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及答案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是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所学习的内容,那么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

  1.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相符的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2. 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

  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

  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4.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6.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 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

  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 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7.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8.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9.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材料三: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种运行机制虽然可以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

  请回答:

  (1)宰相名称始于何时?它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

  (2)唐朝和宋朝为了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3)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1第3课习题答案

  1.B 此题关键是从图片中提出有效信息,不能遗漏,仔细观察地图可看到既有郡县又有封国。

  2. A 我国从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到封建社会,C项是错误的。西周分封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但西汉封国制是自上而下解决的,D项是错误的。A与B项都正确,但A包含B。

  3. D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这样就改变了汉代宰相权力相对集中的现象。

  4. D 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在历史上比较多,这个制度开创了中央集权下的中央管理体制。但它没有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封建集权下的中央政令主要来源于皇帝。

  5.B 唐朝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之下设六部。

  6.B 抓住“欲息天下之兵”进行解答。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成为后来统治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7.A 结合引文,回忆所学知识,宋代收权的主观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地方办事效率。

  8. B 行省制度是地方制度,显然与A、D两项职能、性质不符,不可能存在继承关系,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B项的职能与行省制相似,存在继承关系。

  9.D 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进行解答。

  10.(1)战国。宰相一般只是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名,地位很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设政事堂。北宋: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在地方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将专权。(3)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宋:严格控制地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


猜你感兴趣的:

1.高中历史必修3第4课习题及答案

2.高一历史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3.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4.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5.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334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