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2、文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和排比?请找出来具体说说他们好在何处。

  明确: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 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 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 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3、邹与楚战,在文章中是比喻还是类比?

  明确:这是课文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比喻,首先必须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存在,其次,必须具有相似点。邹与楚战是战争,齐与诸侯战,还是战争,事物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存在种类上的不同,明显不是比喻。类比,即把相同、相似或者在某一点上义理相通的事物并在一起,使其相互参照,来阐明一种事理,或表现一种情景。类比,因也有两物相喻的意思,所以有的修辞学家称之为扩喻。但类比不是比喻。比喻一般使用喻词,喻体不能脱离本体独立存在,喻体同本体的关系是依属关系;类比不使用比喻词比体可以离开本体单独存在,两者的关系为平列关系。典型例子有鲁迅《文学和出汗》中的句子:“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与“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这两者之间的强盗逻辑上的互通,就是类比。再如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为了说明战争中必须有进有退,他连用“吃饭”与“拉屎”、“睡觉”与“起床”两件事物进行类比,生动地阐明了进与退的一体性,具有很强的启示力量。

  邹与楚战不能取胜,与齐以一服八不能取胜,道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力量悬殊,取类作比,目的是阐明事理,让齐宣王从这对类似相通的事物的联想中,明白霸天下的可怕的危害。

  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吸收的地方。

  3、谈谈你对“王道”和“霸道”的理解

  明确: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4、你认为《孟子》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

  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二、完成课后练习题:

  (一)此题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要求背诵的一段课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熟读成诵,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具体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意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参考答案详见“重点难点化解”中的 “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二)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加深对“《孟子》长于比喻”的理解 。参考答案详见 “重点难点化解”中的 “3、典范的语言”和“5、邹与楚战”。

  (三)1、御:抵御。2、易:换。爱:吝惜。3、乃:是。4、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5、及:推及、推广。6、缘:攀登、爬。

  (四)设计此题,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具体句子中不同义项的辨析,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爱”“明”“道”的含义。爱:1、吝惜。2、爱护。3、喜爱、喜欢。明:1、明亮的。2、视力。3、清楚、明白。4、贤明的。道:1、称道、称赞。2、说、讲。3、道义、道理。4、路、道路。

  (五)此题设计是为了训练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翻译的能力。

  标点: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往)楚游者,比(及、到)及反(同“返”)也,则冻馁(饥饿)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臣子中,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受冻挨饿,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孟子又问:“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又问:“国爱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着左右扯别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鸿门宴》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2.高中语文逍遥游优秀教案

3.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

4.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5.高一语文雨巷课文原文及教案

6.高中语文人教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2557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