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教学设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话说长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府、驾”等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
3、感受重庆的特有风貌,感悟建设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想象情境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敦、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
3000年前隋朝北宋公元1190年南宋赵敦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称做“山城”
(1)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要强调这些数据。)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学习“以至于”的用法。)
(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
(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山城特点
(1)街道弯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胜天
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想象这两种不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
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雾城”雅称
(1)雾美:
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
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
c、浓厚的艺术气氛。
(2)雾多:
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
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
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
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B、多雾原因
(1)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
(2)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
C、雾对重庆的影响
(1)交通不便,造成危险;
(2)适合柑橘生长。
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
1、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1、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
五、作业设计。
1、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
2、写一亮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雷锋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解题读题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我们要一起来歌颂一个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一个生命短暂而又永生的人,他曾经写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谁呢?他就是“雷锋”!(相机板书:雷锋)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出这个名字吧!
(全班齐——“雷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颂雷锋的诗——《雷锋之歌》(相机板书:之歌)出示课件①(6、雷锋之歌)
引导学生读题。
二、 预习反馈,整体感悟
1、师真情范读课文
诗人是怎样歌颂雷锋吗?他为什么要歌颂雷锋?听老师阅读本诗,注意老师朗读时的情感、节奏和语气。
2、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自由地有感情地反复练读全诗,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悟,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赞美和歌颂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伟大的一生,颂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的精神,这样的概括依学生的回答而相机引导,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
三、 品读诗歌,体悟感情
1、学习1、2节
(1) 指名朗读1、2节,其他同学思考;“唱”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
引导学生体会:“唱”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歌颂,赞美之意。
(2) 通过教师的简要讲解使学生明白“无数功勋”指的是雷锋所做的不计其数的好事,贡献之大,可比将军;“不朽诗文”指他所写的《雷锋日记》流传广泛,里面所表现出的精神永存;“一滴小小的春雨”喻示雷锋的平凡,“渗透”表现其精神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
(3)此时此刻,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感情?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赞颂和崇敬之情。
2、 学习3——6节
(1) 指名朗读第3节。
引导学生谈体会,相机抓住“亿万”“二十二岁”之间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体会雷锋生命短暂而影响巨大,感悟这个问句的语气不仅是疑问的,还包含感叹和崇敬。
齐读本节。
(2) 教师范读第3节过渡,“答案就在后面的诗句中。” ,直指本诗的重点节。
(3) 自由读第4节,边读边想,找找答案。
①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读着读着,你发现雷锋成了(一滴水),成了(刚展翅的鸟),成了(才点亮的的灯),成了(刚敲响的鼓)。
思考:作者把雷锋比作“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让你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雷锋的一生是年轻而短暂的,特别能从“刚”“才”“刚”体会到。
②过渡:作者把雷锋比作了这么多的事物,哪个比喻最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雷锋的精神?
引导学生交流:先读读诗句,再结合自己搜集的雷锋故事来谈谈体会,教师相机提炼出雷锋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相机出示课件②,帮助学生感受雷锋的精神品质。
③教师小结:作者精心选用一组相关联的美好事物,赞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喻生动传神,让我们阅读更有味道,这就是诗歌语言的美妙。诗歌的美还表现在节奏上,请同学们练习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④ 练习朗读第4节,指名读(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评读。
师提议师生配合读。
出示课件③
⑤引导仿写句子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就是这样一段短暂的人生,却将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诗人用“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赞美他,我们用什么来赞美他呢?
出示课件④ 学生仿写交流,有感情地读读。
(4)学习5、6节
① “啊,雷锋!”此时,作者才点明歌颂的对象,“啊,雷锋”是情不自禁的热情宣泄,同学们,让我们想象雷锋此时就站在我们面前,谁来向他读出自己的赞美。
指名读第5节,引导学生从4个“你不为自己”体会雷锋一心为人民,一心为公,不争名利,不谋私利。
② “啊,雷锋!”作者再一次发出心底的呐喊,情感喷涌而出,谁来读读第6节?
指名读第6节,引导学生注意此节诗与上节诗表达形式上的变化,4个“你”后面都加了逗号,停顿时积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更加浓烈的感情。
指导朗读。
3、学习第7节
过渡:雷锋一生虽然短暂,精神却永存;雷锋无私奉献,有着壮丽人生,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可他的精神却能够永垂不朽,永放光芒!谁来读读第7节?
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在这里,普通的职务与高尚的人格再次形成反差,高度地赞扬了雷锋精神将穿越时空,永垂不朽,永放光芒!
