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入编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任公先生在演讲中流露的爱国情感。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4、对文中一些句子的揣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箜篌引》、《桃花扇》、杜诗的理解来了解先生的心理与情感。
2、难点是对《箜篌引》、《桃花扇》的理解。处理上,先看杜诗、再看《桃花扇》,初步领会任公的爱国情怀后再来理解《箜篌引》,就相对容易了。
【教学设计】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似浅实深。文章通过一些细节把梁任公先生刻画得活灵活现,但最主要的应是隐含在这细节里面的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学生一般会注意到文中的细节,认识到梁启超先生的率真、真性情,但容易忽略文章所隐含的梁先生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操。
2、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抓住文本,又要注意文本中所体现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教学的重点要放在通过对细节的深入理解体察任公的爱国精神上。
3、这篇课文放在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中。单元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因此,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赏析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上建树非凡,而且在文学上名声大振,他参加过公车上书,参与策划了戊戌变法维新、云南起义,他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为了蓄积力量以利再战他逃到了日本,后来又回到了刚刚推翻满清王朝的中华民国,他不问政治,但又时时生活在政治的影子下,他满腹经纶,宣扬个人观点,穿梭于名校之间,你们知道这个非凡的人物吗?他就是梁启超任公先生。请同学们看课本左图,作者是怎样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的?(课文第3段:短小精悍,秃头顶宽小巴,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读课文,思考:文中的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抓课文第10段中一句话:“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我们通过对《导学案》的阅读知道了梁先生确实有学问,饱读经书,是个大学问家,也很有文采,从小就会吟诗作赋,文笔秀美。文中说“有热心肠”,然而文中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的热心助人,请问:什么叫热心肠?你对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
热心肠(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也就是乐于助人。)
回答要点1:“热心肠”是指梁先生的真实,他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表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饰。从三个地方看:1)他讲《桃花扇》时“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2)他讲杜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3)他背诵忽然记不起下文时,“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回答要点2:梁先生是一个感情真挚、丰富的人。文中说他演讲时“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回答要点3:他是一个怀有炽热的爱国心的人。他用他的学术用他的演讲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困惑中的学生指明了他们的学路,以致于文中说道“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教师归纳:可见,文中所指的“热心肠”并非是指帮助别人,而是用他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情和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来感染人,教育人,熏陶人。你不能从他的演讲中看到热心肠的梁先生吗?你不能从演讲内容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来感悟他的热心肠吗?
二、赏析细节,感悟情感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梁先生的哪些演讲内容?
讲《箜篌引》,讲《桃花扇》,讲杜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你认为梁先生演讲的哪些内容最感动人,为什么?
(3个片断)。咏《箜篌引》、读《桃花扇》片断、诵杜诗。
3、为什么梁先生这些精彩的演讲片断使作者终身不忘,如此动情?还是让我们循着梁先生的思想轨迹来解读吧,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梁先生一道畅游于他诗文的海洋之中。(为便于理解,从我们熟悉的入手,我们从读杜诗开始)
1)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他在四川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我们都知道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的日子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收拾行囊携全家赶往洛阳。
听,那标准的广东话在大声地诵读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有感情地),你进入了诗境吗?再诵读,感悟梁先生的内心电流。哪一个同学说说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此时是喜还是悲?(喜,初闻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
同样是流泪,杜甫的喜极而泣与梁先生的“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有哪些必然的联系呢?(找相同点和相近点)
找杜诗的写作背景:河南河北原被叛军占领的土地现已收复,叛军被打败,所以杜甫很快乐。
那么任公先生为什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那么,先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与杜甫所处的年代可能有相似之处,相似点在哪呢?
同处动乱时代。安史之乱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都是最为动荡、混乱的时代。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种渴望和平与安宁的心情是非常突出的。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梁先生是入了情景。
同样的爱国心。“忧国忧民”,二者有惊人的相似。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两个大文人的心情明月可鉴。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先生的爱国情怀是如此的强烈。(盼望安定和平)
2)、关于《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共有40出。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当时清初正是考据学极盛时期,影响了作者忠于历史的态度,剧本中绝大部分人物是真人真事,剧本所写的一年中重大历史事件甚至考证精确到某月某日,但由于并不是历史书籍,剧中加入了故事情节,人物感情刻画,从深度和广度反映现实,并且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是一部对后来影响很深的历史剧。
文中所引内容出自第10出《哭主》。
(净扮塘报人急上)忙将覆地翻天事,报与勤王救主人。禀元帅爷,不好了,不好了!(众惊起介)有甚么紧急军情,这等喊叫?(净急白介)禀元帅爷:大伙流贼北犯,层层围住神京;三天不见救援兵,暗把城门开禁。放火焚烧宫阙,持刀杀害生灵。(拍地介)可怜圣主好崇祯,(哭说介)缢死煤山树顶。(众惊问介)有这等事,是那一日来?(净喘介)就是这、这、这三月十九日。(众望北叩头,大哭介)(小生起,搓手跳哭介)我的圣上呀!我的崇祯主子呀!我的大行皇帝呀!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胜如花】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
假如说梁先生与杜甫与情感上的交融,那么《桃花扇》为什么再次触动了他的灵魂使之动容?
读片断: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他亡家破鼎,哪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诗的大致意思:高皇帝啊,您在哪里?国破家亡,你的圣子神孙呢,怎么连那飘飞的蓬草、折断的蓬梗都不如呢?
