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闻题常见题型例说
中考新闻题常见题型例说
每天坚持整理知识点,到考试时才能方便复习。中考新闻题常见的题型例说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考新闻题常见题型的例说,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新闻题常见的题型例说
一、拟写标题
给出新闻内容,让考生据此拟出有字数限定的标题,这是中考最常见的一种新闻题考法。
例: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200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的汉语课程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学落户之后,又开始走进普通小学课堂。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在欧洲,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逐渐向中东欧国家扩展。5月16日,我国“汉办”在欧洲设立的第一家小学汉语课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六区基础学校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捷克大使霍玉珍和捷克教育部官员亲自到场剪彩。在开幕仪式上,霍玉珍大使说,希望将汉语课堂从布拉格六区推广到整个布拉格,进而推广到整个捷克。
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我们可以知道,标题一般包括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一般放在主体部分)、新闻事件本身以及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具体的人和物。从句子的结构来看,它应该是一个意思完整的陈述句。
据此,我们不难拟出如下符合题意的标题:
汉语走进捷克小学课堂(或捷克小学首开汉语课程)
二、概括内容
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应围绕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来进行,这一点和拟写新闻标题是一致的。但由于是内容的概括,所以要比标题具体,因此这种内容的概括又叫一句话新闻。
例: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15字以内(2007年山东威海中考语文)。
2007年5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检测结果分别高出0.7厘米、1厘米。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由原文提供的信息可知,时间是“近年来”,地点是“我国”,人物是“学生”,事件是“身高长了,体质差了”。
答案:近年来我国学生身高长了体质差了。
三、补写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一般独立成段),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以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兴趣。补写导语的方法,是把标题(主要事件已概括)和主体相结合,说明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即可,但不必展开。
例: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2005年徐州中考语文)。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我们先找出导语所具备的要素:时间——今天(导语的第一段已有),地点——徐州,人物——9名八旬老人,事件——齐聚徐州,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结合导语对语言的要求,可概括为:
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四、发表评论
评论,就是针对人和事发表简洁的议论。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有时需要作者对新闻事件中的人和事作出评价,或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或帮助读者分析、判断,或明确该则新闻的导向作用。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新闻里,就对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发表了评论,起到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
例: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重庆市2007年中考语文)。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充当“棒棒”(力夫)。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2007年5月7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通读文段,就大学生打工的经历我们可作出如下评论(实际上也是结论,还可以看作是新闻的结语):
大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将起到学校教育无法起到的作用。或:大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生活,有益于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也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新闻类试题的考法比较灵活。除了发表评论以外,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哪种考法,都要求考生抓住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这四个要素,然后再把它们组成意思明确,语言简洁的陈述句。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