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 三年级语文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山行》和《枫桥夜泊》,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1

  第一课时《山行》

  教学要求:

  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学习生字词,用钢笔写好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重难点:

  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回忆学过的诗,由杜甫的诗,引入杜牧

  师介绍:杜牧是唐朝的著名的诗人,因为也姓杜,为了与杜甫有所区别,人称“小杜”。

  师配乐范读引发学生兴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自学检查:

  读准生字字音,重点读准:径.枫.

  (2)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再度感悟

  1按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分小组汇报:(!)小组的问题是什么,与哪句诗有关?(2)读出这句诗,说说是怎样解决这句诗的问题。(解决重点字词的理解)

  四、指导精读,启发想象

  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出示挂图:欣赏美,并要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这番景。

  教师出示枫叶,枫叶变红了,是什么季节?文中哪一句点明了时间?

  时间:深秋的傍晚时分。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此时枫叶的特点?(对比)

  自由读诗,想象诗所描绘的意境。

  五、读通古诗——《山行》

  听乐曲,看图画,听师介绍山行的内容。

  将看到的景象读出来。

  先自由读。

  小组成员互相对读,并评析,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请代表读。

  全班齐读。

  教师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反馈。

  教师小结。

  七、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你印象最深的诗句,用画画下来,再把画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试着背诵古诗。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2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词,写好钢笔字,理解《枫桥夜泊》重点词句的意思,

  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

  朗读、背诵课文。

  重难点:想像师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诗人及诗作《枫桥夜泊》

  大家熟知唐朝的诗人有哪些?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诗人——张继,了解这位大诗人的自由介绍。

  师介绍张继。

  《枫桥夜泊》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枫桥夜泊》。

  二、自学诗歌,了解诗意

  出示诗句与图景。

  学生自由读诗(1)先读诗中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诗歌读正确(2)用学习前一首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没读懂的内容同桌交流一下。

  3自学检查:(1)学生读诗,注意指导:霜.钟.城等字的读音

  (2)说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懂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感知大意

  1按问题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2分小组汇报:(!)小组的问题是什么,与哪句诗有关?(2)读出这句诗,说说是怎样解决这句诗的问题。(解决重点字词的理解)

  学生根据注解上台讲诗句意思。你能从诗中感受出诗人的心情吗?

  师根据图景指导。

  一轮圆月又挂在天空,一群乌鸦归来啼叫,清霜弥漫天界。江边的枫树在夜幕下静立,一点点渔火闪动,诗人心中愁苦不堪,无法入眠。姑苏城外有寒山寺。半夜时分敲起古钟,声声穿透沉沉夜幕传到客船,敲在诗人的心头,诗人愁更愁。

  四、深入读诗理解思想感情

  师范读,划节奏。

  读读诗,将所描绘的景物画出来。

  3这样的图画,这样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船上,心里愁苦不堪,听到寒山寺的钟声,看到此时此景,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用低沉压抑的口气读)与背诵。

  5小结。

  大家的朗读把我们带入悲凉之中,这就是诗的魅力,就是景物描写的魅力。愿大家要多读、多背诗歌。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教学札记

  备课中发现,两诗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写秋景,诗中描绘的具体事物也有相同的,如“霜、枫”。都不是单纯的风景写真,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两诗所描写的景和抒发的情都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折射出的,却是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内心世界。

  自古文人多悲秋。张断也是其中之一。《枫桥夜泊》只一“愁”字,就透露了心情。也有例外的,有如刘禹锡所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从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不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宽广豪迈、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么?

  教学时,我摒弃了以前教了一首再教一首的做法。两诗同步教学 对比领悟诗情,感觉效果还不错。

  一、细读,结合字理,理解诗意

  课始,出示古诗两首。很多学生已经会背,所以初读节省了很多时间。学生交流反馈,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意思。还有哪些诗句意思没读懂,请提出来。这一环节很重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教学,可以事半功倍。根据学生的问题,定向,讨论。学生提出的大多是字词方面的问题。结合字理,进行识字,顺便疏通诗句的意思。学生的焦点问题之一:”愁”,重点指导:1、拆字组合 启发学生灵活识记:看到天大旱,田野里的“禾”苗像被“火”烧焦一样,农民“心”里很“发愁”。2、出示宋吴文英词句: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学生既掌握了字形,又掌握了字义。理解诗句意思,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远上寒上石径斜”让学生在图上作图理解,“白云生处有人家”让学生通过插图理解。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猜你感兴趣:

1.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

2.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

3.3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两首

4.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5.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6.三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两首

7.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案

265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