高皇帝是谁?(崇祯皇帝)有没有同学了解崇祯皇帝,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明确: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没能改变现实,他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的人。
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17年间,他不沉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
(感情迁移,触景生情。)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这个神秘的人物与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联,先生竟“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
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明朝的灭亡和崇祯帝的自杀,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光绪帝。)
探究:讲到光绪帝,就与梁先生有了关联。与崇桢相比,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朝中的实际大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也就是说,梁先生等一批变法维新的志士注定也要走向失败。
由崇祯帝到光绪帝,由诗文到心中的景象再现,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无法得到伸展!
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那其他人呢?
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是否觉得自己逃过一劫,就此安心、轻松了呢?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他每天都在受到感情上的煎熬,只有把痛苦写在了文字里。最后才有了在北大的演讲的机会。
3)、关于《箜篌引》:
我们来看看他在《箜篌引》中的情感流露。
箜篌是一种乐器吧,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清代刘鄂的《老残游记》中有介绍,这种乐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竖琴,其声凄凉悲怆。
有感情地读这首诗,看诗中人物的表现。两个人物。一个是硬要渡河的人,一个是劝他不要渡河的人。
他渡河了吗?渡了。结果如何?死了。
通过作者的反复朗读,以至听者20年以后还铭记在心,哀从中来。(活画悲剧)
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的行为?(讨论回答)
白发狂夫不是自作自受,而是直面死亡的勇气,不因困难危险而屈服的精神。
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这般感慨,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到了谁呢?(最令他刻骨铭心的是与他一起战斗的人和事。谭嗣同,与那个强要渡河的人有何等的相似!)
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
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还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还有,他在临刑前高声朗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真是惊天地动鬼神。
可见,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与他一起变法的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们曾经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奔走呼号,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壮志未酬)
再读《箜篌引》深层感知。
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感让人唏嘘不已。这种忠诚于国家直面死亡的勇气值得敬仰。难怪作者深情记录以铭心志。
4、小结,任公的爱国思想及对青年的影响、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看,《箜篌引》、《桃花扇》和杜诗所表现出的任公先生对演讲内容的把握是如此深刻,让我们清晰地记住了他的光辉形象。任公先生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不是就对政治不闻不问、一味地钻进学问的象牙塔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他还是关心国家,关心青年的。就如他做的这次《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的真性情、他的爱国情感打动了青年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是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关心政治关心国事。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的确,任公先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影响教育青年学生。先生早年投身政治,领导或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等,希望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改变中国,后来意识到君主立宪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晚年致力于用思想、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激励广大的青年学生。他的真性情、他的炽热的爱国心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梁先生以他个人复杂的经历告诉人们,只有寄希望于少年,才有国家的未来,他深情地呐喊,不停地呼唤人们的觉醒。
读《少年中国说》,感受其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课堂作业
(一)、言为心声,表达真情。
小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与分析,同学们对任公先生可能有了新的认识。尽管今天的我们不能像梁实秋那样身临其境亲耳聆听任公先生的演讲,但现在大家也一定很有话想说。
1)动手写几句话:任公先生,我想对您说……
示例1:任公先生,我曾对你有误解,认为您变法失败后就逃到日本去,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今天我对您改变了看法,您是一个让我敬重的人!
示例2:任公先生,您的率真,您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您是一个伟大的人。我要学习您这种精神。
示例3:任公先生,您对国家的挚爱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将来能够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您的强国梦一定会实现的!
2)吐露心声:读到作者对梁先生的深动记述,似乎看到梁先生的深动演讲,联想到我们的课堂,你想到上课的老师提一点什么要求?
(二)、对文中几个句子从病句的角度进行探讨
梁实秋先生可是一位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当这篇文章是普通人写的,比方说你、我、他写的。请大家试着批改文章,给他写点评语,作一些旁注。
1、第一段第二句“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有“大约”就不用“左右”了,这里重复了。第三句“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演讲是“一次”,没有“一篇”这样的说法,这里是量词使用错误。
还有第二段中,有同样的错误,最后一句“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把这里的“篇”也改成“次”。
2、第九段第三行“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发生”与“爱好”搭配不当。
“发生爱好”,应该说产生。“产生爱好”,好像也不太对头噢。“产生兴趣”可以吗?这里是谓语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明确:可能在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确切的语法。就像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语法问题。我们现在看来是问题,那时没有这么多规矩,可能并不叫问题。就好比说古文中的通假字。他们所说的通假字,在我们看来就是错别字。
所以说:在没有建立语法规范之前,他犯这样的毛病,那是允许的。但是建立了语法规范之后,在犯这样的毛病可就叫“语病”了。那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没有语法规范?
有了语法规范,就请你们循规蹈矩,别在你们的文章当中出现类似的语病。文言当中的通假字,如果在你的文章当中出现,那就叫错别字了。
3、“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太罗嗦。改成“手舞足蹈”行不行?
这八个字出自《诗经》,它不是罗嗦,它是引经据典。现在我想知道被大家删去的四个“之”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相同。“手”和“舞”、“足”和“蹈”之间的两个“之”字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另两个“之”作助词,没意义,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
四、课外作业
这个单元,我们的学习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品文,再一个是品人。这节课,我们在品文上,主要是赏析了文章写人的技巧,作者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动作描写,对梁任公先生作了生动、形象的刻画,对于聘任,我们主要是关注了人物的性格、品质,认识了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梁启超,梁任公。
学习这篇文章,我想让大家明白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结合写作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个性”,我们布置一道作文题:
任选一题作文
①、从肖像、语言或神态等方面对班上同学进行刻画
②、模仿本文写作:记××老师的一次讲课
看了“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的人还看了:
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上一篇:高中语文苏教版《想北平》优质教案
下一篇:高中语文沪教版《当炉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