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想要学习好语文,不止要背诵好要动起手来多做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一语文,有时间的就来多参考吧

  表达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伛(yǔ)偻 媲美(pì) 烙印(luò) 飞流急湍(tuān)

  B.广狭(xiá) 威慑(shè) 筛选(shāi) 鲜为人知(xiān)

  C.刮垢(ɡòu) 蜕除(tuì) 得逞(chěnɡ) 残羹冷炙(zhì)

  D.钳制(qián) 咀嚼(jiáo) 攻讦(jié) 贬褒不一(bāo)

  2.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在于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谓独具只眼。比如,《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更在于历经蹉跎岁月之后,它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显其尖锐。

  A.坚不可摧        B.独具只眼

  C.入木三分 D.蹉跎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②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悲:同情

  B.①敛赀财以送其行   敛:征收赋税 ②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闭、塞

  C.①将崇极天之峻   崇:推崇 ②情不胜其欲 胜:禁得住

  D.①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隙 ②披帷西向立 披:分开,掀开

  4.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四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4分)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① ▲ ② ▲

  ③ ▲ ④ ▲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曾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作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人纸质图书的平均阅读量(统计对象为18-70周岁人群)

  专业图书(本) 新闻娱乐报刊(份) 其它期刊(份)

  4.39 77.2 6.56

  材料二: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单位:本)

  以色列 韩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64 11 8.45 7 4.39

  ⑴ 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

  ▲ ▲

  ⑵请你为“阅读日”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 ▲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

  (一)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二)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① 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节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召有司案图 案:同“按”,按照 B.舍相如广成传 舍:安置

  C.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绐:欺骗 D.一胜而相如族 族:灭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B.①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②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C.①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②且秦强而赵弱

  D.①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②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8.以下对两组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相关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分)

  ▲ ▲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分)

  ▲ ▲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3分)

  ▲ ▲

  三、古代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说明。(4分)

  ▲ ▲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4分)

  ▲ ▲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2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汩余若将不及兮, ▲ 。(屈原《离骚》)

  (3)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4) ▲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

  (5)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 。(张溥《五人墓碑记》)

  (6)忧劳可以兴国, ▲ 。(欧阳修《伶官传序》)

  (7)有善始者实繁,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人体模特儿玛利亚

  席慕容

  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早上都是人体写生的课,画室里经常有两三个模特儿摆姿势给我们画。他们之中大多数的模特儿都有了好几年的经验,也都很敬业。每天准时来,准时走,只要一到上课时间,一走上他的位置,一摆好姿势,他就不再说话也不再动作,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安静沉稳得如一具雕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那个叫做玛利亚的模特儿的原因了。因为她不但常常迟到,常常借故早退,并且,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我们满意。如果是坐着的姿势的话,还勉强对付。可是,因为她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常常要求她摆出站立的姿势。因此,多半的时间,她都是站着的。在开始的五分到十分钟里面,她还算合作,还能努力地保持直立的姿势,努力地睁大她那很黑很深的眼睛,但是,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了,眼睛也时开时闭,有时候还会自说自话起来。

  在那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低声埋怨,我也会一阵一阵地觉得烦躁。平常的我可以开玩笑,可以容忍一切的散漫和疏忽;但是,站在画布前的我,尤其是那个二十二三岁时年轻气盛的我,是绝对不能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当然,在起初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容忍。可是,到那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了。那天,上课的时候,爱玛带了几个橘子来,那是个教授不在的上午,画室里自然就活泼了一点。爱玛剥橘子给我们吃,画室里充满了橘子皮的香气。

  这个时候,玛利亚忽然说话了,就在木制的高高的写生台上,她向爱玛说:“请你给我一点橘子皮吃好吗?”

  大家都有点吃惊,很少有正在工作中的模特儿会开口说话,并且开口要东西吃的,而且要的是橘子的皮!爱玛有点不好意思,赶快递给她几瓣橘子,但是,玛利亚不要,她只要橘子皮,她说:“我喜欢吃橘子皮,可以提神。”

  全班都哄笑了起来。真的啊,这个老爱打瞌睡的玛利亚实在是需要提提神的啊!