四、拓展,总结课文
1、出示课件⑤《雷锋日记》中的精彩片段,生读后谈感受。
2、总结:任何社会都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雷锋精神包含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把自己的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机出示课件⑥: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号召我们学习他忠于党,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五、课外作业
出示课件⑦
1、仿写本诗的5——6小节,表现雷锋的一心为公和平凡人生里的伟大精神.
2、摘抄<<雷锋日记>>中的精彩句段,并加以品析。
板书设计:
6、 雷锋之歌
忠于党
为人民服务
一心为公
鄂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向五星红旗敬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在朗读想象中感受作者语言精练、形象的特点,初步领悟排比等典型表达方法的表达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 借助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关键词句,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五星红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并从中受到激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借助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课文关键词句,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五星红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并从中受到激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释题
1、指名说说升旗仪式的一般程序
师:同学们,今天是星期一,早上我们刚刚参加了学校的升旗仪式。谁来说说我们学校升旗仪式的程序?
指名说(肃立——奏国歌——敬礼——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宣誓)
2、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国旗下的演讲辞。(板书课题,读题。)你们发现这篇课文的课题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区别吗?
师:这篇课文不仅有正题,破折号后还有一个副题,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升旗仪式上的献辞。解“献辞”(了解“献”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师:这篇献辞是一篇在升旗仪式上的演讲辞,同学们多读几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4、师:想想文章的叙述顺序和我们平时的升旗仪式的顺序有联系吗?
5、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
6、师小结:是的,这篇献辞的叙述顺序和我们平时的升旗仪式的顺序有很多吻合之处,作者以一个少先队员的口吻按照升旗仪式的顺序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
三、整体感知情感,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
1、这是诵读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我们都知道在文章的右边有朗读指导,请大家结合朗读指导再大声读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涌动的情感。
2、哪些饱含情感的句子,让你想一读再读?生交流。
2、师小结:作者对五星红旗的情感是崇敬和热爱的,这种情感贯穿全文,编者在全文开篇就对这种情感作了说明,并作了朗读指导。这就是我们朗读全文的感情基调。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献辞,一起去感受作者的浓浓深情。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比较句子
A、请肃立,请脱帽,请注目,请升旗。
B、肃立,脱帽,注目,升旗。
生自由读句子,比较哪句好?好在哪?(引导学生从四个“请”字体会升旗前庄重、严肃的气氛及不容置疑的命令语气)
3、 指名读,相机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是带着热爱、崇敬之情读的)再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4、 师小结:四个“请”字无声地传递着作者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五、学习课文2——6自然段
过渡: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看着风中舒展的旗帜,作者浮想联翩,请大家自由读2——7自然段,你又能从中读懂什么?
1、 生自由读后交流
2、 教师相机指导:
A、预设:生1交流“一面旗帜,就是一个国家;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时代;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面旗帜,就是一片土地的记忆”一句(师相机板书:五星红旗 国家 时代 历史 记忆)
(1)想想,这四句中的“是”字分别可以用什么词替换?(代表、象征、记录等)
(2)生将原句中的“是”换成这些词后再读一读
(3)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与五星红旗相关的资料,选感受最深的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师相机激发学生自豪和庄重的情感,结合教材中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排比句的强烈气势。
B、预设:生2交流“一颗星,在嘉兴南湖上闪烁;五颗星,携手托起一个新天地。”
(1)理解“一颗星、五颗星”分别是什么意思?
(2)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上的一艘小船上诞生了。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共同努力,打出了新中国,一起走向了胜利。(指导学生读出对党的崇敬和热爱)
C、预设:生3交流“为了您,多少人浴血奋战,舍生取义;为了您,多少人苦苦求索,前仆后继。”
(1)“您”在这里仅仅是指五星红旗吗?(借助板书启发学生:“您”在这里指的是新中国新时代。)
(2)为了追求真理,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大众,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的革命志士成千上万,你能说出几位吗?生叙述。
(3)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多少志士能人抛头颅,洒热血,秋瑾倒下了,还有赵一曼,赵一曼牺牲了,还有刘胡兰。他们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铺就了成功之道,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这部分,用读来表达我们对先烈的缅怀和崇敬。
(4)男女生各读一自然段。
D、预设:生4交流“血染的红旗啊,让我们捧起您的一角……”
(1)“捧”字可以换成“拿”字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捧”字更能体现作者的热爱、珍惜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2——6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7——16自然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