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归纳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归纳

时间: 丽仪1102 分享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二历史的学业考试就快到了,大家对历史的知识点都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旧外交关系,而在新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使得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现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破美国等的外交孤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内容:

  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核心;

  ②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

  ③平等互惠(平等互利)---条件;

  ④和平共处”---归宿;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一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苏联威胁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4.新时期外交目标:(为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5.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6.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主要活动

  (1)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形成上海共识;

  (2)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在上海成立。六个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知识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形成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背景: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框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2.美苏冷战

  (1)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政治),标志冷战开始。

  (2)实施马歇尔计划(经济)扶持和控制欧洲。 苏联成立经互会相对抗。

  (3)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军事);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德国、朝鲜的分裂(美苏对抗的产物)

  (1)1949德国的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或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或东德) (2)1949年朝鲜分裂成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撤走导弹,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

  5.冷战下的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美国于1973年撤出越南)越南战争。

  6.影响:美苏争夺,世界不得安宁;但二者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出现

  1. 欧洲联合

  (1)原因: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美苏冷战对抗的威胁。

  (2)1951年《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使法德矛盾化解;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者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意义:经济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日本迅速崛起为经济大国

  (1)原因:战后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消除封建落后因素;美国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物资、采购军火给养;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与教育。

  (2)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摆脱美苏控制的需要;维护民族独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1961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宗旨: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4)意义: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1991年)

  (1)原因: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西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

  (2)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标志苏联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美苏冷战结束。

  2.东欧剧变:1989年波兰开始,1990年两德统一。

  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3.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要潮流。

  4.世界格局: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1993年欧盟成立,日本、俄罗斯、中国等政治力量壮大。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知识点:备考策略

  1、精研考试大纲,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积极研究考试大纲,准确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复习时要始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注重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强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既是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问题,也是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强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外联系、史论联系。

  2、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备考工作抓严

  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其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要认真抓好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大力宣传,扎实准备。

  3、学考整体难度不大,务必落实基础知识

  中学历史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和历史现象;既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有具体史实,是史论结合的。组成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要善于分解教材,提炼教材内容,使之变得更简洁,重点更突出。备考过程就是使学生高度熟悉历史必修1、2、3的过程,要做到章节过关,知识到位,不留死角。

  4、教法得当,读-讲-议-练步步到位

  对于历史复习备考,我们可以采用读-讲-议-练四步教学法,首先学生熟读要复习的知识,然后老师精讲内容,评议师生互动中学生易错一混的知识,最后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教师讲评。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历史基本线索的梳理,前后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构建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士兵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学生则是平时多练习,考时才能多取分。

367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