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五年级方法 > 五年级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记叙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学习啦小编为五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的1950年,美帝国主义跟南朝鲜李承晚政府色结,向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猖狂进攻,妄想灭亡朝鲜,进而侵犯我国东北。与此同时,美帝国主义还派军舰侵占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为了支援朝鲜抗击美帝侵略,保家卫国,我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战争进行了三年,志愿军朝鲜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精神,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它接受停战谈判。战后5年,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在这8年的相处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8年,志愿军开始离开朝鲜回国,课文写的就是志愿军回国,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相送的情景。

  本文作者魏巍,在抗美援朝时,曾于1950年、1952年两音乐会赴朝,任志愿军随军记者,与志愿军指战员生活、战斗在一起,先后写了近20篇文章,汇成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1958年志愿军回国,他又写了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即节选于此。

  2.教材特点

  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作题,可见全文以写离情别意为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呼朝鲜人民为"亲人",可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已结下了深厚的亲人般的感情。

  课文前一部分侧重写朝鲜人民依依惜别,回顾他们在战争岁月中为志愿年作出的巨大牺牲;后一部分侧重写志愿军依依难舍的感情。全文可分两段。

  第一段是重点段,即第1至3自然段,以大娘(老人)、小金花(孩子)、大嫂(中年人)为代表,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每个自然段各记叙一个代表人物。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由"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内容组成。"回忆"中安排的材料分别是:大娘"送打糕昏倒在路旁"和"救伤员失去小孙孙"这两件事;小金花因"妈妈救老王"而永远失去了最亲的人;大嫂"挖野菜被炸致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近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惟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为了说明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安排了哪些典型材料,这些材料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领会中朝人民的友情,使学生产生共鸣。

  四、教学准备

  符合课文情感的音乐、词句训练的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背景及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读课题,"亲人"指什么人?课文中的"亲人"是谁谁的称呼?这样称呼说明什么?

  (2)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感情如同亲人一般呢?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见"背景知识")

  2.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全文后,想一想课文描写了怎样一个场景,并完成填空。

  课文主要写( )战士在离开( )时,与( )、( )、( )这代表的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3.给课文分段。

  (1)课文分哪几方面来描写惜别的情景。根据交流,板书: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志愿军战士留恋朝鲜亲人不忍离别。

  (2)我们可以把课文按这两部分分为两段。那么,每一部分,作者具体安排了哪些材料呢?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后归纳,教师板书要点。

  4.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多音字,读准字音,分别组词。

  血xuè血泊看kān看守供gōng供应

  xiě血淋淋kàn看见gòng招供

  (2)注意"噩"的笔顺,在本子上写一写。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阻击噩耗惟一雪中炭

  (4)辨析"战争战役战斗"

  ①在三个圈中,分别填上合适的词。

  ( )( )

  ( )

  ②选词填空:

  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 )。

  在解放隆化的( )中,董存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 )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全国的基础。

  5.完成课堂作业本1、7两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段,了解三个材料联系的方式。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感受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3.知道反问句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惟一、同归于尽、雪中送炭"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研读第1自然段。

  ①这一段写谁来送别?

  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不忍离别?

  ③从哪些事看出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谊?

  (2)讨论以下思考题,再深入理解。

  ①"比山还高比海学深"的情谊说明什么?把这句话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比较着读一读,课文用反问的形式结束这一段,好在哪儿?

  ②"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课文中"雪"和"炭"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呀?"

  ③"惟一"是什么意思?大娘为什么宁愿舍去惟一的亲人也要救战士?

  (3)小结,指导朗读。

  ①自由读一读,看看第1自然段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与后两个自然段一样吗?

  讨论后归纳:文章按"劝慰--回忆--抒情"的顺序写。

  ②分别指名读这3部分,个别与集体穿插朗读。

  ③我们可以按照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习2、3自然段,即在阅读前,给自己提出相似的思考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2.学生分4人小组,共同学习第2或3自然段。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同时,能把未尾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体会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1)学生自由组合,配合朗读其中1个自然段。

  (2)每一合组汇报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3)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

  5.完成课堂作业本2、3、4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段,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一朝鲜人民依依惜别之情。

  2.总结全文,读写结合,练习写《再见了,××》。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二段。

  (1)第一段中写到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谁?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再一次概括落大意。)

  (2)自由读读第二段,这3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列车启动--挥手告别

  边速加快--再看一眼

  列车离远--心心相连

  表达了惜别之情

  (3)为了表出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比较读,评价,齐读。

  2.配乐朗读全文并总结。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为什么会结下这般深厚的友情呢?(这种友情是鲜血凝成的。)

  3.读写结合

  (1)回顾文章第一段的写作结构和第二段感情递增的材料安排,

  (2)激发写作动机,回忆内心深处对某一人、某一物(包括动物)、某一景、某一事的深情厚谊。

  (3)交流题材,拟好提纲。

  (4)练笔《再见了,××》。

  教师也可提供部分题材,如:"再见了,爷爷,""再见了,二十世纪""再见了,我的小龟""再见了,我的启蒙老师……"

  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5、6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

  一、朗读课文,领悟写法

  1、选择你最感动的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分别读不同的故事。

  3、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写法相似,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每一段最后的一个反问句,都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三、刨根究底,再读再悟

  1、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再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

  2、交流:

  ◇“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我们缺少野菜……”

  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3、志愿军战士踏上异国他乡,与朝鲜人民共同浴血奋战;朝鲜人民关心志愿军战士,军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共同的敌人,为了共同的心愿--和平,这就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四、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1、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请通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心情。

  2、指名读--互评--齐读。

  3、读了这几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4、正是因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所以说这种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种感情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齐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六、作业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摘录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反思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文中采用典型事例和典型场面突出中心思想,多种句式交替使用的方法,使文章情感波澜起伏,是一篇进行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课文。由于时空距离大,学生对抗美援朝时代景景缺乏认识,加上句式复杂,因而对理解课文内含的丰富感情,难分难舍的送别情景,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难于引起情感共鸣。因此,运用一般的讲读法,效果不好。我根据叙事抒情的散文的特点,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即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人物之间的联系后,即以体会语言的意义和情味的方法,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情感曲线起伏跌宕,心灵不断得到净化的情感内化状态,收到教学上“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自然渗透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我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多读、善读、带着感情读,反复体会语句的意义和情味,做到“披文以入情”。教师注意以读激情、以情激情,诱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但情感目标的实现又建筑在认知目标的实现的基础上,使“知”与“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为完成文道统一的教学目标服务。

  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知全文,认识亲人指谁?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接着便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侦察员”、“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牺牲的动人情景,扣动学生心弦,接着“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设疑触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幻灯、录音创设情思”、“品味词句激发情思”等“情思结合”“读议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对朝鲜人民付出血的代价缔结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知”与“情”,“理解”与“情感”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引起情感上的和谐共振,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强化。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知情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完成双基教学任务,实现“文道统一”,渗透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思和道德感的升华。


猜你感兴趣:

1.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案

2.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3.五年级下册语文再见了亲人教案

4.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打电话教学设计

5.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

6.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学建议

259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