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四年级方法>四年级语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学习啦为四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生命的壮歌》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1

  前天,有幸听了两位四年级教师的课。在教学时,他们都采用创设情境,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但两者却收到了截然不同之效。现把教学片断整理如下:

  【案例一】

  内容——《生命的壮歌》之《生命桥》(国标本第八册)的片段:“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教学过程: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心与羚羊的心合在一起时,你就会感受更深刻。现在,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脸上,一会儿老师会把话筒对准你。

  师:你读得好,你来读。

  生以年轻羚羊地身份读课文:……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体刚好出现在我的蹄下,我在它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你们现在都是年轻羚羊。年轻的羚羊们,你们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后,得救了。可他读时,我并没有听出他有什么高兴,你再来读一读。

  生又是以年轻羚羊第一人称的口气来读。

  师:我听出了一种沉重。还有谁愿意读一读?你也可以把老羚羊当作自己的亲人来读一读。

  生:再以年轻羚羊的语气来读。

  师:我感觉到每一个字里都有血,每一声里都有泪。那读老羚羊,有可能就是你的妈妈,你的爷爷奶奶。再读。

  生第四次读。

  师:同学们,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你就走进了羚羊的内心。如果把自己当作老羚羊,你的感受一定更不一般。……

  【案例二】

  内容——《番茄太阳》(国标本第八册)片段:“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师:读读这段话,体会阿姨见到明明后是一个什么心情。

  生:阿姨也很心疼。

  请三人读,读出心疼、怜惜之情。

  师:现在我就是明明,站在你面前,问:“阿姨,我长什么样?”你想怎么跟我说?

  生(模仿阿姨):明明,你长得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

  师:对五岁的女孩你还该怎样说话?

  生(充满爱意):明明,你长得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

  师:站在你面前的这个漂亮的、天真无邪的女孩,她双目失明啊。你又该怎么读?

  生(心疼、怜惜):明明,你长得真漂亮,乌黑的头发……

  【评析】

  《生命桥》讲述的是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我也曾被动物的这种牺牲与忘我而震撼,因此,在去年把它作为教研课,研讨过。当时,不管在哪个班级上课,都能感受到学生所受到的感动。可这次,这样一篇洗涤我们灵魂的美文却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应有的震动。没有被鼓舞,没有被激励。虽然授课者声情并茂,虽然他抓住重点段落反复研读,但只能让我们感到完美在撕扯,震撼在消退,甚至感觉再这样读下去要忍无可忍了。

  为何这样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执教者采用了角色体验的方法,让我们不能忍受老羚羊一次次地被“践踏”,一次次地被无情无义地年轻羚羊们“猛蹬”。你看案例中,执教者让学生以年轻羚羊的身份来读,“……我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我轻巧地落在对面地悬崖上。”试想,让学生这样读,产生什么后果?!——自私,在生死面前,踩着别人的背上逃过劫难!还要让学生反复读,我听着真是受不了!“猛蹬”这个原来反映老羚羊牺牲精神的词语,在这儿是那么刺耳,让人起鸡皮疙瘩。

  因此,这儿的教学还不如让学生读读悟悟,再说说读读,这样的效果或许会更好。而不必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人感觉是那么不自然!

  《番茄太阳》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人情味的文章,失明的孩子,瘸腿的阿姨,辛苦的爸爸妈妈妈等一群普通但充满爱意的人,他们如三月的太阳,暖暖的滋润着我们的心。案例二中,执教者就巧妙的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既进行了言语的训练,又润物于无声之处。“现在,明明就站在你面前,她问:‘阿姨,我长什么样?’你怎么对她说?”学生很自然地学用书上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出。在说的过程中,疼爱、怜惜之情油然而起。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结合两个案例来看,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好好钻研教材,采用巧当的方法,把握角色体验的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2

  陈老师对课文“吃”的很透,深刻理解了文章内涵。这可以从教学设计上可看出。如一开始,让学生谈谈对生活中的“桥”的理说说“桥”的作用,以此自然过渡到所上新课里的桥——“生命桥”,从题目上感受这座“桥”的非同寻常,此时学生心里已有微微的震撼,也很好地勾起学生想进入课文一探究竟的欲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品读、会文,学完了整篇课文之后,陈老师又回到题目“生命桥”上,通过提问“‘生命桥’为什么加引号?”这一核心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课题)内涵的理解,这一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一个活“字”游“文”有余