  而我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了!整个早上,对画室里的嘈杂,对玛利亚的不合作,对正在画的那张画的毫无进展,对这所有一切的不满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本来可以用功的早上是完全浪费了。

  晚上,在宿舍里,在灯下,我又把那张画再拿出来端详,想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可以努力或者补救的办法。画布上的玛利亚面对着我。其实,如果不是这样瘦削和无神的话,她的轮廓应该可以算是很美丽的。

  隔壁的阿丽丝跑过来找我聊天,她是一间公立医院的护士。那天晚上,她一看那张画就叫了起来:“我的天!你把她画得真像!”我很奇怪地问道:“怎么,你认识玛利亚吗?”

  “怎么不认识,在中学里,她高我几级,长得漂亮,一毕业就结婚了。可是,生了四

  个孩子以后,有一天,她丈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隔了很久才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寄了封没有回信地址的信来,说对不起她,劝她把四个孩子送到育幼院。你看,有这样荒.唐的事!”

  阿丽丝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是啊,她的未婚夫每天下班以后都会来找她,两个人甜甜蜜蜜地说上好多话,她怎么能够忍受玛利亚这样荒.唐的婚姻呢!

  “去年,我在街上碰到她,她如果不叫我,我还真不敢认她哩!她说,她拼命也要保住这四个孩子,绝不让他们遭到分离的命运。她已经学会了开电车,所以,你别小看她,她白天去你们学校做模特儿,晚上可就是夜班电车的女司机哩!”

  我怔住了……

  从那天以后,我一直不太敢正视玛利亚,在她的面前,我一直不太敢抬起头来。

  12.请简要概括玛利亚的形象。(4分)

  ▲ ▲

  13.文中玛利亚要橘子皮的情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 ▲

  14.小说结尾段表达了“我”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 ▲

  15.这篇小说可以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试加以探究。(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的文字,完成16~18 题。

  美国人的读书态度

  梁厚甫

  ①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这画家是以画人物画知名的。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幅画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的了不起,但了不起的事情却是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这一幅画的意境是什么。要把画的意境向朋友说明,那就是件大事了。

  ②为什么是件大事呢?因为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有所不同。

  ③不能否认,中国人对读书的观念过于隆重;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件平常已极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头和抓耳朵一般。我曾见过一个美国青年人,靠在大球场的铁丝网上,金鸡独立地仅是一脚到地,读一本书,读上两个钟头,没有变换位置,直到他的书读完以后才走开。

  ④中国人能这样读书的,我似乎还未见过。中国有一点钱的人家,都有一间专为读书而设的书房,较次的,也会在自己的卧室里设一张书桌。这一种豪华的设置,一般美国人是没有的。美国人家中有书桌的,百中无一;美国人要读书,都在吃饭的桌子上边。美国人不见得家家都有饭厅,没有饭厅的人,吃饭的桌子就在厨房内,因此,厨房就是美国人的书房。书籍放在什么地方呢?书籍放在车房壁上的架上边。把新书买回来,就放到车房去。

  ⑤美国人没有书房,然而却能随时随地读书。美国人读书不必找宁静的环境。在闹市中,经常有一片小草地,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上面坐着的就是读书人。在美国,随时随地都可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学,而是中外的读书态度有所不同。

  ⑥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幼学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由于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因此,读书也变成为一种神秘的事情。神秘之极,便变成为“红袖添香夜读书”。平心论事,红袖添香,未尝不好;如果非要红袖添香才能读书的,那就不免过于隆重其事了。

  ⑦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使自己在心理上把读书看得平凡,那就首先要忘记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其次,对读书的结果不要期望过高。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骗人的。

  ⑧正确的读书态度是:有空便要读书,不读书,浪费光阴,未免可惜。

  ⑨至于读书是否有收获呢?仍应该相信古人的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之所以可取,就是因为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16.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 ▲

