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五年级方法>五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交流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001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工地上彩旗招展,数百名身穿橘红色队服的青年突击队队员、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

  随着一声令下,阵阵爆破声响彻雪域高原,风火山隧道开凿了。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筑路大军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突击队员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两个人使用的风枪,现在四个人才能抱起来。劳动效率迅速下降。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指挥部与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向这一新的难题发起攻击。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2002年10月19日,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安排】

  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将介绍这些建设者们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取得的成绩。

  齐读课题。

  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三个方面。)

  ⑴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⑵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⑶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此项任务可放在学习完成后再做)

  2、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

  ⑴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

  ⑵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2、提问:

  自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理解全文最为重要?

  (第二个问题。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强调了这一点。)

  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难:

  ⑴困难一:

  “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⑵困难二: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5、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

  ⑴克服困难一: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⑵克服困难二: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交流。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深刻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心愿!”

  四、拓展延伸

  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冻土试验段开工,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格尔木至望昆段线下主体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玛尔河段线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楚玛尔河至布强格段线下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开工累计88.9亿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正在采取强化措施,铺轨架梁向高原腹地挺进,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唐南段重点工程开工,全面攻坚战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江泽民同志曾作了“自然保护区的问题还是要力求解决好”的重要批示。朱镕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加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精神,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护我们祖国的每一寸绿地。为搞好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五、归纳总结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试运行通车,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到拉萨去,请一定不要忘记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之而付出的血汗!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建设者!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教学反思

  过去阅读教育中教师只注重了书本知识的教育,把书本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能按照书本“人云亦云”,缺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使课文内容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抽象、复杂、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发展,提高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每一篇课文都是用语言文字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对课文中的生活信息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以致不能在头脑里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想象不到课文所描述的生活画面,得不到主观感受,引不起兴趣,因而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中,让学生在课前查阅了拉萨的位置和青藏高原的自然情况,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那里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而课堂上,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便能够深刻理解了筑路工人修筑铁路环境是多么恶劣,在世界屋脊修筑了一条开创历史先河的铁路需要克服多少困难,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对筑路工人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充满了的赞美和景仰之情,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5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同步指导

4.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5.五年级下册语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

6.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交流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白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白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自读。学习啦小编为五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白杨》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课文教学时,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辉煌的历史,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课文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水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水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水》课文是篇记叙文。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村庄,家家户户建有水窑。学习啦小编为五年级学生整理了语文课文《水》,希

275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