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2)
四、诗歌鉴赏题
16、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 ①罟(gǔ)师:渔夫。
(1)在全诗中,诗歌意象呈现的情感色调有什么变化?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用春色比喻相思有哪些好处?
五、语言运用题
17、仿照示例,按照下面的提示语,为“网络”写两条宣传语。
(1)提示语: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沟通手段, /0 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功能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流、帮助更容易、更方便、更迅速。
宣传语:
(2)提示语: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新闻、时讯、资料、图片等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人们了解生活信息、上网学习、查找知识变得更方便、更容易。
宣传语:
18、某校对高一年级28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
喜欢或比较喜欢的有229人,占81.8﹪;其中有参与经历者占57.6﹪,无参与经历者占42.6﹪。
(2)不喜欢的有51人,占18.2﹪;其中有参与经历者占9.8﹪,无参与经历者占90.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每条30字以内)
(1)
(2)
19、将 下面五句话排好顺序填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语段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
①因为争论不出名堂。
②我是川人,深知川 味之奇异。
③北京人不是说吗:“麻油拌韭菜,各人有所爱。”
④孟轲虽然说:“口有同嗜焉”,也是就一般口味而言的,叫他这个山东人来尝尝四川口味! ⑤法国人说得好:“说到趣味,无可争论。”你说我的欣赏趣味很传统。你说的对。可是,有些异味,比如“咬姜喝醋”,就是四川人受不了。但如果真有一个怪杰一边咬姜一边喝醋,吃得津津有味,你能怎么样?
答:顺序 。(只填序号)
观点:
六、作文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8月7日的《成都晚报》刊发了题为《不读〈红楼梦〉不配当空姐》的一则报道,报道说,泰国国际航空大众有限公司在华招空姐,面试时,就考了有关《红楼梦》的问题。记者问:“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泰航一高层人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们这次就是想招具有中国特色的空姐,如果连中国四大名著都没读过,怎么能称得上有中国特色?所以,不知道《红楼梦》,没读过《水浒传》的,我们坚决不要。”
请以“名著啊名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训练试题答案
1、D (pàng—-pán;báo—bó)
2、C (曲—屈)
3、C
4、B (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5、B (改为“无声无息”)
6、D (《墙上的斑点》的作者是伍尔夫)
7、 (1)人情练达即文章;(2)横眉冷对千夫指;(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D (耻:羞耻。)
9、B (跟、同。A.就是,原来是;却。C.调整音节,无实义;这,此。,D.做;被。)
10、A (②是说邴原怕荒废学业而戒酒的意志,③是管宁奉劝邴原说的话,⑤叙述的对象是原先的盗牛贼。)
11、C (“指责他人”“公孙度对他心生忌恨而欲加罪”和原文不符。)
12、 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
13、并不仅仅是“想到这条死去的鱼”,而是想“它会怎么样去对付一条鲨鱼”。如何“ 去跟鲨鱼斗”,是这时老人思考的重点,当然也表现了老人顽强的斗志。
14、①直接刻画、交代和说明。从叙述人的角度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②内心独白。即自言自语,如老渔夫的内心独白。③景物描写。即用景物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心情。用无边无际的黑暗衬托老人的孤独。④通过人物动作、形态、表情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15、D、E( D 将“沉着与稳重”改为“恐惧”;E 相反,“不”改为“更”。)
16、(1)只要答案中的情感变化符合冷色调到暖色调的变化即可。(2)要点:一是结合行客稀、送友人等氛围,分析用春色比喻相思具有以美景写别绪,把别绪写得优美无比的好处;二是结合江南江北等,分析用春色比喻相思点出了对朋友的友情无处不在。
17、(1)远在天涯,近在网中;(2)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18、(1)无论有无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八成以上(或“ 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程。(2)有参与经历者比无参与经历者更喜欢这门课程。
19、顺序:⑤ 观①③④②观点:趣味不可强求统一,或趣味因人而异。
20、【写作点拨】国家教育部 2000年3月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2003年5月又颁发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体现了语文教改精神,进一步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独立性、整体性与个性化的要求。不管各地贯彻实施的情况如何,高中生在与名著“接触”的问题上,应该有更多的体验,以“ 名著啊名著”为话题作文,是有话可说的。你可以就题目提供的材料发表评论,也可以就一部名著、几部名著发表评论,或者对中学生读名著这个问题发表见解,你也可以写你与名著之间的故事。 也许,在读名著问题上你有难言的苦衷,那就不妨把苦水倒出来,“倒”得真切,就是佳作。但请注意,“名著啊名著”的话题本身就对文章的情感因素提出了暗示,所以,不管用何种文体,你的文章须带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看了高一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