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四知识点(2)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列宁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大会通过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俄国革命的发展。
2、领导十月革命: 1)理论上的指导:提出"一国胜利"理论;2)夺权和建设的理论依据:《四月提纲》--提出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3)指导武装起义:《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4)实践上的指导: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领导巩固新生政权:1)退出一战,工作重点的转移,恢复经济;2)全国基本建立苏维埃政权;3)1918-1920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取得胜利。
4、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直接过渡"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正确途径;2)实行新经济政策,促使经济恢复,政权巩固,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取消商品贸易,配给制
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工资级别制,按劳分配影响积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胜利;消极:超过限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引发危机
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5、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6、影响:
(1)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2)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
(3)十月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和殖、半殖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
总之,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毛泽东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一> 时代背景: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相继失败;十月革命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 主要经历
1、投身中国革命(1913--1921年)
(1)原因:关心黑暗落后的社会现实。
(2)主要活动
1)长沙求学,初步接触社会
2)确立理想:救国救民、改造中国
3)思想变化:从信仰改良主义到信仰马克思主义转变
4)投身革命:1920年创办《湘江评论》转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
2、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1921--1949年)
(1)建党时期(1921--1923年)
1)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
2)一大后回到湖南从事建党和开展工人运动。
3)1923年参加中共三大,与国民党合作。
(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1)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
2)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3)在广州和武汉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4)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坚持无产积极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3)国共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文家决策,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薄弱的农村山区进攻。三湾改编,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4)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形成与新道路适应的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战术,取得第一次至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5)遵义会议,领导地位确立。"左"倾错误打击,被排挤出中共领导队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选为中央政治局,会后成立三人军事领导小组,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1)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表《论持久战》,领导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使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取得抗战胜利。
2)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主义理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革命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3)1942年领导开展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4)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19年)
1)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参加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
2)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解决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
4)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学说,为新中国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5)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1976)
(1)领导人民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2)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争取和平国际环境而努力。访问苏联,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进行抗美援朝,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
(3)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实行三大改造,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农村--农业和手工业改造通过合作社方式,将个体经济引上集体经济道路;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将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6年底,完成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正确探索
①经济上:1956年春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②路线上: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③政治上:1957年3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④文化上: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文化上),百家争鸣(学术上)"的双百方针。
⑤政党上:1956年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失误探索
①经济上: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政治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发动“”(1966-1976),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
(5)晚年外交工作突破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②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
③中日建交(1973)
④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
<三>、主要贡献:
(1)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2)领导中共和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主要缔造者;(3)创造性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经验。
<四>、影响: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