  17.第③段和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述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 ▲

  18.中国人把读书看得隆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 ▲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三、 文言文阅读(19分)

  6.A(案:同“按”,审察,察看)

  7.B(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乃:才;于是,就 C.而:连词,表修饰;表并列D.以:连词,表修饰;因为)

  8.B(“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不当)

  9.(1)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诚”“见”“负”“间”各1分)

  (2)况且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 “欲”“弗予”“无所”各1分)

  (3)越过别国(或“晋国”)而把原地(郑国)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鄙”“ 焉”“ 陪”各1分)

  【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节选)译文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三、古代诗词鉴赏(10分)

  10.(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2分)。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1分),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1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相互衬托,写出来山村的寂静凄冷。(意思对即可)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2分),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2分)。(意思对即可)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喜悦感受。(答出“尾联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意思也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路曼曼其修远兮(2)恐年岁之不吾与(3)夕揽洲之宿莽(4)臣心一片磁针石

  (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6)逸豫可以亡身 (7)能克终者盖寡 (8)徒慕君之高义也

  (共8分,每空1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5 分)

  16.(6分)先从看一位中国画家的画展起笔,引出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不同;再具体分析两种读书态度的不同及原因;最后提出正确的读书态度,肯定美国人的读书态度。

  17.(4分)举例论证(1分),对比论证(1分)。论证观点——中国人对于读书的观念过于隆重,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2分,如答出“论证‘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不同’”亦可)。

  18.(5分)要有一个专门读书的地方;只有特殊的人才能读书,读书是神秘的事;对读书的结果期望过高。(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5分)

  七、作文(70分)

  19.参照高考评卷标准评分。

  高一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伛偻(gōu) 旋涡(xuàn) 庇护(bì) 茕茕孑立(jié)

  B.自诩(yǔ) 烙印(lào) 对峙(shì) 玲珑剔透(tī)

  C.鬈曲(quán) 孱头(càn) 趿拉(jí) 应运而生(yīng)

  D.攻讦(jié) 脑髓(suǐ) 潜藏(qián) 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气势汹汹 走头无路 天有不测风云

  B. 烟霭 绿荫蔽天 唉声叹气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 威慑 礼上往来 百无聊赖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 遐思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B.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确实非常之大。

  C.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D.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学生冒雨为领导表演节目、在太阳底下暴晒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种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C.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

  D.2012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

  5、语言运用题(4分)

  南通某旅客欲去西安旅游,拿不准坐飞机还是乘火车,为此他咨询了南通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结合相应时刻表,简要说明推荐该种交通工具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亲切得体,言之成理。(40字以内)

  南方航空CZ5539南通—西安时刻表

  航班号 起点站 起飞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票价

  CZ5539 南通 08∶00 西安 10∶55 1225

  K419/K418列车南通—西安时刻表

  车次 列车类型 始发车站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票价

  K419/K418 硬座快客 南通 20∶17 第二天 10∶46 338

  如果选择 * _______, *

  * 。

  6、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5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22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日:“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日:‘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秦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7.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大王来何操?     D.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卒廷见相如/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C.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A.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素善留侯张良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10.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共130篇。

  C.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秦国与赵国的矛盾,侧重表现蔺相如的智和勇,最后一个故事写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侧重表现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忍让的精神。

  D.全文用了对比和衬托之法来刻画人物。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一主一次,一详一略,相映生辉,使性格特征更加明显。

  第Ⅱ卷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分)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2.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13.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情感?(5分)

  14、默写(8分)

  (1)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恩所加, ;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3)哀思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大,        。(《五人墓碑记》)

  (4)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

  (5)子曰:“巧言乱德。 。”(《论语》)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审 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 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5.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16.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4分)

