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2016年树德中学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处在高一的你,还不知道怎样复习历史的吗?是这样的话,那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016年树德中学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2016年树德中学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50题

  1.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图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答案】A

  【解析】邮票上半部分是男子在田地中耕作,下半部分是女子在家中织布,这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产组织形式。

  【备注】区分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两个概念。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相对,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则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庄园等)。

  2.清朝实行重农抑商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所以①②③正确,故A项正确;我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之下发生的,因此④错误,故B、C、D三项错误。

  3.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可知这一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其最大的影响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导致中国近代被动挨打,故C项正确;A、D两项是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故排除;材料只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表述错误。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由于洋纱的涌入、洋布的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和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B两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货币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故C项正确;D项属于不利影响,故排除。

  5.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时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早

  C.最早进行对外贸易

  D.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最早创办近代企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所学可知,西方列强侵华是想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要达到这种目的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埠通商,而商埠集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在这里首先具备了。A、C、D三项都与B项相关,是结果与原因的关系。由于自然经济解体,因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题答案为B。

  6.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为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故C项正确;A、B、D三项也是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故排除。

  7.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有识之士纷纷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再加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张謇是其中的著名代表,所以①②正确;挂冠从商是指弃官从商,与科举制无关,所以③错误;从商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当官,所以④错误。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8.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巨大障碍 D.洋务企业惧怕民企与之争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中自来水公司的结局反映出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说明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择C项。

  9.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中“先天不足”是指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先天不足”是指其产生时既缺少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也不是产生于自然经济充分瓦解的基础上,这就造成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缺乏,使之体现出“先天不足”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先天不足”产生的社会环境,C项揭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D项是先天不足造成的结果,都与题目要求无关,故排除。

  10.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从商标中可以看出,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并且符合史实;②③说法不符合史实,因为此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11.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D

  【解析】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是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全国民族工业工厂总数50%以上的上海,仅1937 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就超过2 000家,损失超过8 亿元。

  12.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 由此可以看出

  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 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反映的是民族资本抵抗外国资本、提倡国货的史实。①③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于

  A.辛亥革命前 B.一战期间 C.新文化运动爆发时 D.中共成立后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918年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故D项错误。

  14.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题中1916年前后处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清朝早已在辛亥革命时被推翻,故A项符合题意。

  15.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的支持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社会性质的改变 D.民族独立的实现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次高峰分别是民国初期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两个时期的政府都曾采取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故A项符合题意。B项只符合第一个时期,C、D两项本身表述错误,当时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未实现民族独立。

  16.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D.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毅然挂冠从商,实业救国,兴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很大,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D项正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张謇挂冠从商的原因,与题目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与张謇无关,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7.某中学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位历史人物都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因而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他们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主要以纺织、面粉业为主,即轻工业为主,所以②错误。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18.下列不属于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D.青藏铁路开通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铁路2006年全线通车,故D项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所以符合题干要求;A、B、C三项都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但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

  19."“””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 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0 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已经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20.1984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 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 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 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 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故A排除;并不是一切劳动产品归农民所有, 而是要上交一部分公粮,C项错误;土地不归农民所有,D项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21.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通 C.厦门 D.汕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22.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左’倾错误及其表现”这一主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素材。其中不宜采用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是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计划,其顺利完成不是“左”倾错误的体现,符合题目要求,故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反映的是大炼钢铁运动、““””以及“大跃进”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表现,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

  23.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据所学知识可知,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安徽、四川,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4.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外国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而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答案】D

  【解析】这一事例说明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等级观念浓厚,严重阻碍了先进交通工具在中国的传播。

  25.服饰和习俗的流行不仅反映时代思潮,有时也会与国际形势紧密相关。下列流行时尚中,与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的是

  A.中山装的普及 B.剪辫易服的出现 C.改良旗袍的流行 D.列宁装的盛行

  【答案】D

  【解析】中山装是由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而设计的,虽融入了许多外来因素,它的出现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结果,但和当时外交政策没有太大关系,排除A。剪辫易服和改良旗袍虽然也存在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因素,但和中国特定的外交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和C。列宁装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和苏联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列宁装的流行正是这一外交政策对当时人们服饰的重大影响,答案为D。

