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是一篇清新短小而又意蕴丰富的优美散文,它不仅激情荡漾,也有含蓄隽永的一面,能让学生在品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棗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教材分析
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而作者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黄金的夏季。
文章紧紧抓住了夏天热烈、金黄、紧张的特点,围绕着这几点来赞美夏天的景物和人物,段段扣主题,句句不离主旋律。由对夏日的总轮廓描写,到聚焦长满庄稼的田野;由歌唱自然到赞美人类,内涵丰富。
第1段运用对比,把春天的景物和夏天的景物相比较,从而突出了夏天的特点:万物都在向上,万物呈现着勃勃生机。接着由火红的太阳自然过渡到成熟的麦子上:金黄色铺天盖地,麦浪翻涌,那一份磅礴,升腾在天地之间。这些让我们看到夏天来了。
第2段又把夏之色和春之色、秋之色作比较,极力描写夏的“金黄”,已经有很多新的生命在不息地生长。“挑”、“举”、“匍匐”,似乎能让人听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声,看到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喜悦和瓜秧的腰肢扭动……这一切,无不是万物以旺盛的活力,向秋收做着最后的冲刺。树犹如此,勤劳的人们就不用多说了。大家从白天到夜里,神经一刻也不能松弛,既要忙着夏收,又要照料管理秋收的庄稼。“他们的肩上挑了夏秋两季”。
既然,历来人们爱那春花秋月,为什么作者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原来他要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所以,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我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为的是表达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烈赞美夏天的思想感情。学习的难点是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夏》是一篇清新短小而又意蕴丰富的优美散文,它不仅激情荡漾,也有含蓄隽永的一面,能让学生在品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随着场景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在变化着。这种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抄写等方法,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夏季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我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二是精笔细描,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你看,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听听窗纸”、“看看窗外”、“追肥”、“浇水”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夏天的热烈、金黄、紧张是因为有人们的辛勤劳作。
第1段:这段抓住了夏天“热烈”的特点来写。从哪些具体描写中可见热烈?像“泛泡”、“冒气”、“沸腾”的水;“火红的太阳”烘烤大地;“热风浮动”、“在天地间升腾”等都写出了夏天的热烈。还有“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显示着夏的热力,传达着夏的喧闹;“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这是夏天最为热烈的展现。
第2段:这段抓住了夏天“金黄”的特点来写。夏天,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联系上文找出其中写颜色的词。联系下文,想想为什么说夏天是生命交替的旺季?品析其中的动词,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一个“举”字,让我们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而从“匍匐”中,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它们仿佛都在紧紧抓住这美好的时光大显身手,不舍昼夜地向着成熟奋勇“冲刺”。
第3段:这段抓住了夏天“紧张”的特点来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只想着“快割……”,又想着“快打……”,“早起晚睡”,又赶快去“追肥、浇水”,还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等,都写出了夏天旋律的紧张。
第4段:总结了夏天是热烈的、金黄的和紧张的,并直抒胸臆地大声赞美这黄金的季节。
课后第1题: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第一段,积累其中的美词佳句,领悟句中的写法。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积累。
课后第2题:句子有表面意思,有深层意思。引导学生读句子,抓住句子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深层意思。
第1句话:描写了夏天的热烈在于万物的磅礴之势。春季播种的庄稼,经过春天的孕育,在夏季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田野上的棉、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使人感到秋天的丰收在望。第2句话:“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因为麦子打完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说明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闲暇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五月收麦子的季节,人们更是加倍地繁忙。说明人们在夏天是格外紧张和忙碌的。
↓↓点击下一页查看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