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晚自习学习策略
中学生晚自习学习策略
中学生晚上应该样学习才能让效率加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中学生晚自习学习策略以供大家阅读。
中学生晚自习学习策略
晚自习第一阶段:知识复习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在中学学习上,就是先复习再做作业,效率高。试想,如果一道作业题需要反复翻书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因为不熟练出现各种错误,一来浪费时间,二来浪费了作业的价值--检验当天的学习效果。那么,复习应该看哪些内容?
1)阅读白天老师讲解的教材内容,包括课本里面的定义、概念、例题等,根据课上老师的讲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对于课堂上简写的笔记,要根据自己当天的课堂学习补充完整,既可以复习一遍重要内容,又可以方便以后再次复习。
3)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课堂上难免有些内容听不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有些模糊,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再看看课堂上听不懂的点是不是都懂了,如果还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记下来,课下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晚自习第二阶段:知识巩固,即完成作业
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
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著效果。
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
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
4)识记性的作业和推算性的作业交叉进行。
晚自习第三阶段:课文预习
每天的晚自习时间都要有意识的留一点时间来预习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对即将到来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1)阅读教材,了解明天要学的知识,重点看看自己哪些点感觉特别难,做好记号,在听课的时候,重视这些点的听课。
2)阅读完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尝试去看看课后的练习(不会的题目,如果通过翻阅参考书也解决不了,就做好标识,明天在课堂或课后解决)
3)对照前面所学内容以及预习的内容,看看有哪些知识是与明天所学内容有关联的知识,抽点时间回看一下旧知识。
有关 中学生数学解题方法的推荐
一、答题和时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高考数学要想考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在此基础上辅以一些做题方法和考试技巧。往年考试中总有许多考生抱怨考试时间不够用,导致自己会做的题最后没时间做,觉得很亏。
高考考的是个人能力,要求考生不但会做题还要准确快速地解答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能取得较高的分数。因此,对于大部分高考生来说,养成快速而准确的解题习惯并熟练掌握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三、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四、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五、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