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语文 > 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

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

  在即将学完的课文孟子两章的知识点,同学们为能在九年级语文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同步训练题来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

  达标训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傅说( ) 法家拂( )士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思:

  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6、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zǐ指责)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因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试易地以外,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3.请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方框。

  4.你怎样看待“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的行为?

  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答案:

  达标训练

  1、《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sù pàn yuè bì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C

  5、护城河 水池、池塘

  6、略

  能力提高

  1、C 2、B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4、C5、略

  开放探究

  1.这样尝试着和别人换一下位置,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果真没有一点过失吗?或:如果设身处地,平心静气地揣度它,我难道没有一点过失吗?

  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治学要严谨,不要自以为是。

  3.指出现象→讲述道理 或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4.示例:①这种行为不妥当。对古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不要妄加评论和否定。

  ②对这种行为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读古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这种行为有可取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大胆质疑。


看过九年级语文课文孟子两章同步训练题的还看了:

1.初三下册语文孟子两章

2.初三下册语文课文

120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