  26.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由于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需求 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 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所以出现“寻金热”,故C项正确;当时的欧洲处于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故A项错误;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东西方贸易受阻,故B项错误;当时西欧处于封建社会,还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故D项错误。

  27.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印第安人文明之花”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B.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A项“彻底解决”说法有违史实,故排除;根据材料“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可知,新航路开辟密切了新旧大陆的联系,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故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28.价格革命最重要的作用是

  A.导致世界贸易路线的转移 B.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造成物价不稳,人民生活困难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价格革命指的是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地位上升,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商业革命的影响,故排除;D项是价格革命的消极影响,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

  29.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商业革命”,“商业革命”主要是指

  ①扩大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交往

  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的贸易扩大,欧洲市场商品种类繁多

  ③欧洲商路和贸易枢纽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开辟新航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业革命是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①②③正确;④是价格革命的内容。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30.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保障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手工工场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保障,故A项正确;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B、C、D三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

  3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A.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A项错在“消灭”一词上,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有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故排除;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所以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没有大大提高,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故C项正确;机器的使用加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故D项错误。

  32.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工具改进 B.社会分工扩大 C.工场手工业发展 D.工业革命推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需要来自世界各地,这样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D项正确;A、B两项都是条件,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工业革命的进行,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故C项错误。

  3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乔治发明电影放映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电力的发明,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对电力的使用,故排除。

  34.1898年人们可使用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A.飞机 B.汽船 C.火车 D.汽车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飞机于1903年发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汽船于1807年发明,与题目要求不符,故B项错误;火车于1814年发明,与题目要求不符,故C项错误;汽车于1885年发明,符合题目要求,故D项正确。

  3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主题,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考查了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点,主要在电力、电器、石油、化工、汽车等基础性重工业领域内进行,而且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因而与题干要求不符。

  36.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是对垄断组织的正确理解,故排除。

  37.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市场萧条 D.产品过剩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故A项正确;B、C两项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D项是经济危机的特征,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

  38.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一体化潮流中,欧美国家是中心,亚非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亚非落后国家走向了一条被扭曲的、非自主的工业化道路,故A项符合题目要求;B项是世界一体化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C项是一体化的条件,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D项是一体化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

  39.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

  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专利技术的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专利呈几何级数增长

  C.专利技术推动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专利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前两个时间段还没有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D两项错误;1890年~1900年为200000,体现了呈几何级数增长,故B项正确;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

  40.《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可知,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B项说法断章取义,故排除;一块表并不能说明生活质量的提高,故D项错误。

  41.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你能从图中得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C.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依次是36%、21%、9%,工业就业人数比例为30%、43%、46%,服务业就业人数34%、36%、45%,由此可直接得出B项正确;C项是引起图中现象的原因,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D项图片未体现,故排除。

  42.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B.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要禁止污水排放并要保护环境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根据材料“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可得出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题目问的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启示或教训,故D项错误。

  4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1918年)英军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A.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B.炼钢技术的突破

  C.石油的广泛运用 D.蒸汽机技术的进步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当时已经广泛使用内燃机,因此不可能采用蒸汽机作为驱动动力,故答案为D项。

  44.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为此,罗斯福推行

  A.计划经济 B.统制经济 C.国家干预经济 D.混合所有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统制经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混合所有制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45.1933年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其意在

  A.使产品优良价格公道 B.带头赈济失业工人

  C.防止盲目竞争 D.使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答案】C

  【解析】“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盲目竞争的干预。

  46.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可知,罗斯福政府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救济失业者,故B项正确;A项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排除;罗斯福仍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罗斯福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

  47.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表现,属于军事政治集团,符合题目要求,故D项正确;A、B、C都属于经济区域集团组织,与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

  48.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起来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是

  ①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世界银行 ④国际金融公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起来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故C项正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的下属机构之一,成立于1956年,不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故A、B、D三项错误。

  49.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材料“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反映的是美元中心地位的确立,故D项正确;A项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元的中心地位无关,故排除;B项与美国无关,故排除;D项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第8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因为由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部长级大会发起,故称乌拉圭回合谈判,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50.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 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答案】A

  【解析】“耐克”公司年产球鞋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看了"2016年树德中学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2016年商河县初二政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2016年初二年级历史会考试卷及其答案

3.初二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4.苏州市2016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

156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