  17.“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那些最美好的品质

  邰 筐

  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至有人上厕所从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人就是刚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而他27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这个故事,文坛知道的人并不多,曾经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黄宪国在1990年秋天的一次文学讲习班上作为励志的例子给学员讲述了这个细节,而我就曾是那届学员中的一个。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莫老师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时那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次从文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犹如醍醐灌顶。他的语言那么神秘和轻盈,似乎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随时都能从纸上飞翔起来。一颗孤独的少年之心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了呼应,从此我迷上了莫老师的小说,这些年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

  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师面前,说句实话,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文学大师的形象。

  一袭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态可掬,像个老小孩。我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着说,“小老乡,刚在《人民文学》读了你一组诗,你在《方圆》写的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不错。”我突然受到了夸赞,有点囧,像调皮学生突然被揪到了班主任面前。

  接下来的日子,我自然多了不少见到莫老师的机会。每次去,莫老师都会提前泡好一壶茶,一进门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听莫老师谈文学的最佳时机。

  我惊异于莫老师的细致与平和,像他这样的大家竟然对什么时候哪个省又冒出一个有潜力的新作者,哪个刊物又发出一篇不错的小说如数家珍。莫老师曾鼓励我尝试写一点非虚构作品,他说你既是诗人又是记者,两种问题一综合,没准就能搞一个有影响的非虚构文本出来。正是在莫老师的鼓励下,我拿出了第一个非虚构长篇《看房记》的梗概。我的非虚构长篇写作计划获得了2012年度人民文学“大地写作计划”的扶持,计划明年写完,也算是我向莫老师第一次交上的小说作业。

  这些年莫老师突然迷上了书法,我曾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他的一幅手札,敦厚中透着率性洒脱,文气中透着高古清雅之气。一天下午,我有幸现场目睹了莫老师的左手书法,那简直是一种享受。莫老师左手扣着右手腕,慢慢把墨研匀,然后凝神屏气,悬腕捉笔,一气呵成。写到得意处,莫老师抿着嘴,右手扶腰,额头上都是汗,样子特别可爱,写下的似乎不只是几个汉字,而是认真完成了一套对古汉语拜祭的仪式。

  知道莫老师写字,求字的人也就蜂拥而至,圈子里的作家、诗人,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以前的战友、同事……莫老师从不忍拒绝人,总是笑呵呵应承,哪怕耽误了自己的写作进程也没有怨言。莫老师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定义:善良、懦弱,不伤害人。

  一个曾采访过莫老师的记者这样回忆,“结束采访在茶馆里出来后,他坚持先给我拦一辆出租车让我先走。”

  我们偶尔和莫老师聚会,他从不让人接送,而是自己骑着一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从平安里一直骑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锣鼓巷深处的某个小馆。说好的时间他是从不迟到的,总是按点赶到。鲁国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质在莫老师的骨头里珍藏着,在他血液里流淌着……

  进入2012年9月,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莫老师为了躲清静回山东高密去了。

  老作家丛维熙曾对莫言有这样的描述:“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选自《方圆》2012年第20期,有删节)

  18.本文以一个年轻人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写作的情景开头,有何作用?(4分)

  19.文章写了莫言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原文分点概括。(5分)

  20.作者第一次见莫言时,为什么会“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6分)

  四、写作(70分)

  22.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禾,孩子找到一棵死树,把它砍掉了。到了第二年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生出了新芽。爸爸看了看说:“孩子,别在冬天里砍树。”

  是啊,大自然有四季,烂漫的春、绚丽的夏、丰硕的秋、萧索的冬……人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心情好,诸事顺,春风得意;有时坎坷、挫折接踵而至,让你仿佛置身寒冬。朋友,当你突遇寒流,请记住:不要在冬天里砍树,更不要忧郁地哭泣。等待,耐心地等待,把心望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你看,暴风雪已经过去,春天正翩然走来……

