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物理>

九年级物理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测试卷(2)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九年级物理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测试卷答案:

  1. 解析: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小聪用力拉箱子,箱子在拉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小聪对箱子做了功,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所以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故A选项错误;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箱子没有做功,故C选项错误.

  2 B 解析:使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镊子属于费力杠杆;使用独轮车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独轮车是省力杠杆;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压力的力臂相等,天平属于等臂杠杆;使用筷子夹起食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筷子属于费力杠杆.

  3. A 解析:同一个滑轮组,影响其机械效率的因素与提升的物重有关,因此将质量为 的地板砖匀速提升至三楼与将质量为 的废料从三楼匀速运送到地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相等的,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从题看出,有两段绳子承担着动滑轮,物体被匀速提升和匀速放下,所用的拉力 ,由于向上运送和向下运送的 和 分别相等,因此 ,故C、D选项错误.

  4. 解析:人的体重和上楼的距离不变,所以两次做功一样多,而第二次上楼花费时间少,功率大.

  5..C解析: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 = =1 m/s,故A、B选项错误;小华的质量约为 =50 kg,小华受到的重力 50 kg×10 N/kg=500 N,从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为6m,小华重力做的功 500 N×6 m=3 000 J,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6. A 解析:导弹的残骸仍有极高的速度,所以具有较大的动能,选项A正确.反舰导弹在接近敌舰时,掠海飞行,高度较低,所以其势能不大,选项B错误.导弹的残骸质量变小,选项C错误.残骸的威力与其外形无关,选项D错误.

  7. D 解析:选项A,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选项B,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费力.选项C,吊动滑轮的为两股绳子,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选项D,吊动滑轮的为3股绳子,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所以最省力.

  8. A 解析:若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F= (G动+G物)= ×60 N=30 N,因题目中没有注明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说明要计算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所以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一定大于30 N,用排除法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9. 解析: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当运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越大.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铜球和木球的体积相等,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 可知,铜球的质量大于木球的质量,而铜球和木球的运动速度相同,所以铜球的动能大于木球的动能,故A选项正确.

  10. D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和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物体沿不同的斜面滑下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在顶端的重力势能相同,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也相同.故选D.

  11. C 解析:选项A,网球在下落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该选项错误;选项B,网球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故该选项错误;选项C,当网球落下撞击地面时,网球的速度变慢,即其动能变小,同时网球会随之发生弹性形变,且形变程度逐渐变大,即弹性势能变大,故该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的过程,该选项正确;选项D,网球飞来撞击球拍时,网球的速度逐渐变慢,即动能减小,同时其球拍的形变程度逐渐变大,即所具有的弹性势能变大,故是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的过程,该选项错误.故选C.

  12. A解析:用锯锯木头时,锯条要克服和木头之间的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锯条的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选项符合题意.向饮料中加冰块,冰块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饮料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这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暖手,手从热水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阳光曝晒路面,路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 B 解析: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水和小石头吸收的热量相同,因水的比热容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大得多,故水升高的温度少,因此感觉河水冰凉而小石头热得烫脚.

  14. C 解析:这节新电池储存的能量W= =12 960 J.该石英钟连续工作的时间约为t= = =8 640 000 s=100 天.故选C.

  15. D 解析:电风扇、电冰箱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A、C选项不合题意;电脑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选项B不合题意;电水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D选项符合题意.

  16. D 解析:将题中并联电路改为串联电路后,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则无法完成“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实验.选项D错误.

  17. A 解析:洗衣机正常工作2小时,消耗的电能为W=Pt=440 W×2×3 600 s=3 168 000 J=0.88 kW•h,选项A正确.洗衣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I= =2 A,选项B错误.这台洗衣机的重力G=mg=30 kg×9.8 N/kg=294 N,选项C错误.电压变为原来的 ,则功率变为原来的 , =110 W,选项D错误.

  18. A 解析:将电阻丝的两个断头接上后,接头处的电阻较大,它与电阻丝的其他部分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焦耳定律 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通过接头处产生的热量较多,所以接头处很容易被烧焦,故A选项正确.

  19. B 解析:因为R甲>R乙,U甲=U乙,t甲=t乙,由Q=W= 可得,乙放热多.故选B.

  20. D 解析: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核电站主要利用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选项B不符合题意.核电站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核辐射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选项C不符合题意.核废料有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选项D符合题意.