  陈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环节非常灵活,教学安排从学情出发,体现了她的教学智慧。如在学习课文前的以“词”进“文”,陈老师先在大屏幕上出示这课的重要词语,让学生读读、说说、想想,在帮助学生疏通阅读障碍的同时又利于学生结合这些重要词语来理解课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讲“悬崖”一词时,让学生想象、联想与“悬崖”及其与其有关的画面等,接着就以“一个与悬崖有关的故事”引领学生步入课文,开始学习新课。又如在学习整篇课文时,围绕“哪个地方/句子让你感动?为什么”这个问题,充分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并且在学生的“说”中,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以 “猎人心里怎么想”为开放性的问题,给予学生想象空间并组织交流,巧抓想象点,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来感叹羚羊们的这一壮举,赞叹这一奇迹;用画图法讲解“怎样跳”这个环节,并也让学生自己画下来,这样可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了课文内容,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在接近课的尾声时,陈老师播放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5.12地震,98抗洪,非典,请学生观看,以此提升“奇迹”内涵。棒!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评课稿3

  在苏教版第八册教材《生命的壮歌》有这样一个片断:“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学生在品悟这段话时都说,这轻烟说明蚁团外层温度很高,蚁团外层的蚂蚁已被烧焦了,蚂蚁们是多么富有献身精神啊!与我对教材的理解完全一致,很好。这时,有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层轻烟是牺牲的蚂蚁的灵魂,它们即将升入天堂。”我心中一愣,我是个无神论者,相信大多数学生也是,怎么会有这样的答案,我又该作怎样的评价。首先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肯定了她的思维方式,但对她的观点未作任何评价。

  课后,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中的教材观,并对师生如何与教材进行对话作了深刻的反思与检讨。

  首先,对教材的理解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传统教学,注重将教师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作为一种现实的结论传授给学生的做法,是教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而这种思想还在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的教学思想中。所以我才会对学生的这种理解惊讶与不解。阅读是一种独立的活动,是动态的、有个性特征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自身对教材的感悟。杜威就说过认识是做,而不是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每一个学生应当按照自身的能力或要求去展开学习。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只有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才有价值,才能完成。“教”不过是一种助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情境同时也增进学习效率,它无非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由此看来,新的教材观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注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语言同创造不可分,一切创新思想都是在语言中实现出来的;语文教育本身具有创造性,能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创造成果,发展语文创新能力。任何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语文教育要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识记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和形式,而且能批判地对待课文,把课文作为审视,研究对象,发现课文的正误优劣,与课文对话,甚至超越课文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发表个人独到见解,最终在对话中学会对话,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

  当然,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并不总是成功的,有时是学生的视界与文本差异过大,对话交流就会产生困难;如果学生有某方面的知识结构的缺陷,沟通就难办;当学生处于思绪不集中、混乱或迟钝时,对话也会受影响。阅读是一种内心感悟,这种感悟也会出现偏执。当学生的理解出现错觉时,教师作为一个知识构成较完整者,占有资料较丰富者,理解感受力较强者,他的责任便是指正、引导、激励。同时,教师也要避免在对话中落入“套板反应”。如果教师唯“教参”是用,不追求自己独到见解,不用自己的心灵去和教材文本对话,那么势必人云亦云,毫无创新。只有教师克服惰性,锐意创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坚强意志去影响学生,师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话者,双方达到心灵的共振,学生才能在效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其次,教材不仅仅是个例子,它应是师生的生命运动的舞台。

  也许是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吧,很多教师把教材仅仅当作一个例子,对它进行分析,抓住知识点给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但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对话理论认为:“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对学生来说,教材不是一个简单被动地等待着他们去认识的对象,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是单单靠教师教出来的,理解生成于对话过程中。“在对话过程中,由于视界的融合,精神的际遇和理性的碰撞,双方都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创造,有理解也有存疑”,在对《生命的壮歌》的理解过程中,我只是想到外层温度高,并用此来标签蚂蚁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而学生却不这么看。对学生来说,这些被烧焦的蚂蚁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它们也是与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所以在它们死后,孩子们更愿意给它们安排美好的归宿,使它们的灵魂升入天堂。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针对教材的语言实践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材的体验感悟中去,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脉搏和思想内涵,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受到真的启迪,美的熏陶,善的教化,形成积淀在学生人格和思想层面上的东西,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要想学生有这些收获,首先做为教师,也要全身心地投入教材的体验与感悟中,不要把教材仅仅看作一个例子,学着与教材共呼吸。如果我能在这位学生这么善与美的感悟后对她作出肯定与赞赏,相信比我说一百遍要珍爱生命、珍爱动物有价值得多!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珍惜爱护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天性,而不是去限制、规范、扼杀学生内在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新教材观认为教师不光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更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究的学习者、创新者,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同学。这是多么有道理呀!

  让我们真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灵魂与实质。让“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让语文教育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


猜你喜欢: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评课稿

4.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7课触摸春天评课稿

5.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生命的壮歌

305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