  请以“等待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B 3.D

  4. C(A“处理”后加“意见”或“建议”,作为“听取”的宾语;B“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拉大”不能支配“风格搭配”。)

  5.参考示例一:如果选择飞机,您早上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既能快速到达旅游地,又能游蓝天,看云景,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示例二:如果选择火车,您晚上8:17出发,第二天上午10:46到达,既能在火车上舒服地休息一宿,又节省出行费用,是不错的选择。(时间、优势准确3分,“您”、“不错的选择”等用语2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6.(1)海棠社,探春发起诗社,李纨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2)菊花社:湘云主邀,宝钗出题(湘云补充),题目是《忆菊》《访菊》《种菊》《访菊》《供菊》《咏菊》等十二个,七律,不限韵,黛玉以“诗也新,立意更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夺魁,探春、湘云居次。(第37回、第38回)

  7——10BBDD

  11.略

  12.梅。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生长季节、颜色、香气、生长环境、姿态四方面)(5分)

  13.用了对比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洁品格。(5分)

  14.小不忍则乱大谋

  15.①外貌丑陋;②吃苦耐劳;③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④晚景凄凉。(4分)

  16.第一句: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表现曾老头的貌丑(或“在‘不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2分)

  第二句: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地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2分)

  18.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④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6分)

  19.(4分)引出本文传主莫言(1分),为后文提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埋下伏笔,点明获奖并非侥幸(1分)激发读者的好奇与关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作者对这个细节记忆清晰,表明了作者对莫言的深切关注和了解,使全文显得真切可信。(1分)

  20.(5分)①勤奋刻苦。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坚持创作;②平易热情。“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亲切地与我交谈。后来每次见面,他又热情地提前为我沏好茶;③细致平和。对其他省份的新作家或是刊物上的新作品,如数家珍;④善良儒雅。爱好书法,而且从不忍拒绝向他求字的人;⑤朴实憨厚。与朋友聚会,常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且从不迟到;坚持为记者拦车,让记者先走;主动为团队出力干活。⑥淡泊名利。当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他却躲清静回老家了;⑦鼓励后学。对“我”多有鼓励,并指导我尝试创作非虚构作品。⑧敬业认真。对待写作、对待书法都虔诚认真,倾注真情。(不需分析,本题最多得5分。)

  21.(6分)①听过关于莫言勤奋写作的故事,对他的精神态度拳拳服膺。②读他的作品产生强烈共鸣,此前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与他早有神交。③虽是第一次见面,但莫言毫无文学大师的架子,平易近人。④第一次谈话的内容表明了莫言对于作者的关怀和鼓励,使作者回忆起了面对老师时的熟悉情形。(每点2分,本题最多给6分。)

  22.【写作导引】 “等待春天”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命题。谁在等待?等待什么样的春天?如何等待抑或怎样等待?要拓宽思路、广泛联想、巧妙构思。要使文章与众不同,可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求真,我手写我心,真切细腻地描摹再现“等待”的心情;二是求深,对“等待”的过程、“等待”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深入发掘;三是求新,就“谁在等待”“等待什么样的春天”来思考容易出彩。无论写什么,都要重在关照自我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表现真性情。

  角度一:写记叙性文章,“我”在等待着某个春天。 “我”既可是真实的自己,比如写正跋涉在高三漫漫冬夜的 “我”怎样等待理想的春天;抑或因父母婚变而烦恼,致信父母写“我”在等待家庭生活的春天;也可针对“毒奶粉事件”、金融风暴等社会热点写出自己的独特思辨和真情实感。“我”也可以是其他对象,以第一人称抒写呼唤、向往、期盼等真情实感。

  角度二:写抒情或记叙性散文。谁在等待?等待什么样的春天?这里的“谁”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人,如亲人、朋友等,或是自己喜爱的体育界、文学艺术界的明星、名人等;也可是自己关心的一类人,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甚至是学校、企业、民族、社会等各个领域。用第三人称,以开阔的视野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时代的关注和思考。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

  第I卷(共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簇(zú)拥  两颊(jiá)  埋怨(mái) 觊觎(jì)

  B.模(mó)样 陈抟(tuán) 磨牙吮(yǔn)血 凹陷(āo)

  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 迸发(bènɡ)

