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文言文翻译指导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严复在翻译外文时首倡“信、达、雅”,我们不妨借用一下。“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就中学生来说,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应该做到的,否则就不算好译文。

  如何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呢?

  首先: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协调法

  在文章整体内容大致清楚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文章前后的协调和语句的通顺流畅。使古文与现代文能保持一致,加深对古文内容的理解。

  2、筛选法

  先将古今汉语一致的地方划出来,对译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将与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不需要翻译的地方圈起来,逐步筛选,把完全不懂的地方就突出来了,也就抓住了全文翻译的难点。

  3、推测法

  将筛选出来的难点放到原句中去揣测,在人物传记的文章中要了解作者针对的是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这样就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大致推断出它的基本含义,当然,这种推测的前提一定要掌握好古汉语基本知识。

  其次: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还可以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1、增补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代人说话相对现代人来讲比较简洁,在古文翻译中为了保持与现今的一致性,我们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补上原文省略了的必要成分,如: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在古文的省略句中有省略介词的,还有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也比较多,在增补时一定不要丢开语境。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了主语“你”)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省略了介词宾语“之”)等。

  2、删减

  在古文中,文言虚词用的比较多,根本在意义上没实际用途,我们在翻译时不妨删掉它。如:有的虚词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有的只是发语词,还有的只表示停顿,有些语气词也可根据语境的需要删除。

  3、调整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式结构上有差异,在翻译时我们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式结构加以调整。如: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在翻译时我们要让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后置)等。

  4、对译

  我们在翻译时可按古文的词序和语法结构逐字、逐句翻译,在对译中要注意古汉语中的基础知识,《语文高考考纲》中列出120个实词,18个虚词,这些词的内容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都出现过,这也就告诉我们学古文一定先要扎实地掌握课文的内容。另外,在对译中还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1) 一词多义就是要求我们要理解一个词在文段中的确切含义,具有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知识,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在田的旁边,所以旁边的意思也叫畔,如“河畔”,这是畔的引申义,又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后来有些诗文中用来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力,这是比喻义。

  (2) 词类活用就是指词在运用时用法发生变化,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一句中的“名” ,本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常以身翼蔽沛公一句中的“翼”,本是名词此处活用为状语;圣益圣,愚益愚一句中的“圣” “愚”,本是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名词;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一句中的“多”,本是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六王毕,四海一一句中的“一”,本是数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另外,还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如:修文德以来之一句中的“来”是使动用法;成以其小,劣之一句中的“劣”是意动用法。

  (3) 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字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用声旁代替本字,如:令壮者无取老妇一句中的“取”通“娶” ;二是用同声旁的字代替本字,如:此大小之辩也一句中的“辩”通“辨”,三是用没有声旁联系的同音字代替本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的“蚤”通“早”等。

  (4) 古今异义就是指有些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扩大,如“江”“河”等,以前是专指,现在是凡指;有的词义缩小,如“金”“谷”等;有的词义转移,如“偷”的古义是苟且、马虎、不厚道,现转为偷窃;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古文是中性词,现在变成了贬义,如“是非”。另外,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文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文的一个双音词,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一句中的“行为” ,在此句中的含义指“品行是” 。

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