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三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时间: 丽仪0 分享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历史试卷大家都做了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三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三期末考历史试卷选择题

  一、单选(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2.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3、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若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据此你认为柏拉图(  )

  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 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 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5、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说:“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或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损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他的这一思想(  )

  A.否定了神学世界观 B.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C.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本质 D.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6.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假如英法联军的‘远征’根本没有发生,从而使本书失去存在的理由,那该多好啊。”该著作出版时,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致信布立赛说:“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断作出了贡献。”从中可见,作者(  )

  ①痛感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  ②痛斥英法两国殖民军极其可耻

  ③迎合了政府否认圆明园劫难历史的态度 ④希望他的书能够增强“记忆责任”

  A.只有一项正确 B.只有一项不正确 C.全部正确 D.全不正确

  7.《清史编年》载:甲午年十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

  A.日本想尽快结束战争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8、有学者这样评述一场侵华战争时期的中国政局:“上端成了一种专制魔王,既愚昧无知,又缺乏自信,下端成了无法管制的暴民。很显然,如此组织结构不能仅凭纸面上的改革即渡过新世纪之难关。”这场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10.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12、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写道:“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倾向。”这里的“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就是指中国革命(  )

  A.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B.不了解中国国情 C.照搬苏俄模式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

  13、“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影响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5.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则材料实质上(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肯定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C.肯定了“中学为体”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D.指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

  16.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17.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

  A.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18.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参加日内瓦会议

  19、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谈道:“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本质上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命运问题

  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 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

  20.如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 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

  A.人民公社化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化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22.“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此“隆中三策”被提炼为党的理论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3.“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24.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25.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26.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8、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旨在(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9、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 )

  A.“双百”方针的实施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0、据西方主要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D.“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高三期末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共2题,第31题10分,第32题30分,共40分)

  31.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情景再现

  情景1 他们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情景2 北京,他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

  情景3 ……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材料三 1928年1月,率军攻占遂川县城……不久,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义律是在广州出现什么情况下发机密信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后来,英国政府是怎样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3分)

  (2)材料二中情景各出现于近代中国的哪些时期?(3分)

  (3)材料三中的政权指的是什么政权?1928年1月率军攻占遂川县城,说明中国工农红军走的革命道路是什么?(2分)

  (4)分析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2分)

  32、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归纳概括改革的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原因。(8分)

  材料二 “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目前,我国又到了一个重要关头:即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与贫富分化、贪腐蔓延、社会不公的发展,所形成的利益阶层固化现象,到了需要认真对待、切实解决的关口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按照中国国情,建立了以中共为核心的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体制,民主党派许多头面人物进入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层。这对开国之初恢复国民经济,稳定政治社会局势,动员全国人民投入抗美援朝战争,起了重大作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后,我国政治体制以建设社会主义为目标,照搬了苏联政治体制的许多东西,形成“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民主党派成为在共产党领导和管理下的政治协商性的团体。经过反右派斗争,在“左”的思想和路线影响下,我国政治权力越来越高度集中,从苏联搬来的政治体制弊端也越来越严重。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30年中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到““””大乱。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从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其最初的出发点和基础。以邓、陈、叶、胡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正是从我国政治体制弊端的痛定思痛中,大彻大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下决心走出一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路。

  —— 【首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2014年11月7日 周瑞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错失三次良机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体制经历哪三个变化阶段。(6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错失三次良机。(16分)

  第一次是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党和国家制度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后来,由于波兰“团结工会”发动了工人大罢工,领导层担心国内局势震荡,便放缓了政治改革的步伐。

  时隔六年,1986年5月邓小平再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6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他发表讲话说,“提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这场得到邓小平全力支持、赵紫阳大力推动的政治体制改革,由于80年代末,再一次失去良机。

  第三次是1997年春,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当时中央党校一批省部级官员曾向中央建议,在十五大重提政治体制改革任务。当时主持十五大文件起草工作的温家宝同志受江泽民委托,到中央党校听取了他们意见。后来,又传达了江泽民的意见说,十五大提这个问题已经来不及了,要在十五大到十六大之间打算召开一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想不到后来,又是由于发生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专题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央全会再次胎死腹中。

  —— 【首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2014年11月7日 周瑞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错失三次良机(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次“政体改革良机”出现的背景(10分)并概括都“胎死腹中”的原因。(3分)从30年政体改革的艰难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3分)

  高三期末考历史试卷答案

  一、单选(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D C C C C 6-10 B D D B D 11-15 B C C A C

  16-20 D CA A C 21-25 A B D D D 26-30 B D A A C

  二、材料题(共2题,第31题10分,第32题30分,共40分)

  31、(10分)

  (1)情况:禁烟。 (1分)

  获取: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2分)

  (2)时期:情景一,洋务运动时期;情景二,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时期;情景三:新文化运动时期。(3分)

  (3)政权:红色政权。(或:工农兵政府) (1分)

  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4)任务:反侵略反封建,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2分)

  32、(30分)

  (1)8分趋势: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特点:①“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体制探索;(1分)

  ②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1分)

  ③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1分)

  原因:①社会主义建设前20年“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1分)

  ②““””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1分)

  ③不断深化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1分)

  ④经济不断发展;(1分)

  ⑤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答出其中3点即可,本小题总分不超过3分

  (2)三个阶段(6分)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中共为核心的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体制(2分)

  ②1954--1957“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2分)

  ③1957--““””高度集中的苏联式政治体制(2分)

  (3)(16分)

  背景:(10分)第一次:““””十年动乱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弊端完全暴露出来;(1分)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策后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政治体制改革自然提上日程(1分)

  第二次:

  ①经济上: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迅速发展和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经济现代化发展(2分)

  ②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越来越阻碍经济改革进行(2分)

  ③思想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体系 。(2分)

  第三次:1992年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邓小平理论得到深化发展。(2分)

  原因:(3分)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和遭遇挫折(1分)

  ②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搞大国主义,强权政治(1分)

  ③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难度极大,又十分敏感。(1分)

  启示: (3分)1、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最终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

  2、要正确把握战略机遇,摸索经验,逐步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领导人果断调整既得利益格局的勇气和高超的政治艺术,要求领导集体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廉自律,勇于牺牲。

  4、要推动改革主体的多元化,避免特殊利益集团以公权力名义垄断社会资源配置权和改革话语权,

  5、意识形态变革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防止社会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空心化、虚伪化,导致社会 知行不一,信仰空白。

  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1分,总分不超过3分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猜你喜欢:

1.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往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真题

3.高中历史联考试题及答案

4.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5.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374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