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小考辅导 > 赏析感人句子的方法

赏析感人句子的方法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赏析感人句子的方法

  句子赏析一般都是考感人的句子,所以在赏析句子时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人句子赏析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赏析感人句子的方法1

  赏析一个句子,包括三个方面:

  一、指明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

  二、指明作者表达的内容;

  三、指出作者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

  1、一句话表达形式的判定及对应效果分析

  姚鼐的桐城派明确提出好文章要兼备“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方面,表达一种思想情感,用哪种方式能够表达得恰到好处,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辞章”。它包括人称、线索、结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描写角度、写作手法、修辞方法、句式等等多种形式。

  在句子欣赏中,需要判定:1.作者在这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的句子,要指出哪种描写方法);3.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如何用的?

  (一)写作手法的判定

  1.16种写作手法的记忆

  7常用: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

  4“借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4“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1“聚焦”:以小见大。

  2.16种写作手法的内涵及对应的表达效果(好处)

  (1)铺垫: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例如后面写妈妈给我送伞,前面交代天突然变得阴沉,下起了大雨。

  【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兀。

  (2)设置悬念:运用写作技巧,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思考。常见的形式有:

  A、倒序设置悬念——先交代故事的结果或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及结果,然后再续写故事的来龙去脉;

  B、提问设置悬念——如魏巍写的报告文学,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问句,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

  C、对比反常式设置悬念——将一个场景的平常状态和某个特定时间的状态进行对比,让人明显感觉这个特定的时间,事物表现非常特殊。如都德《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小弗朗士到校的情景:平常上课前总要喧闹一阵,开课桌了、关课桌了.....可是今天,韩麦儿老师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平常的嘈杂和今天的安静构成鲜明的对比,然人感到今天非同一般,不自觉地就会发问——今天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D、信息反常式设置悬念——读一句话,获得的信息和平时自己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同,例如:公鸡下蛋、穿裙子的男人、1+1大于2等等;

  E、读不懂——比如《红与黑》,一看题目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意思;除了标题,文中有很多句子也是这样,因为读不懂,猎奇心理往往驱使读者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探究竟。

  F、悬疑式设置悬念——文章开头就暗含一个个问题,作者运用曲折的情节吊着读者的胃口,始终不告诉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

  【设置悬念的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3)对比:包括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特征特点的纵向比两种形式。

  【运用对比的好处】 A、横向比——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B、纵向比——突出事物的变化,表现事物的某种变化规律。

  (4)象征——A、以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含义。如玫瑰象征爱情;青松象征着百折不挠。B、以事物的象征人——实际就是借物喻人。例如用八九点钟的太阳象征年轻人;用花朵象征孩子,用夕阳红象征老人;C、以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的“笔直”这一外在特点,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正直的品质;D、以自然物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生的哲理。

  【运用象征的好处】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5)抑扬法——分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抑”是贬低、否定、批判的意思,“扬”是赞美、颂扬、肯定的意思。“先×”为虚,“后×”为实;“先×”为表,“后×”为里。

  【运用抑扬法的好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以外在的美丑为反衬,突出人物的性格、本质特点;增强文章表现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回味无穷。

  (6)渲染气氛——借助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及事物独特的特征,共同营造一个环境,表现某种环境氛围,突出人物的某种特定感受,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

  【运用渲染气氛的好处】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环境的氛围特点,突出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情绪。

  (7)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为了凸显核心人物的形象和品质,以其他人、物、环境或景物、影响主要人物的条件和因素,为背景,通过背景来表现核心事物的写作方法,就是衬托。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乐衬悲、以恶劣的条件衬美好的行为,为正衬,以美衬美、以优衬优,以高大衬高大,为正衬。

