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二轮复习题(2)
中考政治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二轮复习题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一些黑心的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在食品包装的生产日期上动歪脑筋,用毒化学药剂等涂改生产日期。这 种行为①违背了诚信原则,②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③违反了相关法律。对于组合型的选择题,采用排除法。题中的行为是错误的,故排除④属于合理的竞争手段。
考点:诚信的表现,不正当竞争的危害。
2.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街合起来,题文中的观点正体现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所以正确答案选D
考点: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3.D
【解析】
试题分析: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材料中是学校要求学生去做的事,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学校保护,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对未成年人的四种保护。
4.D
【解析】
试题分析: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①②观点正确,③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
5.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违法如果不及时制止,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A观点正确;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D观点错误,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中强调的是公安机关依法抓获犯罪嫌疑人,是说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A、B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6.C
【解析】
试题分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违法同样受到法律制裁,A观点错误,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B观点错误,未成年人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材料中正是体现的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对未成年实施司法保护的表现。
7.C
【解析】
试题分析:违法犯罪分子是凶狠、狡猾的,青少年在与其斗争时,即要有“胆”,更要有“谋”。特别是在双方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B观点错误,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A、D观点错误,都不是与犯罪分子最斗争的方法。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还要机智。
8.D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是复杂的,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错误的,②观点错误,把含②的答案排除,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9.B
【解析】
试题分析:违法犯罪分子是凶狠、狡猾的,青少年在与其斗争时,即要有“胆”,更要有“谋”。特别是在双方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冀志同学的做法正是体现了他的勇敢机智,A、C、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10.A
【解析】
试题分析:对待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帮他们矫正不良行为,共同进步,使他们享受美好人生,如果拒绝和他们友好往来,就有可能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①观点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原谅,但有些行为是不能原谅的,③观点错误,把含①③的答案排除,本题应选择A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怎样正确对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把护法》。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从国家广电局发出通知的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给予特殊关注,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这是对青少年实施的社会保护,而不是家庭保护,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加以特殊保护。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13.A
【解析】
试题分析: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因为,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会纵容违法行为;私自报复打击,以牙还牙也会给自己造成危害。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B、C、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4.C
【解析】
试题分析: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打击报复,而应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③观点错误,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敢于斗争,善于周旋,寻求法律保护,依法阻止不法侵害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未成年人遇到非法侵害时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D
16.D
【解析】
15.试题分析: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其正义 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提倡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发展不能以牺牲对合理的规则制度的遵循为代价,A,B,C的说法都是正确的;看法不正确的是D。
16.试题分析:我们应该从小自觉树立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形态,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做有一个正义感的人,①②③④的做法都正确。正确答案是D。
考点:制度的正义性、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做有一个正义感的人
17.D
【解析】
试题分析:__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说明我国法律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以非法手段获得财富,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故D选项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为重,故A、B观点错误。违反了刑法,才会受到刑法处罚,故C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致富的途径的相关知识。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法律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排除④,答案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的作用。
1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做,题文中选项①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说法错误,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没有罪加一等。因此答案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的作用。
20.A
【解析】
试 题分析:题文中商家以次充好,是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也违背了诚信、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答案选A。选项②说法错误,侵犯了知情权。选项④说法错误,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应该得到制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消费环境。
21.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楚捏造事实,诽谤小雨,”侵犯了小雨的名誉权,为此,小雨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A.是以牙还牙的方法,不可取; B.侵犯了小楚的生命健康权,同样不可取;C.不仅维护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助长违法犯罪。故答案是D
考点: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认识。对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根据教材知识,其中③的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23.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A、社会保护;B、司法保护;C、家庭保护;D、学校保护。结合材料分析,《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草案)》规定:——这显然是法律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保护。而司法保护指的是司法程序上的一种保护。所以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24.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十六岁的小强——说明他是未成年人;整天闷闷不乐、乱发脾气、不与人交往,经常逃学、泡网吧、玩暴力游戏、——说明他自我防范意识差;小偷小摸,后因盗窃被拘役——说明他法律意识淡薄。所以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未成年人增强自我防范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25.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如果利用“地沟油”加工食品,致人死亡,——这是严重违法行为;最高可判死刑。——这种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CD选项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所以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严重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6. B
【解析】
试题分析:这句话是错误的,公民要树立法制观念,不是法治观念,二者有区别,法治的意思是用法制治理国家,这不是公民的权利,故写B。
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7.判断(错误)理由: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解析】
试题分析:题文中小明找人把同学痛打一顿,是非正义行为,也说明他不符合正义的标准。根据教材知识,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因此题文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有正义感的做法。
28.B
【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考点:审判机关
29.A
【解析】
试题分析:公共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考点:维护公共安全
30.B
【解析】
试题分析: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不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国家法律,都要负法律责任。所以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本题错误。
考点:法律
31.A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遵守社会公德,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题观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遵守社会公德的作用。
32.√
【解析】
试题分析:题文中辱骂他人是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中的名誉权,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行为。因此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题文说法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33.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长大与成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大是指自然人的成长发育,成人是指社会人的成熟,即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从法律上讲,一个人从十四岁期起就开始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所以“长大”,一般是指作为社会人的成熟,“成人”主要是指自然人的成长发育的观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认识“长大”、“成人”以及开始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的年龄。
34.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法 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公民要做到守法、用法,这也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这句话是正确,故写A。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35.B
【解析】
试题分析:.对违法犯罪的未成人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原则和方针弄反了,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应写B。
考点:本题考查法律护我成长。
36.
(1)是(1分)
因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机室,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首先,我会依法自律,痛改前非,认真学习。其次,我会争取父母的谅解,让自己返校读书,完成学业。同时,我还要向有关部门举报水泥厂招用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制止这种违法行为(三点7分,两点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 1)游戏室老板、刘楠的父母、水泥厂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机室,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2)假如我是刘楠,我会依法自律,痛改前非,认真学习,完成规定年限的受教育的义务。其次,我会争取父母的谅解,让自己返校读书,完成学业。同时,我还要向有关部门举报水泥厂招用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制止这种违法行为,因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考点:(1)本问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
(2)本问考查未成年人应怎样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7.
(1)其中的不良行为是:上网、吸烟(2分)
违法犯罪行为是:吸毒、抢劫(2分)
(2)①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分)
②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有错就改,防微杜渐,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不良行为包括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违法犯罪行为是有社会危害性,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图中人物属于不良行为的是上网、吸烟;违法犯罪行为是吸毒、抢劫。
(2)图中人物从不良行为走到了违法犯罪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有错就改,防微杜渐,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考点:
(1) 本问考查正确区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2)本问考查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38.(1)生命健康权。(2分)
(2)①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②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③要学会宽容,尊重差异,加强沟通;④学法懂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做遵纪守法的公民;⑤自觉履行不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或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等。(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四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题文中林浩的行为导致黄洋的死亡,侵犯了黄洋的生命健康权。
(2)回答此题注意题文中关键信息。“发生矛盾,心存不满”说明有消极的情绪,心胸狭窄;“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说明法律具有强制性, 只要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此题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大的角度,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回答即可。
考点:生命健康权、情绪、法律等
看过中考政治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二轮复习题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