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地理 >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

  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及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一)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三)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要点(四)

  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 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 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成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4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