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高中岳麓版历史知识点(2)

高中岳麓版历史知识点(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岳麓版历史知识点

  高中岳麓版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2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

  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5、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6、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岳麓版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

  (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3)陶瓷:

  ①陶器的发明:新石器时代:黑陶、彩陶、白陶

  ②制瓷技术:

  东汉末年: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时期:技术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瓷都景德镇,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元代:创造了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③影响:唐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4)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官营手工业:

  产生:西周时期

  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职业世袭;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明代以前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②私营手工业:

  兴起:春秋时期

  发展:明中叶后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经营方式的变化:明中后期,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五、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1)商业发展:

  ①商朝: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②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④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⑤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⑥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

  (2)城市的繁荣:

  ①周秦至唐:

  城市特点:商业交易受官府的严格限制

  市坊分明:坊市分开

  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②宋代:

  城市特点: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市坊破界: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城市职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六、“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

  ①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 。

  ②产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朝代:商朝、西汉、明朝、清朝

  ③后果:强化了农耕经济形态,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变革

  (2)海禁

  ①原因:“天朝上国”自居,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②后果: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猜你感兴趣的:

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知识点总结

3.必修三历史知识点归纳岳麓版

4.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知识点总结

5.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300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