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二练习及参考答案

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二练习及参考答案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二练习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学习之余大家要做一些试题,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二练习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二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慰藉/书籍 跬步/桂花 舟楫/作揖 六艺经传/千古传唱

  B.召唤/昭雪 诧异/叱咤 静谧/神秘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C.句读/读书 炫耀/绚丽 刹那/刹车 百舸争流/南柯一梦

  D.骐骥/羽翼 狭隘/谥号 狙击/阻止 锲而不舍/扶老挈幼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D.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3.下列成语中“师”的意义与“不耻相师”中的“师”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事不师古 B.师心自用 C.良师益友 D.为人师表

  4.下列对卞之琳《断章》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这首诗以“桥”“风景”“楼”“明月”“窗”“梦”等富有诗意又简约日常的意象阐发了“相对”这一主题。

  B.这首诗以具体形象暗含了“深入而浅出”的观点,却不能体现古人所追求的“言近而旨远”的境界。

  C.这首诗实现了时间和空间、局部和全部、画外和画内、白天和黑夜的变换。

  D.这首诗通过戏剧化的画面和场景,以及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重重隐喻暗示出深刻的哲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

  ①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

  ②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

  ③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

  ④羊群正在下沟

  ⑤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

  ⑥远处的山坡上

  A.⑥④①③②⑤ B.⑥⑤①③②④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③④⑥②⑤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

  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引谨为长流参军 引:推荐 B.请诣阙披露腹心 诣:拜访

  C.密访于谨 访: 咨询 D.乞骸骨,诏不许 乞骸骨:辞去官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

  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括于谨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tú)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词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这首词结尾句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书生意气, __________________ 。 (《沁园春•长沙》)

  (2) __________________ ,金就砺则利。 (《劝学》)

  (3) 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十步。 (《劝学》)

  (4)道之所存, __________________ 。 (《师说》)

  (5) __________________ ,官盛则近谀。 (《师说》)

  (6)诵明月之诗, __________________ 。 (《赤壁赋》)

  (7) __________________ ,不绝如缕。 (《赤壁赋》)

  (8)驾一叶之扁舟, __________________ 。 (《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银杏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

  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粤教高一语文必修二练习及参考答案

249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