生,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次表扬,也许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