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教学建议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教学建议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歌颂了周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的思想感情。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教学建议,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教学建议
1、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为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个性化的感悟,有的着重感受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的着重感受到简朴的生活态度,有的着重感受到了的平易近人……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读后感,并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交流中丰富对的认识。反过来讲,教学时尽量避免“直奔中心”,避免整体感知课文阶段就急于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对的认识过早地统一到“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上。
2、深入解读教材,正确引导学生“解疑”:
本课即使不安排“质疑”的教学环节,学生也会提出很多问题。例如,“作者仅仅亲眼目睹了一夜的工作,他为什么说的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周为什么不先审阅作者带去的文件,而要让作者等了几乎整整一夜?”“为什么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当学生真的提出这些自己深感困惑的问题时,作为教师不要敷衍、搪塞,而是应该联系上下文,联系相关资料(如,“相关链接”中的资料)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周的伟大人格。
3、抓住课文的难点进行教学: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这两段话,要抓住重点词语。第一段话,可抓住“新中国”,意思是与中国历朝历代相比,只有“新中国”才会有这样的。第二段话,可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等词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在同世界各国相比;“每个”意在强调,“我”看见的“一夜的工作”只是他无数个夜晚工作的缩影。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周工作的情形,教师也可借助一些补充材料介绍周工作的一些情形。
4、把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方法结合起来:
本课在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选用生活小事(其中不少是生活细节),以平实的文字表现人物的高尚品格。在引导学生领悟这一特点时,不要把它当作写作知识来讲解,而应融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之中让学生领悟体会。可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感受之后,让学生具体讲一讲课文是怎样表现周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5、提醒学生注意本课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蒙眬”的“眬”是后鼻音,“眬”是目字旁,不要误为日字旁或月字旁。蒙眬,指快要睡着或刚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的样子,不要同“朦胧”相混。“朦胧”也是一个词,主要指月光不明。“咨询”的“咨”是平舌音;“咨”的下半部是“口”,不要误写为“日”;“询”的右半部是“旬”不是“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教材简说
课文先交代了陪同周审阅稿子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陪同周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写作者的感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周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领悟本课通过生活小事和运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
课文的重点是陪同周审阅稿子这部分。这部分是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崇高品质的。
课文的难点,主要在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难就难在如何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感受作者那种强烈的感情。
由于目睹了周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周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因此只能是对自己说。“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就是那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的真实反映。心情激动,必然思绪万千。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像周这样的。因此,他情不自禁地发出“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的感叹。
作者的思绪又从纵向转向横向的对比上,于是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吗?”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周一夜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另一方面,作者从周一夜的工作而想到了每个夜晚的工作,所以作者自信而又自豪地喊出:“你们看见过这样的吗?”
↓↓↓点击下一页查看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