  D.贬谪(dí) 炮(páo)烙 孝悌(tì) 锲而不舍(qì)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踌蹰  眉尖若蹙 悯然

  B.桌帏  歆享  以手抚膺 吞噬

  C.赔罪  惴惴  苍海桑田 青冢

  D.暮砧  榫头  一夫当关 追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福楼拜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的讲述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D.中国式的武术不仅要打得准,打得狠,而且要打得漂亮,即要在花拳绣腿之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B.晋文公当上晋国国君以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了北方一大强国。

  C.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加强纪律性。

  D.史湘云在人生观上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因而吟着黛玉式意境清高的诗,又说着宝钗式世故庸俗的话。

  5.下列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6. 下列选项中关于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书中薛宝钗“为爱情流尽最后一滴泪”,而林黛玉处世八面玲珑,赢得贾府上下称赞有加。

  B.《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判词为“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C.《高老头》中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

  D.《高老头》中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常言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哪怕编造得再“天衣无缝”,理论上讲,最终也逃不脱科学家犀利的透视谎言的“神眼”。

  谎言能不能被识破,关键在于说谎行为的发生是否能被证实。经过长时期艰苦的探索,现在科学家对谎言甄别和确认的手段已经相当配套和完备了。从贴身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流等生理指标,到远距离测量声音、人体气味、心理压力等生理变化指标,在科学家的“神眼”面前,谎言制造的迷雾已经难掩其身,无法躲藏了。

  但这些手段还有不够完美的地方。由于人的情绪、意志、身体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使测谎仪发生误判。为了弥补这些细小的缺陷,科学家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美国神经生理学家劳伦斯•法韦尔发现,在遇到熟悉的声音、物体或姓名大约1秒钟后,大脑特有的意识活动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他将这种意识变化产生的特殊信号命名为“门莫尔”,意思是“记忆和相关译码多层面脑电图仪回答”。也就是说,如果将与案件牵涉到的犯罪武器展示给犯罪嫌疑人,如果他确实是罪犯,这些实物信息就会引发他的回忆,这时,对他进行跟踪的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上就会出现“他曾经使用过”之类的表示“曾经经历”的特殊信号。这个信号之所以那么珍贵,关键是它的出现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换言之,它只讲“真话”,不会“撒谎”。如果一个人在历史上曾经对另一个人比较熟悉,那么当他看见另一个的照片以后,不管嘴上是否承认熟悉此人,也不管他以多么镇定的姿态否认“曾经熟悉”的事实,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上都会客观地显示“曾经亲历”的特殊信号。

  这个记忆跟踪技术的发明,可以帮助测谎者直接到说谎者的大脑中去发掘事实真相,提取说谎证据。

  最近,还有一些神经科医生认为,既然欺骗是一种智力表现,那么,大脑中应该有专属于它的区域——撒谎区域,就像大脑中也有专门的语言区域一样。如果能够让仪器识别这些区域,那仪器就会用图像显示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断或过程,这样,谎言就完全无处藏身了。(选自《科学之谜》2005年第12期)

  7. 以下对“记忆跟踪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与案件牵涉到的犯罪武器展示给犯罪嫌疑人,如果他确实是罪犯,这些实物信息就会引发他的回忆。

  B.记录图仪对犯罪嫌疑人的大脑意识活动进行跟踪,如果他确实是罪犯,有关实物信息就会使记录图仪上出现他“曾经亲历“的特殊信号。

  C.犯罪嫌疑人的大脑意识活动被记录图仪跟踪着,如果他确实是罪犯,有关实物信息就会使他说出事实真相。

  D.记忆跟踪技术可以帮助测谎者直接到说谎者的大脑中去发掘事实真相,提取说谎证据。

  8.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能从贴身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流等生理指标,到远距离测量声音、人体气味、心理压力等生理变化指标,对谎言甄别和确认。

  B.实践证明,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来,哪怕编造得再“天衣无缝”,最终也逃不脱科学家犀利的透视谎言的“神眼”。