  21. C 解析:原子核在裂变和聚变时都能释放能量,核聚变反应是不可控制的,核能发电厂内的核反应堆里发生的是可控的核裂变.故选C.

  22. D 解析:打桩时,锤和桩温度升高说明有内能产生,而锤的机械能减小,故发生了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只能说明是能量守恒.故选D.

  23.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两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选项A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选项B、C、D都是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发生变化,故A选项正确.

  24. (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吸收的热量相同

  (3)升高的温度

  解析:由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能与物质的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等多个因素有关,因此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应运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从而比较出它们的吸热能力.步骤A中,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而水和煤油的密度不同,因此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的质量不同.步骤C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步骤B和D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末温,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25. 物体没有沿拉力方向移动距离 3 000 解析:因为小明提着一袋水果沿水平路面行走时,拉力方向竖直向上,而物体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因此拉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根据二力平衡可得,拉力等于物重500 N,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升高6 m,因此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Fs=500 N×6 m=3 000 J.

  26. 200 2 解析:由题可知,用一滑轮组来提升物体,是由两段绳子吊着物体,则在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摩擦力时,因为F= G,所以G=2F=2×100 N=200 N.因为s=2h,所以h= s= ×4 m=2 m.

  27. 减小 增大 解析:毽子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增大,因此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28. 热传递 做功 解析:饮料温度高,冰箱内温度低,有温度差,所以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减少饮料的内能.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29. 大 小 解析:水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大的,白天阳光照射下,水吸热时升温慢,晚上放热时,水降温也慢,因此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小.

  30. 318.6 1500

  解析:电能表的单位是kw•h,最后一位是小数.故其示数是318.6kw•h,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指示灯闪烁3200次,指示灯闪烁320次,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 =3.6×105J,电热水器的功率 .

  31. 12 9 90

  32. 核 会 解析:核电站利用核能.核辐射会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

  33. 内 机械 解析:火力发电厂整个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4. (1)相同 高 (2)大于 (3)水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都是60 g.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和水的温度分别是68 ℃、45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由Q=cmΔt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因为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即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35. (1)略

  (2)现象:小灯泡被烧坏(或不正常发光)

  理由: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两者电压之比等于 电阻之比, ≤10 Ω,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所以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过小,小灯泡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

  (3)0.08 A 2.5 V 变小

  解析:(1)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因为小灯泡的规格为“6.3 V,0.15 A”,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0~15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0~0.6 A,由此可连接好实物,.(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6.3 V/0.15 A=42 Ω,当选择了规格为“10 Ω,2 A”的滑动变阻器时,因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两者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最小,此时 8 V,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故小灯泡可能会被烧坏,故应选用规格为“50 Ω,1.5 A”的滑动变阻器.(3)从中可以看出,电流表的读数为0.08 A,电压表的读数为2.5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故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36. 解:(1)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 8.4 .

  (2)水的质量 =1.0 kg

  水吸收的热量

  由于不考虑热量损失,故

  加热时间 = =336 s.

  (3)当电压为198 V时,电热壶的实际功率 = =810 W.

  解析:(1)已知电热壶的额定功率是1 000 W,额定电压是220 V,根据公式 = 的变形公式 可求出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2) 已知水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公式 可求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质量、初温和末温,根据公式 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在不考虑热量损失时,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消耗的电能,根据公式 可求出电热壶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3)已知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是48.4 Ω,实际电压是198 V,根据公式 可求出电热壶的实际功率.

  37. (1)轿厢速度 = = 1.5m/s

  (2)配重下降的距离h=s

  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W=G配重h=3000N×15m=4.5×104J

  (3)当轿厢匀速上升时,轿厢受到竖直向下的自身重力和载货重力,竖直向上的配重拉力和电动机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电动机对轿厢的拉力F电=G厢+G货-G配重=3100N+1000N-3000N=1100N

  电动机拉力做的功W电=F电S=1100N×15m=1.65×104J

  电动机的功率至少为P= = = 1650W


看过九年级物理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测试卷的还看了:

1.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卷

2.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卷

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

4.九年级英语开学综合测试卷

5.初三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测试卷(2)

九年级物理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测试卷答案: 1. 解析: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个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综合检测题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综合检测题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的相关知识同学们是否牢记了呢?教师们又要为同学们准备哪些综合检测题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

  •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达标测试题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达标测试题

    初三物理学习难度加大,教师们要准备哪些关于探究电路达标测试题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达标测试题,希望会

  •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单元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律的课程已经学完了,同学们要如何准备相关的单元综合测试题来复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物理上册欧姆定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的电流和电路的课程即将结束,同学们要准备哪些单元测试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

116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