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精选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精选
时政热点问题始终是高考政治命题的触发点,学生应该重视相关评论的写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一)
时政热点评论背景:
20多年前被拆的济南老火车站,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的痛。这个建于100多年前的哥特式老建筑,被誉为“20世纪初世界上优秀的交通建筑,是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建筑作品”。被拆之后,当地曾有过复建动议。最近,当地媒体就复建展开新一轮调查投票,似乎想弥补当年的遗憾。
时政热点评论观点:
当初的粗暴拆除,事后证明是一个无知且短视的重大失误。想复建出于怀旧也好,出于纪念也罢,这种情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历史建筑其实不可再生。面临损毁的建筑,可以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做一定程度的修复,但这和重建一座“赝品”老车站,还是不同性质的事情。
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能性来讲,被拆除的济南老火车站,已经不具备复建的条件和基础。拟建地点并非原址,设计细节和施工详图也无从查考,只能用现代的材料和工艺,即便造出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建筑,能算得上“原汁原味”吗?这样的复建,正像老车站工作人员说的,“拆了真的,建个假的,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个赝品”。失去文化意义,最多成为摆设,聊以自慰罢了。
这样一股复建风潮,也是业内专家极力反对的。著名文博专家谢辰生几年前就批评过这股风气,也强烈反对复建济南老火车站:“《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原则上是这样。我并不提倡重建,因为它不光是一个形式,使用原来的工艺、结构、材料,那才叫真正的复建。现在连阿房宫都要重建了,既不符合法律的原则,也不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简直是胡闹。重建之风是时候应该刹一刹了。”
对历史文物本身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对先人曾经走过的那段历史心存敬畏。不关注历史文物背后的文化血脉,强拆和重建,其实都是展现当代人文化强权的一种方式。从技术上讲,将来只要留有图纸,也许什么样的建筑都可以复建,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却难以重现。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有它自己的足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倘若以为靠一笔巨资投入和一堆建筑材料,就能连通历史、追续文脉,文物恐怕将沦为现代人的玩物。倘如此,即便圆明园、阿房宫重新矗立在那里,还是它自己吗?还能有当年的气度吗?
保护文物,背后是敬畏历史,不可因为技术进步而盲目自大,而要遵循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关于复建济南老火车站的讨论,反对与同意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并没有多少意义。就让市民的投票参与,成为一次普及历史文化、增强保护意识的过程吧。要建,不如在原址建个遗址保护纪念碑,昭示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二)
时政热点评论背景:
网络有着“无人可以预测的未来”,无数人在这里寻找下一个忽然而至的风口。不过,以变化为唯一不变的世界里,有一个明天却已经来临。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网民的迭代正在完成。网络“新世代”将新的关注、新的表达、新的形式、新的状态,呈现于生机勃勃的网络世界。
时政热点评论观点:
截至2016年6月,中国7.1亿网民中,“2”字头的占去30.4%,19岁以下的也有23%。与之相应的,是网络从1.0、2.0到3.0的升级。论坛里蔚为壮观的“盖楼”“灌水”已不多见,热闹一时的博客也田园将芜,门户网站不再是网民唯一选择,微博、微信的平台化日益明显……当信息的传递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流量的产生不再垄断于某一个入口,技术的变革不再受限于某一个环节,也意味着个人选择更多元,诉求表达更多样,思想意识更多变。有无限可能的青春,有无限可能的网络,共同构成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王尔德的戏言,投射到当前中国的网络语境中,也未尝不是一幅简笔画。这一年,我们在“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雷洋事件”中,感受到网络知识型社区的崛起。你提供医学知识、我负责媒体分析、他思考工程技术……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网民,从各自擅长的角度进行“包抄”。知乎、分答、果壳、豆瓣、喜马拉雅,青年人不是相信一切也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在“什么都懂”的基础上,感受一切、思考一切。“共享”,让舆情中广场式的情绪表达,向着知识的“补完”、思想的沉淀转变。
