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_高考历史热点题型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_高考历史热点题型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_高考历史热点题型

  高考历史正在紧张地复习中,那么历史有哪些热点专题呢,还有哪些历史题型考试出现概率高?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金砖会议

  一、金砖五国由来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8年-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南非被称为“黄金之国”。

  二、金砖国家建立的意义

  金砖国家代表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多极世界的坚定支持者。

  金砖国家代表着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渴望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不单是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的舞台。

  金砖国家会议的召开,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逐渐形成,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0月发布的《国际经济展望》,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届时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

  伴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即将成为历史,一个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金砖五国”将登上国际舞台。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日趋成熟,今后或许会有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加入进来,“分量”大增的“金砖国家”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欧盟

  一、欧洲一体化

  1、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

  内因:

  ①相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目的:加强西欧国家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国际地位。

  外因:美苏两强争霸,欧洲是重心,从外部形成对西欧的压力。

  (2)过程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历史性声明,史称舒曼计划。这是走向统一的欧洲市场和欧洲联邦的第一步。根据舒曼计划,1951年4月18日,法、德(联邦德国)、意、比、荷、卢六国在巴黎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年7月,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57年3月,六国首脑签订了《罗马条约》,主张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5年4月,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将上述三个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统称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确立关税、农业、货币、科技四方面的合作。

  (3)影响

  ①对西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②经济上: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削弱。

  ③国际关系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2、发展

  1973年,丹麦、英国、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其中法国试图限制超国家权力,并拒绝英国成为会员国,使得紧张情势逐渐浮现。

  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联盟。1993年11月,《马约》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盟正式诞生。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特点: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集团

  影响:

  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正式建成。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

  二、英国脱欧

  1、英国与欧盟的分歧

  ①不愿意加入欧元区,英国是欧盟核心成员国中唯一一个保留了自家主权货币的国家;

  ②为了保护本国就业,不愿意签订《申根协议》。

  2、脱欧原因

  ①欧盟内部发展不均衡。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经济衰退影响英国利益是根本原因;

  ②德国难民和法国恐怖事件;

  ③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3、标志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派获胜,英国将退出欧盟。

  4、脱欧影响

  (1)对欧盟:削弱欧盟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进一步激化欧盟内部矛盾,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对英国:汇率下跌,可能导致英镑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地位降低;导致英国经济将下滑,失业率将上升;英国内部贸易保护主义主义抬头,影响其他国家经济政策。

  (3)全球化趋势受挫,影响经济区域集团化。但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仍是主流。

  三、从英国脱欧看民主政治的弊端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①1688年“光荣革命”;

  ②1689年《权利法案》和1801年《王位继承法》颁布,君主立宪制在此基础上建立。 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③18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对政府通过了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称“责任内阁制”。

  ⑤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重新分配议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2、作用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②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③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国家管理。很多问题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解决,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④君主立宪制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为其它国家树立榜样,提供借鉴。

  3、民主政治的弊端

  英国脱欧公投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弊端,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民意。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一带一路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路线: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路线:重要起点有泉州、番禺(今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登州(今蓬莱)、刘家港等。可分为三大航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阶段:

  (1)汉唐主要以陆路为主,被称为丝路,中国的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技术等先后西传,而西方的良马、佛教等传入中国。

  (2)宋元以来主要为海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因为陆上有辽、西夏、金的入侵,又因为主要以贩卖瓷器为主,出于运输量及安全性考虑,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

  特点:双向交流、以官方贸易为主

  意义:是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点击下一页更多精彩的“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322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