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题及答案
往往对于教师们而言,他们一般都会知道试题卷的练习,将会有助于学生们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题,欢迎阅读!
高三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俄国农奴制于17世纪中期正式确立
B.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乌克兰、波兰等地
C.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
D.俄国的国有公民不向国家缴纳赋税
2.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 )
A.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B.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C.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
D.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
4.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
5.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6.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7.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在 ( )
A.农民的骚动 B.新思潮的涌动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
8.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B.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C.英法需要土耳其扩大商品市场 D.土耳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9..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10.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 ( )
A.先秘密后公开 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C.缓慢而谨慎 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
11.下列不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 )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D.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12.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13.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俄国的思想近代化的是 ( )
A.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的传人 B.废除农奴制
C.强化村社制度 D.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14.下列历史人物,主张通过改革解决俄国社会危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
15.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B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
C.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D.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16.“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 )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D.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1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进步作用是 ( )
A.造成了资本的集中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扩大了国际市场
18.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19.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现的是 ( )
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被称为“解放者”的 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 )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二. 非选择题(共两道大题,每道大题20分,共40分。)
21. 读下列材料:
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节选):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8分)
(2)依据俄国社会发展情况评述上述材料对俄国经济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说明法令颁布前后农民的地位有何变化?(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材料二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材料三 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材料四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五 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 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解放”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者。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5分)
(2) 结合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5分)
(3) 结合材料四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何进步性?(5分)
(4) 材料五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什么特点?(5分)
高三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农奴制的理解及农奴制下农民状况的认识。其中D项在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都要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即使国有公民也不例外。
2.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俄国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法律大全》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3.D 解析: 农奴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他们生活非常贫困,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封建主手里。
4.B 解析:仔细观察图画,联系工业化的概念和文学艺术是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映进行思考。
5. D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A项属于封建地主的主张;B项属于守旧派的主张;C项属于改革派的主张;D项属于激进派的主张
6. A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纪中叶和1861年”,由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7.B 解析: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农奴制度下,俄国工业发展不仅缺乏必需的自由劳专力,也缺少工业投资,更造成国内市场的极端狭窄。农奴制度的存在已经成为俄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新思潮的涌动是俄国工业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束缚,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8.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正是由于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才引起英法参战克里米亚战争。
9. 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改革的直接诱因。
10.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及知识迁移能力。A、B、D三项都是改革酝酿的具体办法.体理了缓慢而谨慎的特点。
11.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的辨析C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属于进步性。法又称“解放”法令,主要是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任意处置。
12.A 解析: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3. A 解析: 抓住题干要求“思想近代化”主要是解放人们的思想,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的传入,打破了旧思想的束缚,BD两项主要有利于经济上近代化,C项不利于近代化发展,是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14.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和识图能力。①②两图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主张更具有革命精神,③是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推行了农奴制改革。
15. A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首先正确理解材料中揭示的农民的变化,再根据法令内容最能让农民满意的条文,选出正确答
16.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属于进步性。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主要是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再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任意处置。
17. B 解析: 农奴制改革在推动俄国社会进步方面,主要就是从法律上规定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18.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主的理解能力。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A项近代代司法制度的完善表述错误,只能是对旧司法制度的完善,建立了近代的司法制度。C项表述错误,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D项不属于186]年的范畴,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19.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属于进步性,其他三项都属于该法令的局限性。
20.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其改革措施是基于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的,并不是真正的解放者。纵观历史发展进程,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非选择题
21.【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题时,注意依据材料,答案直接来源于材料,可在正确处理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出答案;第(2)题一定要重视问题强调对“经济”的影响;第(3)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得到一块份地、赎买居住的房屋等;农民只有赎买了土地后.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人;过渡状态下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规定的义务。
(2)改革在法律上使2 000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地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由地主的私有财产到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
22.【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局限性。第(1)题要从社会矛盾激化的反面考虑;第(2)题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考虑;第(3)题要从工业的发展进而把握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特点;第(4)题要考虑其局限性。
答案:
(1)俄国社会矛盾尖锐,自下而上的革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2)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3)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其近代化发展历程。
(4)改革具有欺骗性、不彻底性、掠夺性的特点。
看了"高三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题及答案"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