  【运用衬托的好处】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地深化主题。

  (8)借景抒情——同样一个白色的窗帘,在心情愉悦者的眼里,它是洁白无暇的;在心情抑郁、烦躁、悲伤者的眼里,它是苍白、晦暗的;在心情平静者的眼里,它是白色的。不同的心情下,人对同一物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反过来,用笔把一个场景中各种事物给人的感受描绘出来,也可以折射人的心情。人们发现了这种规律后,就把这种规律转化为写作技巧,这就是借景抒情。

  【运用借景抒情的好处】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9)借物喻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单一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抽象,性格、精神、品质缺乏形象性,表现手段单一,为了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具体形象,作者常常根据人物的各种本质特点,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使人物形象更生动。例如一个孩子内心非常纯洁,不写孩子,而写洁白的雪花,以雪花之小对应孩子年龄、身形之小;以雪花轻灵、跃动对应孩子的天真活泼;以雪的洁白无暇来对应孩子纤尘不染的圣洁圣洁心灵。作者写雪花,醉翁之意不再雪,而在孩子。文章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全篇写物,具体要表现的人物并不出场;另一种是以叙事为主,对物的描绘穿插在叙事之中。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艺术,曲径通幽;人物形象具体形象,形神兼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更多品位余地。

  (10)借物咏怀——就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抓住事物触动自己神经的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思想感受的方式艺术委婉;感受借助事物形象表达得更具体、形象、细腻;物象和思想互为印证,使这种思想感受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11)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事物的独特特征、特点,表达自己的追求、志向。例如想表达自己要做一个虚怀若谷、心胸宽阔的人,就去刻画空间开阔的事物,如果想表达自己想做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就去描绘幅员辽阔的事物,以空间之大表达心胸之大,以视野之广阔,表达目光之长远。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1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画面中有的事物是动的,有的是静止的,二者共同构成富有生气的意境。如: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鸣叫的黄鹂、扶摇直上的白鹭为动,纤纤垂柳、一碧青天为静。二是以动写静,就是事物本来是不动的,但在作者的笔下,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让它在笔下动起来,活起来。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作者的笔下用动的“舞”和“驰”去描绘不动的群山和高原。三是以静写动——就是用静态去描绘本来是动态的东西。例如:远望那片海,就像一块蓝的不见一丝杂色的宝石。用宝石这一景物来刻画本来动态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刻画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生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行文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13)虚实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但刻画眼前有的——实际存在的事物,同时以眼前有的事物为触发点,引入联想、形象、展望的虚的——眼前不存在的内容。例如朱自清在描绘“春花图”的时候,先写各种鲜花的现实状态,后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现事物的角度更多;语言表达更细腻形象;更能凸显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事物的特点;为作者增加更多回味的空间。

  (14)点面结合——这种手法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先刻画事物整体——铺开一个面,然后细致刻画这个事物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局部细节——聚焦一个或几个点;二是先立足一个广阔的时间背景,改写人物的行为常态,然后着眼一个特定的时间,具体刻画在这个时间点上,某人或某物的具体表现。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点面相互印证,突出人或事物的形象;可以立体构建人物的形象;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刻画正面人或事物——要表现谁(什么)就直接刻画谁(什么),然后将笔从直接刻画的主要人或物的身上移开,去描绘与之相关的其他的人、物、环境、条件,借助周围可借助的因素来凸显核心人或事物的形象。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描写角度灵活多样;正面人或事物形象突出;语言变化多姿;情节缓急张弛有致。

  (16)以小见大——借助小事,表现大节、大义;或者借助局部,表现事物的整体状态或性质。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凸显选材的艺术性;凸显作者看问题的敏锐性、深刻性;用笔事半功倍。

  赏析感人句子的方法2

  (二)表达方式的判定

  1.表达方式的记忆

  利用问题记忆法记忆:人从出生到上高中,先后接触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四种文体,对应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5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好处

  (1)记叙:简单记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不注重人或事物的形貌、状态、特征、特点。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记述过程简洁明快

