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最后一课划分段落

时间: 乐平763 分享

  通过《最后一课》,我们会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内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最后一课段落划分,供大家阅读!

  最后一课划分段落方法一

  ①1~7 课前

  ②8~23 课上

  ③24~29 下课

  最后一课划分段落方法二

  第一部分(1——9)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和到校后所见。

  第一层(1-6)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

  第二层(7-9)弗郎士到校后的异样感觉。

  第二部分(10——23)描写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突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小弗郎士的思想变化。

  第一层(10)教室里不同寻常的严肃气氛。

  第二层(11-13)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第三层(14-20)上语法课。

  第四层(21-22)上习字课。

  第五层(23)上历史课和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24——29)韩麦尔先生悲痛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结束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主旨

  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的悲哀和对母语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质疑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多该文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因为该地人口主要为日耳曼人,大部分该地人还在使用德语,电视和报纸也以德语为主,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法国反而对该地居民实行严厉的种族同化政策,致使该地人民对法国人恨之入骨。所以,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积极招募阿尔萨斯人加入军队。法国城镇加拉尼大屠杀的实施者就是以阿尔萨斯和洛林人为主的党卫军第二师。电影《老枪》就反映了这段历史的一个局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尔萨斯人和法国的关系。该地在战后一直积极寻求自治,最终迫使法国政府终止了这一行径。1871年后新的法德边界基本是按照语言分布的界线走的,只有在洛林西部,德国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吞并了法语人口占多数的梅斯(Metz),这座城市是法国东北部的交通枢纽,而且有规模巨大的设防要塞。另一方面,贝尔福地区虽然在传统上属于阿尔萨斯,行政上也属于割让给德国的上莱茵省,但其人口中法语居民占绝大多数,因此德国并未吞并该地。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最后一课原文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203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