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 三年级语文 >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大禹治水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大禹治水

时间: 磊安793 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大禹治水

  小学语文的课文学习非常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科学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成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的学习,供大家复习时参考学习!

  《大禹治水》课文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这种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可不定期是堵不住洪水。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鲧在临死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和英雄。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 挖通 察看 引导 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并紧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细细品读从而理解和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做具体的描述,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为了避免个别太过现实的孩子说出“他不爱妻子和孩子”而误导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过家门而不过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师述: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学生接:大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无私奉献的伟大英雄——(学生接:大禹)。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小朋友可能会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ōnɡ dǎo jué xīn dài lǐnɡ zhì lǐ

  ān dìnɡ wěi dà dì xínɡ bǎi xìnɡ

  二、多音字组词。

  mò( ) dǎo( ) xínɡ( )

  没 倒 行

  méi( ) dào( ) hánɡ( )

  三、连线。

  淹没 庄稼 察看 大河

  冲倒 农田 挖通 地形

  毁坏 房屋 劈开 洪水

  治理 洪水 引导 大山

  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

  例:洪水把房屋冲倒了。   房屋被洪水冲倒了。

  1.大禹把洪水制服了。   ________________

  2.老百姓被洪水害苦了。  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写词语。

  千(山)万(水)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无(家)可(归)

  无( )可( ) 无( )可( ) 无( )可(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一)

  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1.这段话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________很大。

  2.假如你是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当大禹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禹下决心要________。他吃尽了________,走遍了_________,仔细地察看___________。他带领_______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__________,引导_________流入了大海。

  1.这段话有____句。

  2.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3.这段话中有两个成语,你能找出来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语文课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1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