  C.说谎者在遇到熟悉的声音、物体或姓名大约1秒钟后,大脑特有的意识活动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而诚实者不会产生这种特殊信号。

  D.如果一个人看见一个熟悉者的照片以后,不管嘴上是否承认熟悉此人,也不管他以多么镇定的姿态否认“曾经熟悉”的事实,测试仪都会确认他在撒谎。

  9. 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殊信号的出现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换言之,它只讲“真话”,不会“撒谎”。

  B.记忆跟踪技术已经帮警方破了许多案子,谎言在它面前已经难掩其身,无法躲藏了。

  C.动物实验证明,所有生物的大脑中有一处专门的撒谎区域,这表明欺骗是一种智力行为。

  D.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能够识别撒谎区域,用图像显示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断或过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

  D.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11. 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3分)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②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C.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第Ⅱ卷(114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荀子《劝学》)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释: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杜牧的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超过百日而不得不离职。

  (1)诗中主要运用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2)这首诗歌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共8分)

  (1)玉露凋伤枫树林, 。 ,塞上风云接地阴。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

  (3)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

  (4)画图省识春风面, 。 ,分明怨恨曲中论。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伞

  徒弟学道有成,这一日同师父告别,准备下山。师父送至山门,风雨凄迷,山色空蒙。山风拂动师父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徒儿走了, 师父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却是扶不起。师父愕然。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父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了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父一边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远处,山色朦胧,愈见凄迷,山风呼啸而来,如泣如诉。

  16.试分析本小说的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17.小说第一段中自然环境描写非常简洁,请分析其作用。(5分)

  18.说说师傅在离别之际送伞给徒儿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19.这篇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小作文(15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请你从中选择熟悉的一种,写一则短文,描绘它的形象,揭示它的象征意义。要求:

  (1)设置恰当的场景,来表现主体形象(或竹、或松、或梅)

  (2)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

  21、作文(50分)

  人生要学会珍惜。友谊、爱情、荣誉、人格、事业、礼物等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需要珍惜,甚至不幸的遭遇,平淡的生活,普通的交往等等中间都孕育着值得珍惜的内容。

  人生有时也要学会舍弃。舍弃一支残臂,可以保存整个生命;舍弃暂时的安逸,可以获得一生的幸福;舍弃一己之私,可获得天下的大公。

  珍惜与舍弃看似矛盾对立,但又和谐统一,密切相关。该珍惜的珍惜,该舍弃的舍弃,这是人生辩证法,人类的大智慧。

  要求:请以“珍惜”或“舍弃”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7. C (“使他说出事实真相” 错, “他”不会说出来,并且用记忆跟踪技术测谎也

  不需要“他”说 )

  8. A (B项,“实践证明”错,应该是“理论上”。 C项,任何人的大脑中都会产生这

  种特殊信号。D项,“测谎仪都会确认他在撒谎”应该改为“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会确认他在撒谎”)

  9. A (B项,“已经帮警方破了许多案子”原文无据。C项,“动物实验证明”属于无

  中生有。D项,“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并不能“用图像显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段或过程。”

  10. C (应为修复,修治)

  15.略

  16.参考答案:

  (1)以伞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化解了矛盾冲突。

  (2)一语双关,伞是师傅离别时给徒儿的雨伞,是联结师徒情感的工具。同时被徒弟砍断,终结了师徒之谊。(也可以看做“散”义)

  17.参考答案:(1)写了一幅凄迷的风景,渲染了师徒离别时的伤感气氛,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开头)。(2)交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

  (3)也为后文师傅雨中送伞情节作铺垫。(自然引出下文)

  (4)烘托出人物伤感的心理特征(第一条中如果答道也行)

  答道任意两条可给满分

  18.参考答案:

  (1)突出了师傅对徒儿的关爱。

  (2)与下文徒弟砍断雨伞,不顾恩情,最终丧命的情节形成对比,从而揭示主题。

  (3)承接上文离别时刻下雨情节,引出下文师徒之间的对话。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3.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4.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5.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期中复习不定项选择题

416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