  (2)说明:抓住某个对象及其最突出的特征特点,向读者做以介绍说明,其目的一是解说,让人理解明白;二是传承文化。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3)议论——一共有5种形式:一是概括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二是剖析行为、现象的本质;三是推理;四是归纳总结。五是号召、警示。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律;具有组织功能、判定辨别功能。

  (4)描写——依托事件的发展进程,着重刻画人和事物的外在形貌、状态、特征。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5)抒情——直接表达人对人或对其他事物的爱、憎等情感。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感情饱满、感人。

  (三)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

  1.描写人物方法的记忆

  采用情境记忆法——设定这样一个情景:一个陌生的老师进教室给学生讲课。老师一进门,学生看到老师长什么样——外貌描写;老师上讲台——动作描写;开始讲课——语言描写;脸上伴随表情——神态描写;支持这一切的是大家看不到的老师的心理——心理描写。

  2.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

  这个判定总体上不是很难,但个别的疑难点,学生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定。

  (1)外貌描写:不仅仅刻画人的长相和衣着,还包括人的装饰物、携带物。

  (2)动作描写:心理动词,按心理描写来定性,不算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说出来的话才是语言描写,哪管是自言自语也算,但心理盘算的语言,按心理描写定性。

  (4)神态描写:能看到的是神态,看不到的是心理。如“他犹豫了一下”,这个语境中的“犹豫”是神态描写,因为我无法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是从神态上刻画的。而“我犹豫了一下”,这个“犹豫”就是心理描写,因为我看不到自己的神态,又不可能自己拿镜子照一照,看一看。

  (5)心理描写:心理动作、心理语言同属于心理描写。

  【运用各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因为无论哪种描写方法,都属于描写,因而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运用的好处就是五种描写人物方法带来的好处——生动形象具体。

  (四)修辞方法的判定

  1.修辞方法的记忆

  口诀法:常见四、二“反”、二“问”、成双对、借顶针——共12种。

  常见四:比喻、拟人、夸张、排比;二“反”:反复、反语;二“问”:设问、反问;成双对:双关、对偶;借顶针:借代、顶针。

  2.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比喻、拟人——语言生动、形象;夸张——突出.....增强幽默或讽刺意味;排比——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或节奏感、增强语势、全方位刻画事物、便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反复:强调或突出.....,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反语:加重语气,突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或讽刺意味;反问、设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双关:一语双关,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含蓄性和深刻性,句子内涵丰富;对偶:句式整齐,对仗公正,读起来朗朗上口;借代:表达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或特点;顶针:形式粘连,句式整齐,读起来赋予音乐美,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二、一句话内容的分析

  分析一句话表达的内容,往往要从四个层面来分析:

  (一)概括这句话的表象内容——主要看这句话描述的对象,以及这句话描述了这个对象的哪个方面。

  例如,欧阳春今年已经98岁了,但目光炯炯,鹤发童颜。这句话描绘的对象是“欧阳春”,具体描绘的是他的“年龄”和“精神状态”。

  因此我们说这句话的最表层含义是——描绘欧阳春的年龄和精神状态。

  (二)分析描绘的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哪种心理,或突出了人和物的哪些特点

  在年龄方面,描写的具体内容是“98岁”,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大;在精神状态方面描写的具体内容是“目光炯炯,鹤发童颜”,突出的是精神十足;可以分析出来人物的心态是——愉悦乐观。

  因此我们说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是:表现了老人愉悦乐观的心态,突出了他年龄大、但精神状态特别好的特点。

  (三)横向联系句子以外的内容,看作者是否存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真意所在

  如果下文,写老人偷盗。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出来,作者运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反衬写法,目的不再扬,而在抑,要把这种真意表达出来

  作者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以老人年事已高、精神健旺来反衬老人的偷盗行为,突出其品行的恶劣。

  (四)最后分析作者如此刻画这位老人,其最根本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1.是否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2.是否为了揭示某个道理?

  3.是否为了赞美人物或揭露人物的某种精神本质?

  4.是否为了表达某种生活情趣?

22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