追求个性,也寻找共性;特立独行,也求其友声,在年轻人的网络空间中,“共鸣”是另一个关键词。年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进入院线。此前,这一作品意外获得B站网友集体致敬,在热闹的弹幕中,年轻人羡慕故宫里的日常、感叹文物人的专注、欣赏艺术品的精美……他们发现,传统与现代、“二次元”与“三次元”、手工时代与数字时代,竟也能穿越时空相遇,更何况那些“爱着你的爱”的同好者、“梦着你的梦”的同路人?专注与深入、探索与发现、执着与热爱,年轻人的网络世界,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共鸣”,带来分众化与圈层化,让网络的“长尾”覆盖更多维度。
“共情”,是新世代的另一个追求。一年来,种种网络流行语,往往因为让人捧腹而进入时代的语料库。奥运赛场上,“元气少女”傅园慧让“洪荒之力”奔涌了大半年,王健林的“小目标”释放强大气场形成“反差萌”,“葛优躺”则在妙趣横生中变成一种修复、治愈乃至对抗的姿态;“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这些一时的热点、热词,有着不同的幽默元素,在让人解颐之时流传开去。甚至网络直播,也有人分析,是在高颜值之外,提供了一种“无聊的趣味”“探究他人生活的欲望”,因而如此风起云涌。“共情”,让有趣成为强大的传播力,也带来“娱乐至死”的隐忧。
其实,无论是共享、共鸣还是共情,都折射着网络新世代独特的“三观”:并未拒绝崇高,而是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绝非颓废消极,而是要去发现自己的故事;不是排斥意义,而是希望在探索自身中实现价值。他们有自己崇尚的规则、认定的标准,他们是自由的、多元的、复杂的。2016年的舆情显示,网络新世代正以对社会热点的广泛关注,对事实真相的执着探寻,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消除既有成见、突破条条框框、展现新的可能,他们完全可以成为网络平台最强大的正能量。与他们对话,不是迎合,也不能假装,而是要积极拥抱、全心投入,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沟通交流、有效管理、合理引导。
有作家曾说,“把个人和时代的交叉点写出来,就是伟大的故事。”没有人可以预言互联网的未来,但握着鼠标、看着屏幕长大的新世代,注定将影响时代前进的方向。赢得了他们,或许就赢得了未来。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三)
时政热点评论背景:
近日,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正悄悄进行着一场人力资本革命,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产生,占现有外出农民工1/4的“城归”,正在给农村带来变化。放眼现实,曾经去城市打拼、如今又回归农村的“城归”,尽管来了个“折返跑”,却跑出了农业振兴的新力量,跑出了农村发展的新希望。
时政热点评论观点:
以往,进城务工农民常常陷入就业层次低、劳动强度大、福利保障差、职业地位难以提升的窘境;而且远离家乡,在陌生环境中生存就业,适应与融合的成本较高,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少会受到压抑。然而当下,中国农村正经历的一场巨大变迁——随着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各项利好政策出台,回农村创业就业的性价比不断提高——正是近些年“城归”悄然兴起与不断壮大的时代背景。
既能与家人团聚,又能开创事业,“城归”的潜力被大大激发。以曾有“打工第一县”之称的重庆开县为例,最近6年,开县每年都有1万多名“城归”。这6万多名“城归”创造了开县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创办经济实体占全县企业总数的50%以上,生产总值对全县的贡献率也已超过50%。可见,随着“城归”到来,农村资源被盘活,经济增量被创造,日渐空心化的农村有了重焕光彩的迹象。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摆在突出位置。可以预见,响应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自主创业做个企业主,农业领域大有可为;乘着产业梯度转移的东风,做个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业不成问题;回归农村,做个专职农民,专注绿色食品生产,市场前景广阔。无论是返乡就业还是创业,“城归”带来的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以及干劲闯劲,都将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出更多新兴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有益于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归”体现的,是城市和乡村的有机互动,他们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不过,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新的人口红利,让其有效转化为人力资本,还有不少现实难题。比如,创业“城归”资金缺乏、经验不足,谁来为他们的“小目标”保驾护航?再如,当地政府如何找准自身定位,避免产业“孤岛”,降低返乡创业者的市场风险?做好就业创业教育与服务,加快当前“城归”人力资本改善速度,帮助部分“城归”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经济增长积累更磅礴的发展后劲。
尽管从全局来看,现在“城归”族的规模还不算大,但他们绝不是被城市“挤出”或消极避世的一族,而是怀着梦想在乡村创业初起风口的弄潮儿,所发挥的牵引作用不可小觑。引导好、提升好这股力量,中国乡村经济社会的明天充满希望。
看了<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评论精选>的人还看了: